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由中國計算機學會(以下簡稱CCF)主辦的2020 CCF中國區塊鏈技術大會在濟南成功舉辦,來自全國區塊鏈領域的行業專家匯聚一堂,一同探討區塊鏈技術未來與應用趨勢。會上,CCF區塊鏈專委會委員、微衆銀行區塊鏈底層平臺研發負責人李輝忠發佈《打造數據新基建,釋放數據生產力》白皮書。

微衆銀行數據新基建白皮書

今年10月27日,微衆銀行副行長兼首席信息官馬智濤在第六屆萬向區塊鏈全球峯會曾發表主題演講,闡釋了微衆銀行關於打造人工智能、區塊鏈、雲計算、大數據等爲基礎的數字“新基建”以釋放數據生產力的相關觀點。此次發佈的白皮書則是對這一觀點的全面論述,並詳細介紹了微衆銀行“數據新基建”的具體方案及應用案例。

釋放數據要素的生產力呼喚“數據新基建”

在數字經濟時代,數據與算力、算法組合,作爲一種新型社會生產力,在人們的生產生活中發揮顯著作用。然而,數據爆炸與隱私問題氾濫也帶來了諸多現實障礙,制約着數據進一步釋放生產力。

一方面越來越多的主體掌握了海量數據後,試圖獨佔更多數據,並從數據富礦中挖掘利用價值;另一方面這些主體面臨着向夥伴開放分享數據以發揮協同價值的機會,又面臨着數據安全和隱私保護愈加健全的約束。白皮書從生產要素釋放生產力的基本條件出發,深入探討束縛數據生產力的問題現象和成因,並總結爲十大難點。而能解決這些難題的數據要素基礎設施變得極爲重要,將是數據發揮社會生產力的基石。

李輝忠介紹到,與傳統生產要素不同,由於數據的抽象、虛擬和數字特性,它的基礎設施應該是一種基於數字技術的新型信息基礎設施,以攻破在釋放數據生產力中面臨的三大核心要求,即數據的安全存儲、可信傳輸以及協同生產。此次,白皮書對三點核心要求給出明確定義,並具體分析每一要求所需要的技術門檻。

微衆銀行“數據新基建”願景

面向三大核心要求的數據新基建解決方案

白皮書深入分析了區塊鏈、隱私計算和人工智能、大數據和雲計算作爲新型基礎設施的底層技術,如何應對數據的安全存儲、可信傳輸以及協同生產的要求,並從三大核心要求的角度出發,具體介紹了對應的解決方案。

在安全存儲方面,白皮書從幾個關鍵場景出發,給出了終端設備存儲、託管存儲、機構端存儲的三個重點解決方案。在可信傳輸方面,白皮書對應傳輸過程中的風險點給出了六點解決思路。在協同生產方面,白皮書根據參與主體的類型不同,對個人數據應用和機構間數據協同兩大數據價值迴路,給出了場景化的解決方案。

李輝忠特別介紹到,基於場景化這一核心理念,微衆銀行鍼對協同生產的兩大數據價值迴路、四大主要協同模式,提供了豐富的場景式數據新基建解決方案。其中,兩大核心技術能力源自自研的FATE和WeDPR方案。

FATE作爲全球首個工業級聯邦學習框架,支持廣義線性模型、神經網絡、決策樹等齊全的機器學習建模算法,並實現了隱私數據模型訓練和推演的集羣部署;WeDPR作爲場景式數據隱私保護解決方案的先驅,對金融、政務、醫療、商業等數字化經濟核心領域中的常用隱私數據協作流程提供了完備的即時可用高效解決方案模板,支持任意多數量參與主體之間的對等數據協作和零信任的安全機構計算節點部署,並對海量數據處理能力做了進一步升級。

微衆銀行數據協同生產的全棧技術架構

融合一系列前沿技術能力,根據數據從入到出的視角,微衆銀行爲協同生產提供了自下而上、六個層次的全棧技術架構。從最底層的數據接入到最頂層的數據調用和實際應用,該解決方案全方位整合了計算資源和數據資源,爲數據價值的轉換和發掘提供了全生命週期的安全隱私保障,爲實現全面解放數據生產力提供了強有力的技術基礎設施。

微衆銀行“數據新基建”成果初現

此外,白皮書融合微衆銀行過往的實踐經驗,介紹了微衆銀行目前較爲成熟的方案及應用案例。

在安全存儲方面,微衆銀行開發並開源了一站式金融級數據管理平臺套件WeDataSphere,涵蓋了數據管理開發全流程,包含平臺工具、數據工具、應用工具三大層次。這三大層次工具關注用戶各類功能工具需求實現,形成了完整的大數據平臺技術體系,有力地支持了數據的安全存儲和計算。

在可信傳輸方面,今年5月份澳門特區和廣東省啓動的健康碼跨境互認系統,利用區塊鏈技術實現兩地機構在用戶數據不直接傳輸和交換的前提下,驗證用戶提交信息的真實有效性,搭建跨地區的數據真實性覈驗通道。應用首次實現了粵澳防疫數據互信互認,這種由用戶自行驅動的數據提交和核驗機制,有效促進數據要素在用戶知情、授權和主導下的跨地區流通。截至2020年11月,持粵康碼通關憑證通關累計超2800 萬人次。

在協同生產方面,微衆銀行將聯邦學習引入營銷解決方案,利用聯邦廣告推薦技術,在保護隱私前提下打通營銷轉化鏈路的前後端,做出了良好的解決方案,有效地發揮了雙方的資源協同效應,在金融產品的營銷推廣中發揮重要作用。

李輝忠最後表示,微衆銀行相信,未來的數據要素基礎設施一定要滿足四個條件,即具備可管控的底層技術、可驗證的安全性和穩定性、高效率的計算能力和健全完備的數據流通商業模型和激勵機制,使基礎設施能實現源頭可信、安全可靠、有效支撐並實現可持續運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