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戲、演技,是當下網友熱議的討論重點對象之一。

隨着觀衆對劇集、電影的水準不斷提高,演員的“演技”也成爲了觀衆考量一部劇到底是否優秀的重要原因。

也因此,關於“演技類”的角色競演類節目頻生。

《我就是演員》、《演員請就位》等知名綜藝都紛紛登場,成爲話題的焦點。

這類綜藝熱門的同時,也給觀衆帶來一定的思考與評判。

近年來,許多流量明星都想要來到“演藝界”,想要成爲一名“演員”來分一杯羹。但事實上,沒有演技的流量小生、小花,觀衆都看得一清二楚。

這類藝人演技不夠、眼藥水來湊,各種替身、摳圖都讓觀衆刮目相看。

就連敢於開口的章子怡,也在節目中直言:

“爲什麼一定要當演員呢?難道演員這個職業是一個最低級的職業嗎?所有人都要來這裏分一杯羹。”

演技水準有高有低,有的人因爲沒有“信念感”,所以讓人出戏。也有人因“哭不出來”,借用“外力”強行讓自己哭出來。

演技不夠眼藥水來湊?別再尬哭了,來看看TVB的女星們都是怎麼演戲的。

01 演技多變-佘詩曼

曾被指“雞仔聲”,如今已是視後級的花旦女演員,佘詩曼的演技可謂是多變的。

無論是在《金枝欲孽》、《宮心計》又或者是《延禧攻略》,觀衆都能夠看到佘詩曼在塑造角色時的多元化。

要說哭戲,佘詩曼的演技可以用“炸裂”來形容。

尤其是《金枝欲孽》的兩場哭戲。

在《金枝欲孽》的“姐妹撕”戲碼中,佘詩曼扮演的爾淳,看着昔日姐妹犯錯被公公帶走的神情,可謂一絕。

那種面對姐妹落得悲劇下場,自己又無法去阻止時的難受,複雜的情緒都在臉上很好地展現了出來。

隨後那滴淚水流落,不是生拉硬拽、擠眉弄眼流出來的眼淚,而是實打實的哭。

那種凝視姐妹被帶走時的哭戲,佘詩曼展現得非常優秀。

同爲哭戲出彩的,還有在《金枝欲孽》大結局中,爾淳末尾的哭戲。

這裏的設定,爾淳基本上是處於冷漠、不在乎的神情與狀態,在得知安茜受傷後時的驚慌,以及無法告知孔武真相時的淚流滿面,很好地詮釋了這個結局的刻畫。

演員不是隨隨便便就可以哭出來,而是在有背景、人物狀態、情況下的設定,很好地將角色所附帶的情緒渲染出來的哭,纔有所謂的“真實感”。

但演員如果連哭都沒眼淚,說明連演員本人自己都沒有進入這個角色。

連演員都沒有進入角色的世界裏面去,也不能怪觀衆覺得“跳戲”了。

02 哭成淚人-苑瓊丹

前段時間被“年輕時候的苑瓊丹”刷屏,網友才明白,扮“丑角”、演喜劇的苑瓊丹,年輕時也是妥妥的一位美女。

很多觀衆都是通過“石榴姐”一角,記住了表現出色的苑瓊丹。

但演了許多喜劇的苑瓊丹,也有哭成淚人的代表作,《封神榜》。

TVB陳浩民版《封神榜》,曾在引進時改成兩個名字,一個叫《愛子情深》,另一個則是《忠義乾坤》。

這《愛子情深》很明顯指的就是殷十娘與哪吒的母子之情,而“殷十娘”這個角色,也被人爲是本劇的“劇眼”,可見該角色的重要性。

更重要的是,苑瓊丹發揮了“殷十娘”最亮眼的人物色彩與動容的哭戲。

能夠上戰場打擊敵人,平日裏也宛如一位喜歡八卦的師奶,“殷十娘”的人設,可不僅僅是大嬸那麼簡單。

在這部劇中,最出色的哭戲,來自“痛打頑兒”、“乞求道人”以及“哀求兒歸”這三場戲身上。

要說《封神榜》催淚的戲碼,莫過於“痛打頑兒”這場雨中戲。

頑劣的哪吒爭強好勝,以“貪玩”爲名抽掉了龍三太子的龍筋,犯下彌天大禍。在大雨磅礴中,殷十娘毆打親兒的戲碼,完美展現了何爲“打在兒身,痛在娘心”。

苑瓊丹將“殷十娘”爲人母親的那種愧疚與痛恨所展現出來的複雜情緒,都表演得很到位。

在乞求道人幫助兒子“復活”以及祈求兒子魂魄迴歸的戲碼,殷十娘也展現出了對應的情緒,讓觀衆非常入戲。

追劇的觀衆不難發現,其實苑瓊丹的哭戲表現很生活化,但正是因爲這麼接地氣的演戲表現,才能夠讓電視機前的觀衆哭出來,產生共鳴感。

