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人们很是习惯用几点几分来表示一天的某个时间点,至于年月日,就好像是天生存在一般,鲜有人去考虑古人是否也这般生活。在翻看古书时,不时会看到“三更”等类似的时间用语,于是,才明白原来古人也有自己的计时方法。只是,现在用的都是西方的时间制度。

不过,古人认识“时间”的过程,却是早已深深地烙在了中国的文字之中。

在这里,我们就来看看其中的二十四节气。

先举个例子,《月令七十二侯集解》记载:“立夏,四月节。立字解见春。夏,假也。物至此时皆假大也。”不过二十来字的一句话,却是涵盖了天文、气象及物候知识。这其实也道出了古人对时间的认识,是基于天文的观测。

而这种认识自然是从时间的“天”(日)开始的,每天一早东边日出,傍晚西边日落,相伴的还有“启明星”和“昏星”。可以说,正是时间特有的循环,给了古人观测及积累认知的机会。自此,古人开始跟随这种节奏开启每日的生活,这就是“日出而作,日入而息。”

只是,每天看似一样,却似乎总在变化。之后,古人在星星上看出了门道。总有一颗星始终坚守着一个位置,那就是北方的北极星,而北斗七星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换一个方向,斗勺柄对应方向的不同大地的气候也相应发生变化,东南西北一个循环,大地春夏秋冬一个轮回。

在古人眼中,天地之间似乎天生就有着某种默契。再看月亮,阴晴圆缺似乎也对应着大地上的某种时间变化。看来,古人很是朴实,如何认识自然,就如何表达,如:“日月”二字,就是基于太阳和月亮的某种规律,来对应古人对时间的一种表达。

在民间故事中,“日”还与后羿射日的故事有了关联。不过,在学者眼中,它应该就是中国古代历法的一种表述方式。中国的文字都是表意,在“日”下加“一”,就成了“旦”,这不就是日出吗?在“日”上添“氏”,就是昏,成了日落,多么形象的表述。

就这样,对自然观测的越深入,对自我所处的环境也越发认识深刻:既然天地不可分,那么,处于这天地的人,自然也和它们是一体的。但不要简单以为,古人看星星就是为了种田吃饭,不然何来占卜师呢?观天象,就是认识大地在遵循某种规律的循环。

而古人通过这种认识,收获了对时间的认知,也收获了对时间的“驾驭”,那就是:春耕秋收。

其实,古人对时间的认识不是割裂的。

日有循环,年有循环,而四季的划分似乎就不那么容易的了。不过,古人是聪慧的,太阳每天都会升起,但是,不同季节的“日影”却是差别很大。

这难道不是在暗示着什么吗?

于是,有了“立木测日影”的方法,最先发现了冬至和夏至,进而,就是春分和秋分。就这样,慢慢的古人通过自己的方法,用二十四节气宣告了自己对季节转化时气象变化的认知。

至于二十八星宿,这是古人在对天象认知基础上的一个衍生,使得星空被划分为了四个星区:青龙、朱雀、白虎和玄武。

这种划分自然跟大地相对应,这是古人最朴素的哲学观,天地人和,大自然的一切奥妙,都在这日月星辰之中。

最后,说说和人关系最为密切的每天的时间,那么,古人是如何划分他们每天的时间的?

既然,古人遵循日出而作,那么,他们划分每日时间的标准还是“日影”。日晷,这可是很了不得的一个发明,虽然史书中的记载不多,但在古时却是普遍使用。

不过,这种记时的仪器,自是有其本身的缺陷,就是必须得有太阳。所以,还得和其它的计时仪器相配合使用,比如:水漏等。

千年来,古人就是通过身边的这些自然现象,来认识自然,再服务于自身的。正所谓草有一岁一枯荣,一些候鸟的季节性迁移,也补充了人们对气候和物候的认知。

在斗转星移间,古人日积月累着自己的认知,如

“一年三季东风雨,惟有夏季东风晴。”

其实,时间已经将它的秘密都散在了自然的种种现象之中,鸟儿都还会依据日光的变化回巢,我们聪慧的古人如何捕捉不到这些呢。

古人先是看天空,再看自己脚踩的大地,并将二十四节气中的每个节气划为了三种物候,就构成了“七十二候”。于是,从天到地,一切都囊括在了其中。

多少年来,古人们就是靠着和时间同频率的节奏生活,并创造了文明、财富,也保留着对天地的敬畏。虽然,如今的我们已经习惯了西方的记时方式,但是,祖先的智慧印记却一直都在。那些民间谚语,那些民间活动无时不在纪念着华夏民族过往的成就。

尤其是中国的那些传统节日,则会一直在中国人的生活中翩翩起舞。

参考资料:

【《月令七十二侯集解》、《淮南子·天文训》、《二十四节气》】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