张宏杰在《曾国藩传》里说,曾国藩是那种“非典型类清官”,骨子里清廉刻苦,表面上则和光同尘。也就是说,他并不表现得与别人特别的不一样,偶尔也会应酬应酬,联络联络感情,对一些细过,只要不损根本,也不是非得“一青二白”。因为曾国藩的志向不是做“清官”,而是做大事。

说到“清官”,自然避不开海瑞。这位明朝著名的清官,平常吃的蔬菜都是自己种的,上街买二两肉都会成为新闻,把“两袖清风”表现到了极致;并且他绝不是像历史和现实中的许多“清官”一样只是装出来,而是内外一致、货真价实。

但就事业成就来说,事实却是,他的抱负没有得到施展,才能没有得到发挥,被称为“明朝第一政治家”的张居正也仅是表面上褒扬他,把他树为官吏的典范,实际上却不重用他。这都是因为海瑞太干净了,工作标准太高了,别人没法跟他一起共事,但是明朝那么大,总不能只靠海大人一个人做事啊,所以反而变成只能不让海瑞做事了,海青天就慢慢变成了一个符号,一个象征,一个听起来高大上、实际上却很悲凉的名字。

张宏杰说:曾国藩有意取海瑞一尘不染之实,却竭力避免一清如水之名。

因为曾国藩不想得一清名,却做不成事。对一名官员来说,如果做不成事,那又当什么官呢?

曾国藩在初到长沙办团练时,也曾像海瑞一样完全按自己的工作标准做事,对长沙官场的风气大加整治,结果却引来了“围殴”,且还得不到朝廷的支持。这时他与海瑞不一样的地方就表现出来了,曾国藩作了深刻反思,他认识到了要做成大事,必须学会和光同尘,在方向正确的前提下,让别人有活路,自己也才有出路。

做清官不易,做大事更难,和光同尘最难,曾国藩做成了,不愧“圣人”。

虽是讲做官,我们今天最可参考的却是创事业,恐怕要眼里揉得进沙子、心里装得下山川,才能做成理想的事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