哪怕直到今天重溫這部經典神劇,觀衆也還是能夠被苑瓊丹的演技折服、看哭。

03 哭戲“必殺技”-鍾嘉欣

大多數觀衆記住鍾嘉欣,或多或少都是來自TVB神話劇《搜神傳》。

2008年,TVB播出神話劇《搜神傳》,鍾嘉欣在劇中扮演“好彩妹”一角深入人心。

那句“笑口常開,好彩自然來”的口頭禪,至今仍然是大多數觀衆揮之不去的“洗腦臺詞”。

只記得“好彩妹”的觀衆,對鍾嘉欣的印象停留在“愛笑的女孩”身上。

但資深劇迷能夠深刻明白到,在港劇的五花時代裏,鍾嘉欣出演的電視劇戲碼,是佔據哭戲最多的一位。

在2008年,鍾嘉欣與馬浚偉合作主演的港劇《金石良緣》,鍾嘉欣就完美詮釋了一個小太妹變成一個賢良淑德好妻子的人設。

在劇中,鍾嘉欣演繹懷孕流產的戲碼,更是戳痛了不少寶媽。演繹這一場產子戲,鍾嘉欣更是哭足了三個小時。

演媽媽真實感、信念感都極其強烈,同年鍾嘉欣有份主演的《家好月圓》,也同樣用淚水征服觀衆。

在《家好月圓》裏,于素秋對凌至信的愛情崩潰,每一場都能夠帶動觀衆、產生共鳴,一言不合就“哭”的于素秋,在特定情景下不僅沒有違和感,還能夠打動人心。

“哭戲”可以說是鍾嘉欣的演技“必殺技”了。

04 含淚帶笑-蔡少芬

演戲要想演得好,除了信念感要強之外,更重要的是你對這個角色的理解程度,到達了什麼程度。

蔡少芬主演的經典劇《洛神》,就是角色情緒設定極度豐富的一部。

在電視劇《洛神》中,蔡少芬扮演的甄宓,呈現了一段從少女到婦人的精彩過程。

影片裏的甄宓,屬“三大美人之一”,高智商、高情商的同時,還有優雅感。

在劇中,曹植對甄宓表白時的情景,甄宓嘴角含春,用手帕遮住半邊臉的神情,顏值一絕。

在大結局時,昔日兄弟對峙,已爲婦人的甄宓重現當日“半遮面”的神顏值,那滴淚成爲全劇之經典,甄宓的含淚帶笑,成了極具畫面感的出彩鏡頭。

含淚帶笑的畫面鏡頭背後,蔡少芬本是沒有哭出來的,因爲她所理解的角色,應該是悲傷難過但不能落淚。

可監製梅小青卻告知,只有落下那一滴淚,才能夠打動觀衆。

最終呈現的畫面成就經典。

05 哭到“肉痛”-楊怡

能演好人,也能將奸角演繹得神似,楊怡的演技也是視後級。

無論是《宮心計》裏的“姚金鈴”,還是《家好月圓》裏的“孫皓月”,都讓人印象深刻。

但要說楊怡哭戲演技炸裂的一部,莫過於《談情說案》。

破案和甜甜的戀愛,都在《談情說案》中展現得淋漓盡致,但這部電視劇也有一場讓人“哭到肉痛”的分手戲。

這場分手戲,是基於“兩個家庭的不磨合”、“階級觀念”所形成的走向。

一個是草根女警,另一個則是名門教授。

當景博對犀利妹提出分手時,從緊張到擔憂、不解再到痛苦的趕走和挽留,分手後的衝擊情緒,都讓觀衆看到了一個出彩的犀利妹。

也正是因爲這段出彩的分手戲,讓許多觀衆感同身受,甚至回憶到以前受傷的真實經歷。

哪怕這段哭戲沒有所謂的“高級感”,但它卻擁有一對情侶分手時符合所有的對應情緒,所展現的優秀內容。

更有網友誇讚,只要看到楊怡演哭戲,就能“哭到肉痛”。

06 演員的“哭戲”

演員的“哭戲”,不是生拉硬扯,而是要有信念感,最起碼演員得相信角色。

現如今流量明星當道,爲了能夠讓粉絲“買單”,也不惜軋戲、零經驗演主角。不僅如此,還能夠站在收視率前排。

相反老戲骨匯聚、實力派演員演戲,卻沒有得到應有的待遇與認可。

到底是流量比較重要,還是演戲比較重要?相信很多觀衆都懂。

羣衆的眼睛是雪亮的,沒有演技的戲,無論服化道再華美、場景佈置再華麗,觀衆依然不願“收貨”。

隨着超清熒幕時代的來臨,哪怕有半點瑕疵,一絲細節,都被觀衆捕捉在眼裏。並不是每一個流量明星,都能夠在“演藝界”分一杯羹。

演技不夠眼藥水來湊?別再尬哭了,不會哭戲、不會演戲的演員,他們的演藝生涯是有限的。

演戲真的是“低門檻”嗎?沒有演技的演戲,遲早會被淘汰。

只是時間問題罷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