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金戀阿里,華興靠京東?投行壟斷獨角獸成新趨勢,上下游通喫“護城河”雛形初現 

新興賽道的龍頭客戶爭奪戰已經打響。

A股及港股近年來在經過一系列資本市場改革後,擁抱新經濟,上市吸引力大大提升。2020年IPO市場亮點在於,多個互聯網獨角獸企業及細分領域龍頭公司實現上市或表態計劃上市,明星項目受到資金踊躍追捧。爲承攬這類項目,大型投行競爭激烈,現階段格局初現雛形,中金公司、中信證券海通證券爲主要分羹者。

明星項目一方面讓投行在業內立口碑,另一方面多元的金融服務需求帶來源源不斷的新業務機會,部分投行與獨角獸項目深度合作,逐漸形成上下游“通喫”優勢。

隨着中概股迴歸潮來襲,將會有更多明星企業在A股或港股市場亮相。業內人士認爲,增強境外投行服務能力,以及打通境內外服務機制將變得愈發重要。

中金中信海通分羹大項目

根據東方財富Choice數據統計,2020年A股IPO募資金額創下新高,達到6048億元人民幣,其中不乏科技企業;港股IPO市場融資額3336億港元,同比增長27%。

如果說2006年資本市場掀起大型金融機構、大型央企上市潮,那麼這一輪上市潮主體便是互聯網獨角獸及細分領域龍頭。2020年以來,A股與H股迎來多個新興領域的明星項目。

多家券商過去由於保薦央企、國企IPO項目而在投行中奠定了頭部地位,樹立了品牌。如今,我國經濟發展進入增速換擋期,新經濟浪潮迭起,爲抓住獨角獸機遇,各家投行開啓新一輪競爭。

根據東方財富Choice數據統計,截至2020年12月31日,A股有22家新上市企業市值規模達到500億元人民幣以上,爲大市值企業,受到市場熱捧。其中所屬行業爲半導體、生物醫療、計算機、專用設備等新經濟領域的有16家。

在16個大項目裏,中信證券保薦數量最多,共5個,分別爲康希諾、愛美客、甘李藥業、石頭科技和寒武紀;中金公司有 4個,分別爲中芯國際、華潤微、君實生物和安克創新;海通證券有2個,爲中芯國際與滬硅產業。

而在港股市場,截至2020年年末,大市值企業中共有20家新上市企業的市值規模在500億港元以上,屬互聯網、科技、醫藥領域的公司有6家。以中資上市聯席推薦人角度來看,中金公司的項目數量最多,共有3家,分別爲網易、泰格醫藥和萬國數據;中信證券有2家,其中有京東集團;海通國際也有2家。

業內人士表示,投行對獨角獸項目的挖掘與培育早已開始。華南一家大型投行人士表示,“承攬這類項目主要靠券商股東背景、資本實力、大項目經驗,大投行肯定更佔優勢。”

該人士談到,做明星IPO項目考驗投行能力,“比如能不能快速響應客戶需求,給出綜合服務解決方案;有出色的協調能力,擅於與監管溝通;有專業的定價能力。”

深度合作形成“通喫”優勢

值得注意的是,部分投行與獨角獸已形成深度合作關係,“護城河”悄然建立,同行競爭難“挖牆腳”。

以阿里係爲例,早在阿里巴巴2019年回香港二次上市時,中金公司成爲阿里巴巴首發上市推薦人之一。2020年阿里旗下的螞蟻集團計劃在科創板和港股實現同步上市,兩地IPO都由中金公司操刀。一名接近中金公司的人士向券商中國記者透露,“star”是螞蟻集團IPO項目的代號。

華東一家券商人士指出,一方面阿里巴巴是中金公司的戰略股東,有深度合作關係;另一方面,阿里巴巴看重有忠誠度的合作伙伴。

這也表現在阿里選擇承銷商時有排他性。此前螞蟻集團在進行IPO時,有媒體報道稱,由於阿里巴巴和騰訊等互聯網企業存在長期競爭關係,考慮到高盛與美國銀行過去在資本市場上與騰訊等互聯網企業的合作關係,二者均將被排除出螞蟻集團IPO承銷商名單。

又以京東係爲例,京東近年來分拆了多家子公司獨立上市,如2020年京東健康到香港上市、達達集團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京東數科計劃登陸科創板,另外還有京東物流、京東工業品也在籌劃上市。

與“阿里系”不同的是,京東集團上述子公司的上市均在與不同的券商合作。根據券商中國記者梳理,在IPO或發債業務上,“京東系”常見的合作券商有中信證券、海通證券和國泰君安。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上述3家券商外,“京東系”還有一家合作更緊密的“精品投行”——華興資本,該公司深度參與京東集團IPO及各大子公司的分拆和私募融資等交易。

早在2014年京東集團赴美上市時,華興資本就是其承銷商中唯一的中資投行。2020年6月京東集團在香港二次上市時,華興資本又是聯席全球協調人之一;同年,在京東健康招股書中,華興資本又擔任財務顧問的角色。此外,華興資本協助京東集團先後進行了15億美元C輪融資、與騰訊的戰略合作、京東金融的67億人民幣私募融資及後續分拆、京東物流的25億美元A輪融資等業務,承擔財務顧問的角色。

上海一名券商投行人士對此表示,各家投行都在圍繞全業務鏈條提升綜合服務能力。“一般來說,投行基本能滿足一家企業從IPO到再融資的需求。另外,企業從新三板到A股上市,大多也是同一家券商提供服務。但對於大項目尤其是互聯網巨頭,無論是股權融資還是發債,投行競爭都很激烈,要與大客戶深度綁定合作關係不容易。”

向國際化投行轉型

展望未來,服務新經濟龍頭的能力將會進一步區分出精品投行和一般投行,投行需加大國際化佈局,提升綜合金融服務實力。

業內人士表示,未來擬上市企業中,中概股將成爲重要組成部分:一方面A股及港股在經歷上市制度改革後,包容性上升;另一方面美股監管環境收緊,對中資企業上市屢屢釋放不友善的態度,會加速優質中概股迴歸。從目前來看,香港作爲國際金融中心,已成爲中概股迴歸的首選。

“互聯網巨頭、科技巨頭會有多元的融資需求,比如在多地上市,這就看投行在機制上如何做到提供一條龍服務。”深圳一名券商投行人士談到。

仍然以阿里系項目爲例,前述接近中金公司的人士向券商中國記者透露,無論是阿里巴巴香港二次上市抑或螞蟻集團兩地上市項目,中金公司其實均由同一個項目團隊在操作。

“由於長期跟進阿里及其子公司,境內外的項目組成員對阿里的情況很熟悉;另外成員對美股、港股、A股的上市規則和監管環境都非常瞭解。兩地監管的審覈關注點不同,信息披露規則不同,兩地資金風險偏好不同,這其實都考驗投行的能力。”

這與多數券商的投行組織架構不同,部分券商儘管在香港設立子公司,但香港投行團隊與內地投行團隊實際上是兩套人馬,雙方彼此的監管規則不熟悉,協作機制不順暢。

前述深圳券商投行人士指出,目前多數投行缺少服務大型客戶的經驗,境內境外團隊也缺少協調合作的經驗。他認爲,隨着中概股加速回歸,券商提高綜合金融服務能力已變得愈發重要,同時也應打通境內外投行機制,提升服務效率。

爲進一步發展海外業務,多家券商2020年以來均表態要增資香港子公司,比如有招商證券、中原證券、方正證券、東方證券和光大證券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