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他人是我,是另一個我,是不是我的我,是我所不是的人。

©Dan Mondloch

大自然教我們“知足”

弱肉強食據說是自然界的法則,然而,哪怕是“百獸之王”獅子,在一次捕獵成功、填飽肚子之後,在一週左右的時間裏,即使獵物就在身旁,它們也不會發起襲擊。因爲獅子本能地知道,如果貪得無厭,爲了滿足慾望而肆意捕殺,那麼獵物的減少就會危及自己的生存。

一般認爲黑猩猩是草食動物,但有時候它們也會襲擊羚羊等哺乳動物。因爲動物蛋白質營養高,味道好,所以整個族羣都會興高采烈地一起享用。

既然是這樣高價值的食物,那麼經常捕食動物不是很好嗎?但黑猩猩不這麼做,它們捕獵的頻率雖然不固定,但僅僅是“偶爾”而已。據說它們捕獵只是爲了補充生存必需的那部分營養,因此,它們不會過度捕食,不會貪得無厭。

自然界中存在着人類世界所沒有的“節制”。爲了生存,動物需要做出最低限度的努力,但是,讓慾望過度增加,動物中絕對沒有這樣的行爲。它們都具備“知足”的本能。

——稻盛和夫《心》 曹岫雲/曹寓剛 譯

(人民郵電出版社)

每日意圖 Vol.2668

©JC Götting

有告別的失去,叫分離;沒有告別的失去,叫喪失。

©Sergei Kurbatov

愛一個人,是一件簡單的事。就好像用杯子裝滿一杯水,清清涼涼地喝下去。你的身體需要它,感覺自己健康和愉悅。以此認定它是一個好習慣。所以願意日日夜夜重複。

——慶山《清醒紀》

©Silvia Grav

這世界最不易被征服的,是內心有美的追求的人。因爲美不只是美本身,它還對應着醜與世間的是非。

——熊培雲《慈悲與玫瑰》

©Katherine Lam

他人是我,是另一個我,是不是我的我,是我所不是的人。

——讓•保羅•薩特《禁閉》

©Kess van dongen

百貨公司的香水,95%都是水,只有5%不同,那是各家祕方。人也是這樣,95%的東西基本相似,差別就是其中很關鍵性的5%,包括人的養成特色、人的快樂痛苦慾望。香精要熬個五年、十年才加到香水裏面去的;人也是一樣,要經過成長鍛鍊,纔有自己的味道,這種味道是獨一無二的。

—— 林清玄

©William H. Hays

當我失去你以後,即使是面對鳥語花香,我也興味索然。一切都顯得無比落寞,虛空。頓時,宇宙萬物和我的靈魂間的路被堵塞了,我那善於感知的心變得遲鈍,甚至無法捕捉自己的靈魂。

——川端康成《伊豆的舞女》

©Dean Stuart

生活也是真的,但不是那樣的真,生活也是美的,但不是那樣的美,生活也是善的,但不是那樣的善。幻想與現實之間,就是相差了這樣微妙而致命的、令人感傷的距離。

——陳丹燕《漫卷西風》

©Dmitry Spiros

聲音繞道而行

在呼喚你之前,它呼喚了沉落的夕陽

呼喚了森林、大海和人名

可是,現在我終於明白

歸蕩的回聲全都是你的聲音

——谷川俊太郎《回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