堪稱一座城市的活態民間歷史

是各族人民世代相傳

並視爲其文化遺產組成部分的

各種傳統文化表現形式,

以及與傳統文化表現形式相關的實物和場所。

你知道含山有哪些非物質文化遺產嗎?

今天,我們先來認識下

含山的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含弓戲

含弓戲《劉二姑吵嫁》

含弓戲是安徽省地方戲、全國稀有劇種之一,因起源於皖東沿江以北的含山縣,且以弓弦(二胡)爲主要伴奏樂器,故名“含弓”。

含弓戲(原名含弓調),它興起於清朝嘉慶年間,距今已有二百多年曆史。早期在瞽目藝人操琴賣卜坐堂會的一個曲藝形式上逐步演變發展成爲一個戲曲,隸屬於灘簧聲腔系統。據含弓戲老藝人俞孟興口述:早在南方曲種灘簧初興的清嘉慶年間,含山一帶盲藝人在賣卜的同時就兼唱灘簧,也有部分盲藝人運用當地民歌小調來演唱民間廣爲流傳的故事,由於唱法清新、風格獨特,便有了“含弓”之稱。

清道光年間,當地連年遭荒,含弓盲藝人迫於生計渡江南移集於以米市著稱的蕪湖。在此期間,含弓盲藝人與當地盲藝人所唱的“蘇弓”及外來盲藝人所唱的“福弓”形成三者在藝術上競爭角逐相互交融的局面。含弓盲藝人彰顯天資穎慧兼併收蓄,無論是用民歌俗曲演唱的小戲,還是用彈詞和其它戲曲演唱的正本摺子戲均廣採博擷爲我所用,遂使“含弓”唱腔日益豐富且獨具特色,再使用屬於巢湖一帶的“含山腔”,尤其大量土語嘆詞的誇張運用更是妙趣橫生。蕪湖人鮑筱齋編著的《湖陽曲》初集(1926年成書),所載《蓮花》小戲的對白中就提及“含山腔”,足見其含弓頗有影響。

含弓戲唱腔有兩大部分組成,一爲“主腔“,有[大麴][西宮詞][對藥調];二是“雜曲”。“主腔”用於正本摺子戲,“雜曲”則用於生活小戲,皆爲唱表形式,含弓戲重唱不重白,唱腔詞格基本上齊言七字或十字句。

1961年含弓戲劇團成立後,幾經提煉、創新完成了由臺下“含弓調”到臺上“含弓戲”的巨大演進,並被文化部編入《中國戲曲音樂集成》和《中國戲曲劇種大詞典》。1963年10月,含弓戲《劉二姑吵嫁》赴省“江淮大戲院”連演七場,場場爆滿,轟動合肥。2020年1月,含弓戲《劉二姑吵嫁》喜獲“第二屆長三角非物質文化遺產節”金獎。

轉自:掌上游含山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