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及“郭靖守衛襄陽”這事最終的結局,多數人會用一句“郭靖一家以身殉城”來概括,其實這個描述是不太準確的,因爲原著中關於這段劇情的描述只能算是一筆帶過,不過其中明確戰死的也就只有郭靖、黃蓉和郭破虜。

(郭靖劇照)

原著道:“襄陽城破之日,郭大俠夫婦與郭公破虜同時殉難,屠龍刀不知下落。郭祖師當時身在西川,待趕去想要相救父母親人,卻已爲時不及。一百年來,武林中風波迭起,這對刀劍換了好幾次主人。後人只知屠龍寶刀乃武林至尊,唯倚天劍可與匹敵,但到底何以是至尊,那就誰都不知道了。郭公破虜青年殉國,沒有傳人,是以刀劍中的祕密,只本派郭祖師傳了下來。”

所以問題來了,作爲郭靖的大女兒,郭芙去哪兒了?

一、

郭襄不在襄陽的合理性

對於“郭靖戰死襄陽時,郭芙結局不明”有人會拿郭襄來做對比,畢竟郭襄當時人就在西川,她能夠不在襄陽,郭芙怎麼就不能不在襄陽?

然而郭襄不在襄陽是合理的,因爲原著中明確提到過,自打《神鵰俠侶》書末那次華山論劍後與楊過一別,郭襄就踏上了遊歷四方尋找楊過夫婦的蹤跡,等於說郭襄漂泊在外是合情合理的。

而郭芙呢?從郭芙的人設來看,她是一直被郭靖夫婦寵愛的那一個女兒,後來的郭襄、郭破虜都沒有她得到的寵愛多,照常理說,這樣一個嬌生慣養的小女兒更應該陪在父母身邊纔是,再加上她也缺乏一個遊歷四方的理由,畢竟她又不需要追尋楊過的蹤跡,不是嗎?

(郭芙、楊過劇照)

所以郭芙和郭襄的情況不可一概而論,書中沒有明確提到郭芙戰死襄陽,似乎是另有隱情一般。

二、

被刪除的高手

其實金庸在連載版的《倚天屠龍記》中借一位高手暗示了郭芙的去向,她並沒有戰死在襄陽,而是另有重要任務需要完成。

郭芙的身份除了“郭靖的女兒”之外,她在《神鵰俠侶》十六年後的劇情部分早已嫁做人婦,她也是耶律齊的妻子,而這層關係很重要,正所謂“嫁雞隨雞嫁狗隨狗”,耶律齊作爲丐幫幫主,自然要更多的把精力放在處理丐幫事務上,郭芙作爲他的夫人,不在襄陽也就合情合理了,極有可能是與耶律齊在一起處理丐幫的事。

而連載版《倚天屠龍記》中提到的一位名爲“耶律淵如”的高手也能夠證明這種說法。

原著道:“心想這是丐幫中的六袋弟子,地位已算不低,如何竟幹出這種卑污行逕來?何況丐幫素來行事仁義,他們幫主耶律淵如又和大師哥宋遠橋是極好的朋友,這事可真奇了。”

(俞蓮舟劇照)

俞蓮舟口中的這位丐幫幫主名爲耶律淵如,而且那人與正道大俠宋遠橋是朋友,這些描述中有三個關鍵信息,一,他是正道,二,他姓耶律,三,他是丐幫幫主,毋庸置疑,這人就是耶律齊和郭芙的後人。

這個角色的存在證明郭芙夫婦沒有戰死在襄陽,否則他們難以完成傳承。

三、

另外的任務

郭芙不在襄陽的理由有了,可除了跟着耶律齊夫唱婦隨之外,他們還有什麼重要任務需要完成呢?其實很簡單,答案也藏在連載版的《倚天屠龍記》中。

(耶律齊劇照)

連載版第八十回中提到:“好在那流雲使一擊之下,便不再擊,說道:‘這是中土明教的聖火令,前任姓石的教主不肖,失落於丐幫之手,今由我等取回。自來見聖火令如見教主,謝遜還不聽令?’”

此時的丐幫正與明教勢力發生了衝突,而耶律齊夫婦作爲丐幫的管理者,自然是這起事件的領頭人,他們正在搶奪丐幫的聖火令,畢竟書中有設定,“見聖火令如見教主”,奪了這聖火令就可以控制明教的部分人,至於他們爲何要這麼做,那就是另一碼事了,或許是爲了讓明教不作亂吧,畢竟在張無忌成爲教主之前,明教這幫人可不是什麼善茬。

因此“郭芙不在襄陽”在舊版中是能夠找到答案的,只是金庸刪除了“耶律淵如”和“丐幫搶明教聖火令”相關的劇情,這才讓郭芙的去向變得不明不白。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