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出生后,很多新手父母都不知道该如何正确护理宝宝,糖妈也是一边带娃,一边学习如何正确护理。

但有些家长根本不管什么正确护理,秉持着“一切从简”的原则,其实这样对宝宝的伤害是很大的。

婴儿时期是宝宝大脑发育的巅峰期,家长错误的护理手法很可能会让孩子智力受损,所以家长一定不要忽视正确的护理手法。宝宝智力发育的正常表现

了解如何正确护理前,我们要先了解一下宝宝智力发育的正常的表现。

1个月的宝宝可以攥紧拳头,听见声音后会有反应;3个月的宝宝可以俯卧抬头45°,会短时间抓握物品,会眼球移动180°,并且可以笑出声。

5个月的宝宝可以坐立,抓握能力也进一步发育,他们还会对人或物发出属于自己的语言。

7个月大的宝宝精细动作发育已经很好了,可以拿小块积木,也可以发出类似于爸爸妈妈的婴语了,有些宝宝还会有些认生。

9个月的宝宝进入了爬行期,并且可以在大人的帮助站起来,动作上会经常主动伸手取某些东西,还可以拿物品对敲。

10个月的宝宝可以扶着栏杆走,手指动作更灵活,还会模仿发声;12个月的宝宝能独立站稳,可以握笔、盖瓶盖,知道配合家长。

上面是宝宝的智力发育的正常表现,家长可以对照着看看自家宝宝有没有达到标准。3个表现证明智力发育受阻

如果你家宝宝有这3个表现,那么就证明宝宝智力发育有些落后了,家长一定要及时补救哦。

智力受损的宝宝,在9个月大的宝宝还不会主动去取某样东西,或在大人的帮助下也无法完成站立。

这是因为,宝宝的动作发育是由大脑控制的,9个月的宝宝抓握能力已经很不错了,如果宝宝不去主动抓握,那就证明宝宝智力可能存在发育缓慢的情况了。

智力受损的宝宝,在添加辅食后,咀嚼比较困难,尤其换成块状的固体食物后,需要嚼很长时间或容易呕吐。

宝宝的咀嚼能力跟其脑部发育有着一定联系,如果宝宝1岁后经常呕吐,并伴随流口水的情况,那么很可能是脑神经系统受到了损伤,家长需要及时就医。

智力受损的宝宝,比一般的宝宝更加安静,需要受到很大的刺激才会哭出来,并且哭声软弱无力。

正常来说宝宝,应该一受到刺激就会马上哭泣,但智力受损的宝宝反射弧比一般宝宝要长,需要很长时间或反复刺激后才会哭。家长如何护理?

如果你家宝宝有以上3种情况,或上面的智力发育没达标,那么多半是家长在婴儿时期护理没到位,父母发现赶紧改正还来得及。

新生儿:宝宝出生后家长就应该多多抚摸宝宝,并且经常和他们说话;

2个月:宝宝2个月后,家长就应该刻意的帮助宝宝养成好的饮食规律,每隔3小时喂一次,一次20分钟左右;此外家长还要尽量少抱宝宝;

3个月:除了经常和宝宝说话以外,这个时期家长也可以经常拿一些颜色鲜艳的玩具和宝宝玩,喂养上也要养成一天6次的习惯。

4个月:宝宝这个时期进入了口欲期,会经常咬一些东西,家长不要阻止他们,可以多带宝宝做一些运动,如练习翻身等。

5-6个月:这段时期,宝妈可以视宝宝的情况,给宝宝添加辅食,并且5个月后可以开始锻炼宝宝的精细动作,准备一些积木让宝宝多活动手指。

7-8个月:7个月宝宝可以添加肉类的辅食了,家长要注意给宝宝做好口腔清洁;在运动上宝宝也进入的爬行期,家长要多鼓励宝宝爬行。

9-10个月:9个月以后家长可以试着给宝宝吃一些块状的辅食,增强咀嚼能力;平时也可以多带孩子听听儿歌,教宝宝认识一些颜色和小动物。

11-12个月:很多宝宝在这个时期已经学会了扶站或独立站,家长应该多鼓励孩子站立或行走;家长也要多给宝宝看一下“人物类”绘本,帮助宝宝提高认知能力。

你家宝宝的智力达标了吗?

我是糖果妈妈,一个学习成长型的宝妈,专注孕产和育儿,想要轻松养娃别忘了关注,糖果妈妈团队将为您的育儿之路答疑解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