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湖南,我腦海裏總能響起那麼一句“辣妹子~”,誒不是,現在要說的不是金曲,是名景。

每個省份總有那麼幾個能聞名全國的名勝,作爲地跨長江、珠江的省份,湖南不管是文化底蘊還是自然景緻,在全國都是靠前排的。現在要嘮的就是集文化和美景於一身的、名氣非常響亮的名勝——瀟湘八景!

瀟湘八景不是近代才評選出來的,而大約是從宋代開始就有的傳爲瀟湘一帶的八處佳勝,最早在沈括的《夢溪筆談》中就有所描述。

“瀟湘”意指湖南,從水系上來說,也就是指湘水和瀟水匯合北去的湘江,八景就是湘江沿岸的八處景觀。它們分別被取了極雅緻的名:瀟湘夜雨、平沙落雁、煙寺晚鐘、山市晴嵐、江天暮雪、遠浦歸帆、洞庭秋月、漁村夕照。

歷來各地的名勝,總有很多才子慕名而來,見識到萬千姿態的美景之後,由這些才子們留下詩詞歌賦,就會讓這些名勝進一步成爲經典,這是人與自然之間的一種獨特關聯。

關於這瀟湘八景,在畫作上的名氣是比較大,所以現在就來看看古人是怎麼描繪這些極富盛名的景色的。

宋迪

一般認爲,最早在畫上題有瀟湘八景之名的是北宋山水畫家宋迪,當然了,這只是一個大概的認定。因爲在宋迪之前,也有人畫過瀟湘的風景,“瀟湘”的字眼也並非宋迪獨創。而之所以提到宋迪,是因爲他是第一個將瀟湘風景歸納爲八景,並對之起名構圖繪畫記錄起來的人。

沈括在《夢溪筆談》的記載就是憑證:“度支員外郎宋迪工畫,尤善爲平遠山水。其得意者有:平沙雁落、遠浦歸帆、山市晴嵐、江天暮雪、洞庭秋月、瀟湘夜雨、煙寺晚鐘、漁村落照,謂之八景。好事者多傳之。”

五代 董源

可惜的是,宋迪的這套八景畫題沒有流傳下來,所以我們也沒有辦法看見初始的瀟湘八景了。

不過也因他而起,再往後的許多畫家,紛紛將瀟湘八景作爲題材,創作了許多精美的畫作。比如南宋畫家王洪的《瀟湘八景》。

王洪

宋迪是比較有名的畫家,但在歷史上記載也不多,王洪的記錄就更少了,連生卒年都沒被確定,只大概知道他生活在紹興年間(1131—1162),要不是因爲他留有《瀟湘八景》圖,可能會被遺忘得更徹底。

王洪的《瀟湘八景》組圖共八幅,都藏於美國普林斯頓大學藝術博物館。在這八幅畫中,王洪展現了瀟湘風雨在四季裏的變化,畫風多變,既有范寬的筆法,又有趙令穰、郭熙之風。

平沙落雁
山市睛嵐
漁村落照

宋迪雖然被視爲是瀟湘八景畫第一人,但因爲他的畫沒有流傳下來,所以王洪的這套組圖順勢上位,成了今存有關“瀟湘”主題的最早畫作。

與王洪同時代但稍後的畫僧牧溪,也畫了一套《瀟湘八景圖》,成爲他的代表作之一。

牧溪

牧溪這個人,我曾寫過很多次了,他的那種禪意畫也是我很喫的一種風格,那種中國式的虛實、陰陽、簡單筆墨是能讓人越看越着迷的。不過牧溪的畫法較少得到同時代人的認同,反而在日本大放光彩,被評爲“日本畫道的大恩人”的就是他。

牧溪的《瀟湘八景圖》也是我最喜歡的一組相關題材古代繪畫,有着牧溪那獨有的淡淡的氣韻,境界高致,看上去清遠又空靈。

比如其中的《遠浦歸帆》這一景,畫面簡淡,近景岸上的樹與遠景的羣峯構成畫面重點,右邊那兩隻起帆的船隻正穿透朦朧煙霧而來。

墨色以左爲實,以右爲虛,墨氣淋漓,淺淡煙嵐中的山水之景帶着超逸的水墨,向人們展示了一個不一樣的江南山水。

平沙落雁》這一景,則是繪出浩渺的寬廣天地,遠山隱約,空中的大雁展翅高飛,排列成各種形狀,彷佛正漸行漸遠。

視線向左中落去,有四隻黑色大雁正在岸邊上游離,周圍幾筆簡約的蘆葦小草充當做少有的背景,即使沒有繪出水紋,也能讓人感受到周圍的氤氳水汽,留下一種空濛清寂的韻味。

洞庭秋月》這一幅又是我最喜歡的孤舟泛水環節了,我對古畫裏的泛舟、漁隱題材幾乎沒有抵抗力,尤其是這種簡約的、空曠的畫面,就如馬遠那幅《寒江獨釣圖》一樣,虛實相生成妙境,以留白營造出一種邈遠的意境和廣闊的想象。這幅畫中那江中小小的一舟一人,也襯托出了江水的煙波浩渺,絕妙地展現了瀟湘的空濛之光。

最後一幅是《洞庭秋月》,依舊是脫俗的畫風,而之所以說是最後一幅,是因爲牧溪的《瀟湘八景圖》只留下了這四幅,其它四景遺失。而這四幅,也不在中國,而分別由日本的四處博物、美術館館藏。

日本受中國文化的影響是非常深刻的,這點不必多說,且說牧溪,在日本的知名度就是極高的。牧溪生活的年代,在日本是鎌倉時代,此時正是中、日來往貿易繁盛的時期,牧溪的許多畫作經此海上之路傳入日本,在日本受到追捧,被日本人視爲上品中之上品。

可以說,牧溪的畫對日本美術史是產生了巨大影響的,他的《瀟湘八景圖》甚至成了室町時代“天下首屈一指”的珍寶,其中的一些畫面成爲日本庭園設計的起源,而日本著名的“近江八景”就是典型的模仿《瀟湘八景圖》的作品。

根津美術館1962年舉辦的“歷史名畫瀟湘八景圖匯展”中,有15-17世紀10位日本名畫家臨摹水墨瀟湘八景圖27幅。館長致辭:“瀟湘風景畫題,空前地影響我國畫壇,13世紀,室町水墨畫家忘我地競繪八景圖,至18世紀江戶時代,狩野派畫家的八景圖技精湛練達,留下了多幅堪稱奇葩的八景圖……”

結果到最後,中國的景點竟然在日本成了家喻戶曉的名作,成爲他們競相描摹、研究的中國精品文化。

當然,這其中最重要的還是畫家的貢獻,是畫家在其中融入了的文化精髓得到了世人的認可。中國的諸多名勝都是這樣,經由詩人、畫家的文學藝術的精神賦予,才能聞名於天下,成爲不管千百年過去,都能被當代人記住的那一景。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