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海東青長什麼模樣?乾隆曾言:“鷙鳥種不一,海青稱俊絕。”可惜歷史悠久,它只流傳在文獻記載中。直到赤峯博物館出現一個木俑,它胳膊上雕刻着一隻鷹,才讓我們知道了最真實的海東青形象。您可知道這是怎麼回事?小編這就來爲您揭祕。

(本文所有圖片,全部來自網絡,感謝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權利,請聯繫本號作者刪除。圖片與內容無關,請勿對號入座)

“海東青”爲金遼時代最高圖騰。中文名鷓應,意爲世界上飛得最高和最快的鳥,有“萬鷹之神”的含義。在古人的心目中,海東青不是一種生物,是一種被賦予神祕力量的代表。傳說中,十萬只神鷹纔出一隻“海東青”。還有人說,《山海經》中“大荒之中的九鳳”,就是海東青的祖先。

在古人對海東青的各種傳說和崇拜之下,早在唐代,“海東青”就是滿族先世靺鞨朝奉中原王朝的名貴貢品。當海東青被貢獻上來時,唐代大詩人李白還賦詩一首:“翩翩舞廣袖,似鳥海東來。”足以見得海東青的珍貴之處。

不過它性格兇猛,非常難捕捉。在金元時期,甚至有如此一條規定:“凡觸犯刑律而被放逐到遼東的罪犯,誰能捕捉到海東青呈獻上來,即可贖罪,傳驛而釋。”犯下了罪過的惡人,居然只要捕捉到海東青,就可以贖罪。這條法律在今天聽起來真是聞所未聞了,不過也足以見得,海東青有多麼難捕捉。

《清朝野史大觀》甚至記載了放鷹能手總結的方法:“鷹以繡花錦帽蒙其面,擎者挽絛於手,見禽乃去帽放之。“具體方法如下,當數量稀少又野性十足的海東青被捕鷹網捕獲後,獵人首先要要拜謝”鷹神“格格的恩賜,表達對神鷹的恭敬。

爲了馴化神鷹,獵人要開始“熬鷹”,將海東青鷹拴上“腳絆”,控制它幾天幾夜不睡覺,才能磨掉野性。隨後,再通過”過拳“、”跑繩“等環節,讓海東青能聽懂主人的口令和吆喝。

接着再對海東青“勒膘”,也就是餓上神鷹幾天,讓它腸子裏的油都刮出來,肌肉強健,腸胃飢餓,才能更好的捕捉獵物。經過一步一步訓練好的神鷹,纔可以進行最後一步——放鷹。獵人將遠處的獵物趕出來,再讓鷹俯衝下去捕獲住獵物,架鷹者要儘快趕到取下獵物,只給鷹喫點動物內臟,不可餵飽。

不過再有經驗的獵手,遇到性格激烈的海東青,仍然沒辦法完全馴化,民間甚至有“九死一生,難得一名鷹“說法。而且海東青都是野生野長,人類沒有任何辦法幫助其繁殖、生育。爲了讓海東青不絕後,次年早春,獵人們會將海東青餵飽,除掉它們身上的鎖鏈、鈴鐺,再將它們放到野外繁殖生長。

看罷海東青被捕捉馴化的過程,就會明白它的珍貴。在古代,可汗貝勒、王公貴戚,都以得到名雕爲“榮耀”,花費重金購買。有了買賣之後便有了市場,遼、金、元、明、清各代,甚至設置了專司捕取和飼養海東青的機構。所以在元明清的歷史文化中,留下許多描述了海東青外形的文獻。

它在歷史描述中長什麼模樣?《本草綱目·禽部》記載:“雕出遼東,最俊者謂之海東青。”海東青分爲雌性和雄性,雌性比雄性更大一些,最重可達6公斤,身高1米左右,兩翅展開2米多長,在“鷹”界家族中,體型彪悍龐大,一看就不是好惹的。

而海東青頭部有白色的羽毛,綴有褐斑,胸部有褐紅色,綴有褐斑,尾部是純白色的羽毛,整體線條流暢,看起來非常漂亮。最令人驚訝的是,鷹嘴厚長,喙爪像鐵鉤一樣硬,因爲這些特點,它不僅飛得又高又快,而且可以迅速捕捉天鵝、野鴨、兔、狍等禽獸,成爲“鷹”界“戰鬥機”。

可惜歷史上的海東青並沒有留下畫作,也沒有留下標本,人們並不知道它長什麼模樣。哪怕是現代的海東青,數量都非常稀少,幾乎到了絕跡的地步。

正在人們以爲,再也無緣看到古代海東青的模樣時,赤峯博物館出現了一尊木俑。只見木俑高51釐米,寬24cm,厚12cm,用整塊柏木雕刻而成,刻工精細,神態逼真,胳膊上架一鷹。此種形態大小的木俑,在衆多出土文物中,似乎並沒有什麼特別的。但它胳膊上的鷹,卻引起了很多人的注意。

仔細觀察後可以發現,木鷹塗有彩繪,羽毛呈青灰色,嘴巴扁厚,鷹爪犀利,竟然和文獻記載當中的海東青分毫不差。專家還說,木俑雕刻地如此逼真,似乎是臨摹人像,海東青也應該是高度還原。消息一出,很快就得到了人們的關注,原來木俑雕塑上的鷹像,纔是海東青最真實的存在。

經過歷史學家的討論,木俑還復原了遼國皇帝捺鉢時的情形。因爲自遼代以來,遊牧民族出身的皇帝,不甘心整日待在皇宮,便會帶着宮人安營紮寨,四季漁獵活動,“捺鉢”就是皇帝“旅行”的活動。而木俑高超的木雕技巧,展現出海東青樣子的同時,也顯現“捺鉢”活動真實的一幕,真是令人感嘆不已。

這件木俑已經成爲國家一級文物,也成爲了博物館的最具代表性的文物之一。期待隨着歷史和科技的發展,更多有意義的文物可以被挖掘出來,帶給人們更多的啓發。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