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壓當前已經成爲中老年人的普遍性疾病的,發病率近幾年節節攀升。

就是因爲十分常見,導致不少患者對病情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其實,高血壓是十分危險的;

如果治療不及時,血壓沒有得到良好的控制,可引起許多併發症,不僅危害到身體健康,甚至還會有生命危險。因此,合理治療、控制血壓是重中之重。

那麼,高血壓都會引起哪些併發症呢?

1、冠心病

高血壓長期未得到控制,很容易引起冠狀動脈硬化,而冠狀動脈可以爲心臟輸送氧氣和營養,如果它的功能出現問題,對心臟健康有嚴重危害,甚至可導致猝死。

研究顯示,高血壓患者發生冠心病的風險要比普通人高出許多,同時,造成高血壓患者死亡的原因中,49%與冠心病有關。

因此,高血壓患者生活中一定要警惕冠心病的發生,如果出現胸悶、胸痛等症狀,要及時到醫院進行相關的檢查,平時也應做好防治工作。

2、腦梗塞

血壓長期未得到控制,可形成大腦動脈硬化、腦血栓。

一旦形成腦血栓,對大腦功能可產生嚴重影響,出現口角歪斜、言語障礙、頭暈、頭痛等症狀,病情嚴重時可造成偏癱,甚至危及到生命。

3、腎臟疾病

高血壓腎病是高血壓較爲嚴重的併發症,且一旦發生,將不可逆轉。如果高血壓病史超過10年,且血壓控制不佳,更容易發生高血壓腎病,對腎臟健康造成嚴重損害。

此外,高血壓腎病反過來又會導致血壓升高,兩者相互影響,形成惡性循環。最終導致腎功能衰竭,甚至出現尿毒症。

因此,高血壓患者平時一定要監測好血壓水平,一旦出現不適,要及時到醫院就診。

4、眼底病變

高血壓如果未長期得到控制,可危害血管健康,而人體的視網膜上也分佈着許多血管,高血壓可導致這些血管痙攣、變窄,甚至發生堵塞,從而造成視細胞死亡。

這類患者可出現視力下降、視力模糊等症狀,嚴重時可導致視力突然喪失。

那麼,高血壓患者要如何控制血壓,防止併發症的發生呢?

1、少喫鹽

高鹽飲食是造成高血壓的重要因素之一,患者生活中應減少鹽的攝入,每天攝入的鹽不應超過5克。減少鹽的攝入,不僅有助於穩定血壓,也可以增加降壓藥物的治療效果。

2、多攝入鉀

科學補鉀有助於穩定血壓。建議高血壓患者生活中適當多喫一些富含鉀的食物,如土豆、香蕉、紅薯、木耳、紫菜等等。

3、多運動

運動可以促進體內脂肪的燃燒,降低血液中膽固醇的含量,也可以增強心肺功能,對於穩定血壓有很大幫助。

高血壓患者宜選擇中低強度的運動,如游泳、健步走、太極拳等。

綜上所述,高血壓如果未能得到及時的控制,可引起冠心病、腦梗塞、腎臟疾病、眼底病變等諸多併發症,對患者的健康乃至生命都造成了很大威脅。

因此,高血壓患者一定要注意血壓的控制,在規律服藥的同時也要限制鹽的攝入,適量補鉀,多運動,從而幫助更好地控制血壓。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