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惠民和劑局方》消風散:羌活、防風、薄荷、荊芥、殭蠶、蟬蛻、川芎、茯苓各9g,陳皮、厚朴各6g,人蔘10g。

治療過敏性疾病療效頗佳,可與麻黃連翹赤小豆湯、葛根湯、桂麻各半湯等方比美。

餘用此方去羌活、薄荷,加麻黃、連翹、赤小豆、杏仁、桑白皮治蕁麻疹,不下數十餘人,真良方也。

辨證要點

治療風疹,可用手指按其發丹部位,放手以後色白不紅,纔是風客膜腠偏寒之象,可用此方。

若放手以後顏色鮮紅,是風邪客於血分化熱之徵,當用麻黃連翹赤小豆湯加牡丹皮、赤芍,非本方所宜。

治療皮膚頑麻,頭昏目眩,應以舌淡苔膩爲其辨證要點。

若舌淡而胖,則是陽虛溼滯,當用真武湯、五苓散;若見舌淡而嫩,則是氣虛不榮或氣陷不升,當用防己黃芪湯或補中益氣湯。

治療瘙癢,應以不見疹子,搔後皮膚不破,不見血珠、不滲水液爲其辨證要點。

病 案

沈某某,男,10歲1995年5月17日以大便下血3月就診。

家長代述:患兒腸道下血已3月有餘,經某省級醫院診斷爲過敏性紫癜,住院西藥治療1月,仍無寸效,今仍便中帶血,每日2~3次。

此子面色無華,又兼舌淡,顯然不是血熱妄行,而屬氣不攝血之象,是因過敏所致,又非一般益氣攝血方藥所能勝任。

此證是因風邪客於半表半里,外不得疏,內不得泄,從三焦內陷腸道,幹及血絡,滲出脈外所致。

遂書《太平惠民和劑局方》消風散一方付之,每日一劑,連服3劑,便血即止。

效不更方,二診時,囑原方續服6劑。2周後患兒父親來告,便血未再復發。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