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上的三國時期,是指公元220年曹丕篡漢至280年西晉統一。不過,從習慣上來說,人們更願意將它前推到184年黃巾大起義。實際上,除了這次三國鼎立,我國曆史上還存在着另外四次三國鼎立,即東魏、西魏、南梁,北齊、北周、陳,北宋、西夏、契丹,南宋、金、西夏。可是,論起知名度,顯然是東漢末期的這次比較高些。說起來,這還要感謝羅貫中寫的《三國演義》。正是他將枯燥無味的史料通俗化,並虛構了呂布戲貂禪、關羽溫酒斬華雄、諸葛亮借東風等一系列膾炙人口的故事,才令彼時識字率不高的百姓們聽之着迷,並自發地對其進行推廣。史料記載,當年努爾哈赤起兵反明,還專門將機變權謀俯拾皆是的《三國演義》大量抄印,將其當作軍事教科書來教授女真高級將領如何用兵。如1629年皇太極反間計殺袁崇煥,借鑑的橋段就是“蔣幹盜書”。到了現代,人們更是將其拍成了電視劇,並搬上了熒屏,使其達到了家喻戶曉、婦孺皆知的地步。當然,這也包括它的主題曲《臨江仙》。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白髮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這裏需要備註一下,這首詞並不是羅貫中的作品,而是清初的文學批判家毛宗崗父子後來加上去的。其版權的真正擁有者,晚生羅貫中150餘年,乃明中期著名的文學家、被王夫之稱爲“千古第一詩人”的楊慎。

楊慎祖籍四川新都,其家族是蜀中極其有名的書香門第。其祖父楊春、大叔楊廷儀是成化年間的進士,二叔楊廷平、三叔楊廷宣,是成化年間的舉人,四叔楊廷歷是蔭補國子監生,五叔楊廷中式縣學弟子。他的父親楊更是了不得,雖然在楊慎出生時還僅是個七品的翰林院檢討,但日後卻成爲了正德、嘉靖這兩朝的首輔。家學淵源,給楊慎提供了無與倫比的讀書環境。不過,若論對楊慎影響最大的,還是他的母親,眉州籍雲南提學副使黃明善之女。

我們知道,眉州是唐宋八大家中的三蘇——蘇洵、蘇軾和蘇轍父子三人的老家,自古以來便文風濃郁。黃氏出身名門,文學素養自然很好。希望子女學業有成、光耀門楣,這是自古至今爲人父母通有的想法。因此,黃氏對楊慎的教育十分用心。雖然她很早就病逝了,卻給楊慎打下了受益終生的文學根底。據記載,楊慎曾仿作過《古戰場文》和《過秦論》。其叔父讀罷前篇,讚不絕口,稱其爲“神童”。其祖父楊春讀罷後篇,則大呼“此兒豐骨不凡,吾家之賈誼也!”但和21歲就成爲了漢文帝專聘的博士賈誼比起來,楊慎在他這個年紀,仕途就有些坎坷了。如1508年,20歲的楊慎赴京參加會試,其文章本已名列榜首,但因爲考官的疏忽,這份試卷竟被燭火燒成了殘卷,乃使穩操勝券的楊慎名落孫山。好在楊慎意志頑強,他控制了自己的煩躁情緒,決定從頭再來。

苦心人天不負,正德六年,即1511年,勤學三年的楊慎一舉奪魁,被皇帝欽點爲頭名狀元。其殿試所寫的策論《創業以武,守成以文》引經據典,從三皇五帝一直寫到唐宋君王,給朝廷治國提供了一份可行的謀劃。朝中德高望重的大臣李東陽、劉忠、楊一清等人讀罷,均對這篇氣勢磅礴的雄文讚歎不絕。稱之曰,“海涵地負,大放厥詞,共慶朝廷得人”。

傳說,皇帝御點楊慎當狀元,一些考生聽了不服,要求和他比賽。於是,皇帝遂令楊慎立於午門和天下人論戰。結果,來挑戰的人,包絡和其父楊廷和的政敵、正德帝的貼身權臣江彬,都被才思敏捷的楊慎一一駁倒。於是,楊慎遂按慣例受封爲官居六品的翰林院編修,自此進入仕途。然而,楊慎的運氣不好,他遇到了明朝史上有名的昏君。血氣方剛的楊慎看不慣,接連勸奏正德帝不要沉溺遊樂而置天下於不顧。結果,奏章被呈送入宮後卻如石沉大海,並未有絲毫回應。一氣之下,楊慎遂以養病爲由,撂了挑子,辭官回了四川老家。這一待,就是整整五年,直到正德帝猝死豹房。但楊慎不知道,他接下來效力的新君嘉靖帝更加難伺候。

