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資本補充渠道進一步拓寬 中小銀行將加速“抱團”發展|華夏時報金融研究院2021年金融業前瞻

作者:王仲琦 馮櫻子(華夏時報金融研究院研究員)

目前,我國以城商行、農商行、農信社和村鎮銀行等構成的中小銀行有4000多家,他們服務的對象主要是民企、三農和小微企業。中小銀行與小微企業具有先天的相容性,從全國小微企業貸款餘額的構成看,中小銀行的貢獻超過二分之一,是名副其實的普惠金融主力軍。

2020年一場新冠肺炎疫情讓民企、三農和小微企業正常的生產經營出現一定困難,進而使中小銀行在經營和資產質量等方面壓力凸顯。

2021年是“十四五”規劃的開局之年,站在新的發展起點,中小銀行如何“強身健體”,更好的支持地方經濟發展,服務民企、三農和小微企業?

展望2021年,華夏時報金融研究院認爲,由於受疫情及區域經濟環境的影響,中小銀行的發展水平將進一步分化,部分中小銀行的不良仍會繼續暴露,資本補充需求明顯。不過,隨着政策紅利持續發酵,地方專項債的落地,拓寬了中小銀行補充資本的渠道。

此外,一些中小銀行通過合併重組、注資參股等方式化解風險。總的來說,2021年會有更多的中小銀行合併重組,加速“抱團”發展。

更爲重要的是,2021年在新冠疫情得到較好的控制下,我國經濟將實現較強的復甦,大部分小微企業的盈利水平將上升,進而推動中小銀行盈利和貸款質量改善。

經營狀況明顯分化

2020年,在新冠疫情的影響下,民營及小微企業生產和經營遭到衝擊,償還貸款的能力出現下降。

此時,中小銀行作爲普惠金融主力軍的作用充分體現,國家多項紓困政策通過中小銀行傳導至小微企業。2020年3月16日,央行實施普惠金融定向降準,對達到考覈標準的銀行定向降準0.5個至1個百分點,促進商業銀行加大貸款支持,降低小微等企業的融資成本,幫助其復工復產;半個月後,央行宣佈對中小銀行定向降準1個百分點,引導中小銀行將獲得的全部資金以較低利率投向中小微企業,兩次降準釋放長期資金9500億元,保障中小微等企業的經營需求;4月份,央行再次新增再貸款再貼現額度1萬億元,引導中小銀行以5.5%優惠利率向中小微企業提供貸款。

事實上,中小銀行在紓困小微企業的同時,自身的經營狀況也受到較大影響。由於小微企業受疫情影響較大,償債能力明顯下滑,導致中小銀行的資產質量有所下滑,上半年不良貸款率開始上升,直到三季度末才企穩。

爲了減小疫情造成的小微企業償貸能力降低的影響,央行等部門聯合發佈對小微企業貸款實施臨時性延期還本付息通知,將到期的貸款本息還款日從一季度末延長至2020年6月末;隨後,央行等部門進一步對小微企業貸款實施階段性延期還本付息,將還本日期延長至2021年3月31日。

值得注意的是,中小銀行延期還本付息所佔比例較高,如果2021年3月末紓困政策終止,一些存在風險地區的企業或將推高當地中小銀行的不良率。華夏時報金融研究院認爲,2021年長三角和珠三角地區的中小銀行不良波動較小,而東北地區、山東和山西等地不良上升的壓力或較大。不過考慮到我國對疫情控制較早,經濟恢復較好,即便一些地區不良承壓,上升幅度也不會很大。

在盈利方面,2021年隨着經濟的復甦,小微企業經營狀況將得到明顯改善,進而推動中小銀行的盈利水平提升。但在整體回暖的大背景下,一些經濟復甦較慢和此前就風險較高的地區,其區域內的中小銀行依然在盈利方面承壓。不僅如此,由於這些地區資產質量尚存不確定性,在不良貸款覈銷和撥備計提方面都將侵蝕淨利潤,進一步壓縮盈利水平。

華夏時報金融研究院認爲,2021年雖然進入後疫情時代,但由於區域經濟環境的差異政策和自身因素影響,中小銀行在盈利和資產質量上將出現明顯分化。

資本補充渠道進一步拓寬

中小銀行資本充足率水平一直令人擔憂,尤其是農商行和農信社,不良貸款的增加導致資本出現下滑。

相對大型國有銀行來說,中小銀行補充資本的方式較少,內生利潤補充資本不但受到盈利能力的影響,還受到資產質量的侵蝕。外部補充資本的渠道中,發行資本補充債券最直接有效,但2020年末,包商銀行二級資本債全額減記事件,對中小銀行發行二級資本債補充資本造成一定影響。

