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臟是人體內臟裏邊最大的一個器官,也是最爲重要的代謝和解毒器官。

那麼,當肝功能有異常或者肝臟有損傷的時候,肝臟並不會產生特別明顯的症狀。可能會出現全身疲憊無力,食慾不佳,尿液偏黃等症狀,但如果肝功能受損嚴重,就可能會在皮膚、尿液、精神面貌等方面,都會出現不同的臨牀表現。

早上起牀後出現哪些情況,說明肝不好了?

1、全身乏力

在肝功能變差的時候,早期的主要表現是乏力、易疲勞,這是臨牀最爲常見的症狀,早晨起牀後,本來應該是精神抖擻的,但肝不好的人,卻經常是全身沒力、沒精神的情況。

究其原因,跟肝細胞受損,導致糖代謝及一些生理功能的紊亂有關。而且如果患有肝炎,就屬於慢性病,會慢慢消耗人的體力,表現就是乏力。

2、消化道症狀

有些人可能會出現噁心、納差、食慾減退、厭油膩,部分患者還會出現腹痛、腹瀉的情況。

肝臟是人體重要的消化器官,所以如肝功能受損,那麼消化功能就會受到影響,出現一系列消化道的症狀。

3、尿黃色加重

尿液發黃,可能是早上飲水過少等生理原因,但如果肝功能中膽紅素指標高出正常,那麼就會引起尿液發黃,這是比較容易忽視的情況,如果尿液長期偏黃,患者就要提高警惕。

除了以上症狀,肝臟不好,表現在皮膚上,可能會長痤瘡、粉刺、黃疸等,這是由於毒素堆積的結果,而又因爲肝藏血,當肝功能不好的時候,臉色也會黯淡無光。

肝臟不好,還會出現眼睛乾澀,眼疲勞,視力模糊等症狀,當有肝炎的時候,會出現鞏膜發黃等症狀。當肝臟出現病變,在身體上會出現肝掌、蜘蛛痣、血痣等。

總之,肝臟不好的人,在早期一般很少會有特別明顯的症狀,如果您近期感覺食慾不振、疲憊乏力同時伴有尿液偏黃等情況,那麼就最好及時到醫院做相關檢查,比如功能、凝血功能、腫瘤指標、肝臟的B超或者CT等,排除患有肝臟疾病的可能性。

平日該如何養肝?

養肝要從調整飲食,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開始,從日常的點點滴滴,保護好我們的肝臟。

1、戒菸戒酒,抽菸會加重肝臟纖維化,喝酒傷肝,特別是本身肝功能不好的人尤其不能抽菸喝酒。

2、儘量多喝水,可以補充水分,有利於消化吸收和排除廢物,減少毒素對肝臟的傷害。

3、注意飲食平衡,蛋白質、碳水化合物等營養素攝入要保持平衡,少喫高油高脂高鹽或辛辣刺激的食物,多喫富含維生素的新鮮蔬果。

4、俗話說,“怒傷肝”,情緒對於肝臟的影響也是很大的,建議平日保持心情舒暢,學會釋放壓力,遇事儘量心平氣和。

5、避免熬夜,避免久坐不動,堅持鍛鍊身體,如散步、慢跑、打球、打太極拳等等運動都是可以的。

6、適當喫一些對肝臟有益的食物,比如黑芝麻、桑葚幹、黑枸杞、梨、草莓、黑棗、紫葡萄乾等。

7、不要隨意服用成分不明的養肝的保健品或藥品,儘量避免接觸有毒物質。

小結:肝臟不好的人,在初期可能沒有任何明顯的症狀,或者只是會感覺疲乏無力、尿液偏黃、食慾不佳,同時伴有消化道的一些不適症狀。

當肝功能嚴重損害時,臨牀上的一些症狀會變得更加明顯,建議大家在感覺不適時,要積極到醫院就診查出原因,平日注意保持良好飲食習慣、生活習慣,保護肝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