史料記載,這位年僅15歲的新皇帝登基後,屁股還沒坐熱,就提出了“尊崇所生”,即將自己的生父興獻王尊爲皇帝、生母蔣氏尊爲皇后,也就是著名的“大禮議事件”。

按照制度,繼位的皇帝應該是前任皇帝的子嗣,並要稱前一代皇帝爲皇考。因此,嘉靖帝應該是明孝宗,即他的親伯父朱祐樘的繼子。這樣,嘉靖帝就要稱呼孝宗爲父,稱仍在世的張皇后爲母。而他的父母則要被稱爲“皇叔父”、“皇叔母”。嘉靖帝不願被納入孝宗一脈,想保持家族的獨立性,因此想追尊已故的父親,即明孝宗的四弟朱祐杬爲皇帝。這樣一來,必然會擾亂明朝的統嗣體系,引起不必要的爭端。因此,多數朝臣們都極力反對,包括一手籌劃迎立嘉靖帝的首輔楊廷和。但嘉靖帝卻不管不顧,執意要按自己的想法辦。楊廷和爭不過,遂憤然辭職。隨後,嘉靖帝再召羣臣議論此事。楊慎和其父一樣,也是堅定的護禮派,故而領導羣臣奮起抗爭。嘉靖帝爲了儘快結束爭端,下了“殺一儆百”的決心。於是,楊慎先是被酷烈地杖責,然後又被罷官嚴懲。

明朝制度,充軍分四等:安置、遷徙、口外爲民、流放。流放又按戍地不同分爲四類:極邊、煙瘴地、遠邊衛、沿海附近。按時間長短,又分爲兩種:終身、永遠。“永遠”需罰及子孫。楊慎遭到的處罰就是“永遠流放”。史料記載,朝廷給他安排的流放地是帝國的邊陲之地,即雲南永昌,也就是今之保山縣。

爲何選這麼個地方?因爲嘉靖帝根據聽到的民謠“寧充口外三千里,莫充雲南碧雞關”推斷,雲南永昌是個遠比雁門口外更加悽苦的地方。可憐楊慎一心爲國爲民,到頭來卻是這麼一個下場。不過,對楊慎來說,這又是一個好事,因爲正是這次貶謫使楊慎有了充足的時間來精研文學。至於說楊慎的著作到底有多少?《四庫全書總目綱要》記載說,楊慎生平著作四百餘種。《明史》說,“明世記誦之博,著作之富,推慎爲第一。詩文外,雜著至一百餘種,並行於世。”不消說,這些著作必然會促進偏僻閉塞的雲南之風氣轉變。實際上,在楊慎貶謫雲南之前,雲南全省只有二十多人著述論說。楊慎到達雲南後,在當地官員的邀請下,他的講學足跡遍佈滇西,爲雲南培養了大批飽學之士,使雲南的文學創作達到了空前繁榮,寫書著作蔚然成風。截至明朝滅亡的百餘年間,已有一百五十餘人寫出了著作二百六十種。迄今爲止,雲南地區仍然保存着楊慎的紀念遺蹟。

楊慎,字用修,號升庵

1553年,楊慎65歲。按照大明律法,謫戍者達到六十五歲,可由子侄後輩代替服役;超過七十歲就可以用錢贖身。但是,這條律法唯獨不適用於楊慎,因爲嘉靖帝依舊惱恨楊慎。故而,終世宗一世,六次大赦,和楊慎同一批被貶謫的大臣們都已被赦免歸家,唯獨他終不得還。四年後,也就是嘉靖三十七年,皇帝乾脆派了專門的使者去監視他。楊慎徹底看清了自己的處境,悲憤地發出了一句吶喊,“七十餘生已白頭,明明律例許歸休”。1559年,這位被稱爲有明一代最博學的大文豪逝世於異鄉昆明,享年七十三歲。

參考資料:《明史·楊慎傳》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