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四诊“望闻问切”,唯独“切诊”最为人们所熟知。广义的切诊应该包括不仅有切脉,还有触摸体表脏器及穴位的意思。但是由于切脉辨识度十分之高,所以在老百姓的眼里切脉乃是判断中医大夫水平高下的直观判断。那么脉诊有和奥妙之处?

今天我们从浮脉开始,由浅入深,慢慢揭开脉诊的神秘面纱。浮脉,首载于《黄帝内经》,书中这样说道:“秋胃微毛曰平,毛多胃少曰肺病,但毛无胃曰死,毛而有弦曰春病,弦甚曰今病”“秋冬而脉浮大”“平肺脉来,厌厌聂聂,如落榆荚,曰肺平。秋以胃气为本。病肺脉来,不上不下,如循鸡羽,曰肺病。死肺脉来,如物之浮,如风吹毛,曰肺死”等。

由此至少可知:一、浮脉源远流长为古医籍中最早出现的脉象;二、此时浮脉与“毛脉”并称,阅读古代医籍时要注意;三、浮脉主肺,与秋气相应;四、浮脉早期描述为“厌厌聂聂,如落榆荚”,“不上不下,如循鸡羽”等。

此后历代医家对浮脉的论述不断丰富,《难经·十五难》中有载,“秋脉毛者”及“脉之来,轻虚以浮”,《崔氏脉诀》载“如水漂木”。《脉决精要》载“如捻葱叶”。其中最为著名的是晋太医令王叔和在《脉经》中的论断,即:“浮脉,举之有余,按之不足。”这一观点基本奠定了浮脉的切诊时医生指下脉形的特点。

清代医家张璐在《诊宗三昧》中指出:“浮脉者,下指即现浮象,按之稍减而不空,举之泛泛而流利。”基本是对前人切诊浮脉指下感觉的进一步细致描述。由于相关文献资料丰富,就不一一赘述了,现代的《中医诊断学》教科书[1]删繁就简,总结为:轻取即得,重按稍减而不空,举之有余,按之不足。前面讲述浮脉的脉形,光知道什么是浮脉只是个开始,那么浮脉是如何形成的?

常见的原因有以下几点:一、外邪袭表,人体正气奋起抗邪,正邪相争于体表,脉气鼓动于外,则脉浮。二、风邪鼓动,气血运行升浮于体表,则脉浮。三、久病之人体虚阳气不能潜藏于内,虚浮于表者,脉气亦浮于表,因此脉浮。当然,部分正常情况可见浮脉,如夏秋季脉象略浮;身体纤瘦之人皮肉薄,脉象微浮,注意区分。

浮脉取名依据脉位浅表和切诊指下应指感觉为依据,在临床上应当与其他脉位浅表的脉象相区别。浮脉与散脉的区别有二:一是散脉多为元气离散的证候,此时脉象无根,重按则无;二是散脉元气离散,精神衰变,脉象无神,节律不齐。

浮脉与芤脉的区别重点在于指下感觉,芤脉乃伤阴耗血的脉象,此时脉管内阴血不充盈,因此指下除感觉脉浮,还可感到应指柔软,形大但中空。革脉和芤脉形成机制类似,均为精血耗伤,但革脉的程度稍重,如亡血、失精、半产、漏下等病证。此时精血耗伤较重,脉中阳气无血依附,大量浮越于外,因此指下感觉如按鼓皮,初感硬而搏指,重按无力且感指下中空。

浮脉的形成机理清晰的向我们展示了它的临床主病——表证,虚阳外越,出现寸关尺的不同部位可提示不同脏腑之证候。《濒湖脉学》记载:“寸浮头痛眩生风,或有风痰聚在胸。”寸部浮为风邪所致,左手寸脉主心多为内风,右手寸脉主肺多为外风。

《诸病主病诗》指出:“关右脾虚左腹胀。”左手关脉主肝,右关脉主脾,且肝脾乃木土相克之属,这正与张仲景所说的“见肝之病,知肝传脾”一脉相承。关脉浮,乃肝气升发过旺,损伤脾土可见。《金匮要略》记载:“尺脉浮,知肾有游火”、“尺脉浮为伤肾”。尺部脉所主,一则左右俱主肾,二则左主肾右主命门。但是功能不离肾与二便。

淋证甚或癃闭相关的表证及阳虚证均可见尺脉浮。在《伤寒论》中,浮脉为太阳病总纲首条,几乎所有的太阳病证皆为浮脉或其相兼脉。《金匮要略》中涉及浮脉与浮脉相兼的病证有:中风、湿病、疟病、中风、历节、房劳、咳嗽、上气、肺胀等,约占所论杂病一半。

临床实际病情复杂,浮脉少有单独出现,多有相兼脉象。常见如外感风寒表实证,寒性收引,见脉浮迟而有力,如麻黄汤证;外感风寒表虚证,则见脉浮迟而无力,如桂枝汤证;外感风热表证,热迫血动,则脉象浮数,如银翘散证;外感风湿表证,湿邪黏腻,故浮而缓,如九味羌活汤证。血虚症,气无血主,脉象虚浮,如当归补血汤证。

最后介绍医案一则[2]:刘某,男,48岁。初夏患感冒,头痛发热汗出,在发热不甚时,而愈撤除衣被以自适,然稍一遇风,则啬啬,淅淅而恶风为甚。于是又须着衣被以自卫,然恶风虽去,而发热汗出又来。切其脉浮缓,舌苔白润,辨为太阳病中风证。投桂枝汤温覆,啜粥取汗而病愈。

按:《伤寒论》第2条曰: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此患者之乃是典型的太阳中风证,予桂枝汤可愈。须知其中“恶风”乃遇风觉冷,避之可缓之意,患者病情描述穿脱衣物即是如此。卫气行于外固护肌表,营行于内泌其津液营养周身。

患者汗出恶风,外邪袭表乃卫表不固,营阴外泻,营卫不和。视其脉浮缓,舌苔白润,以脉测证,为外感风寒表虚证。

参考文献:

[1]朱文峰,袁肇凯.中医诊断学.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

[2]刘渡舟,聂惠民,傅世垣.伤寒挈要.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3

【本文由“金兰中医学社”新媒体独家出品,图片来源于网络。作者柳池,未经授权,请勿转载、复制】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