但即便如此,國家和監管部門已經開始從政策層面支持中小銀行補充資本。自2019年9月以來,金融委已在多次會議中提及支持中小銀行多渠道補充資本。2020年以來,中央政府及監管部門更是暖風不斷,幫助中小銀行改善資本水平,提高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銀保監會於2020年上半年會同財政部、人民銀行等六部委印發《中小銀行深化改革和補充資本的工作方案》。

今年7月1日,國務院常務會議首次提出“着眼增強金融服務中小微企業能力,允許地方政府專項債合理支持中小銀行補充資本金”,並明確“將在今年新增的地方政府專項債限額中安排一定額度,允許地方政府通過認購可轉債等方式,探索補充中小銀行資本的相關路徑”。另據財政部消息,經國務院批准,11月11日已下達用於支持化解地方中小銀行風險的新增專項債券額度2000億元,分地區額度已全部下達,用於18個省、市、自治區的中小銀行補充資本,分別爲天津、河北、浙江、山東、廣東、內蒙古、遼寧、吉林、黑龍江、山西、江西、河南、湖北、廣西、四川、雲南、陝西、甘肅等地。

目前,包括廣西、廣東、山西、四川、陝西、浙江等多省中小銀行專項債密集啓動發行。其中,廣東省100億資金將分別爲鬱南農信社、普寧農商行、揭東農商行和羅定農商行等4家金融機構增資;浙江省支持中小銀行發展的50億元專項債全部用於溫州銀行補充資本金;廣西壯族自治區支持中小銀行專項債券總計118億元,將用於支持21家中小銀行補充資本金。

上市一直是銀行補充資本最直接有效的方式。2020年下半年,中小銀行上市明顯提速。10月,威海市商業銀行和廈門銀行分別在港股和A股上市;11月和12月,上海農商行齊魯銀行先後過會,重慶銀行獲得A股IPO批文,將成爲重慶第二家“A+H”股上市銀行。

2021年1月7日,證監會發審委審議通過浙江紹興瑞豐農商業行的首發申請。由此拉開中小銀行上市的帷幕,目前尚有13家銀行排隊IPO,且全部是中小銀行。

可以預見的是,2021年中小銀行通過專項債、資本市場等,補充資本的渠道進一步拓寬。

加速“抱團”發展

在疫情影響和經濟下行共同影響下,中小銀行承受了不小壓力,發展面臨一定挑戰,部分規模較小的銀行經營較爲困難,“抱團”發展成爲現實選擇。通過合併重組這種市場化手段來推進改革、增強風險抵禦能力,或將成爲較普遍的一種模式。

2020年7月,陝西銀保監局同意陝西榆林榆陽農商銀行和陝西橫山農商銀行以新設合併的方式發起設立陝西榆林農商銀行,並承繼陝西榆林榆陽農商銀行和陝西橫山農商銀行的債權、債務等。當月,銀保監會江蘇監管局官網發佈《關於籌建徐州農村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的批覆》,同意在銅山農商行、淮海農商行、彭城農商行的基礎上新設合併,籌建徐州農商行。值得一提的是,除了上述三家農商行合併設立,徐州農商行還引入了無錫銀行江陰銀行兩家江蘇省內上市銀行作爲股東。國慶節前,徐州農商行獲批開業。

8月,山西省內的晉城銀行、晉中銀行、陽泉市商業銀行、長治銀行、大同銀行等5家城商行先後發佈公告,將合併重組爲一家城商行,名稱或爲山西銀行。同月,福建銀保監局批覆同意籌建福建邵武農商行,福清匯通農商行、平潭農商行分別參股福建邵武農商行2000萬股,佔福建邵武農商行股本總額比例均爲6.73%。

9月份,銀保監會正式批准四川銀行籌建申請。正在籌建中的四川銀行將以攀枝花市商業銀行和涼山州商業銀行爲基礎,通過資產重組、充實資本等措施,以新設合併的形式成立。該行作爲四川省首家省級法人城市商業銀行,註冊資本將達300億元。目前,四川銀行已經掛牌營業。

11月,綿陽農商行籌建工作小組在四川安州農商行官方微信公衆號發佈公告稱,將在綿陽市涪城區農村信用合作聯社、綿陽市遊仙區農村信用合作聯社、安州農商行的基礎上,新設合併組建綿陽農商銀行;當月汕頭海灣農商行獲批開業,該行是在汕頭市金砂農村信用合作社等9家法人機構基礎上以新設合併方式發起設立。

12月,太原城區聯社與7家發起人簽署協議,擬設立太原農商行。

從這些案例不難看出,中小銀行“抱團”的方式主要是合併重組和股權投資。華夏時報金融研究院認爲,面對2021年複雜的國際經濟環境和疫情的不確定性,從中小銀行提高盈利水平和抵禦風險的現實考慮,中小銀行通過合併重組等方式“抱團”發展的案例將會越來越多。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