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許多人樸素的觀念裏,買房置業是在一座城市真正紮根的象徵。哪怕需要不停工作來還房貸,也讓人覺着充滿希望。

一線城市高企的房價就是最真實的勸退書,好房子似乎動輒都是上千萬。很多年輕的朋友更關心,預算有限,剛需上車,還能在大城市買到條件不錯的好住所嗎?

前段時間,DT財經跟貝殼研究院一起,把北京的6萬多套二手在售房源研究了一遍(截至2020年6月),我們想知道,如果把總價限定在350萬元範圍內,在北京到底能不能買到一套兼顧交通、面積、房齡等多項指標的“完美房源”?

總價350萬,能在北京哪裏買房?

跟社交媒體上各種魔幻的房價數字相比,350萬聽起來並不太多。

但好消息是,這個價格範圍內的選擇空間其實還挺大的。數據顯示,6月的北京在售房源中,有將近1/4總價在350萬元以內。也就是說,如果你只能買得起350萬以下的房子,可以挑選的房源數量能達到1.4萬套。

不過,雖然都是350萬的房子,區位、面積、房齡、交通、戶型、甚至學區卻有很大的差別。

它可能是郊區一套將近100平的“大平層”,也可能是二環內鼓樓大街附近的13平米蝸居房,讓你真實感受什麼叫“牀型即戶型”;它可能讓你每天花幾個小時來回趕車,也可能讓你住在故宮後門口,每天騎着腳踏車上下班,體驗當年溥儀的通勤快感。

魚和熊掌畢竟不可兼得,買房本質上是一項權衡的藝術。在有限的預算範圍內,選區位還是選居住空間,取決於什麼對你更重要。

從區位來看,這些總價350萬元的房子中,接近半數都在離市中心比較遠的大興、房山和通州。稱得上皇城根腳下的東城區和西城區,分別只有47套和25套,而且這些房源——正如你所料——都小得很真實。

不過,我們也注意到,緊挨着市中心的朝陽區,也貢獻了許多總價沒那麼高的房子,值得廣大不想住太遠的上車族重點關注。

當然,相比行政區,“你住在幾環?”纔是生活在北京的人們更多被問到的問題。我們樂觀地來看,總價350萬以下的房子中,還是有1/4分佈在五環內的。

雖然越往城市中心,房源平均建築面積就越小,平均房齡也越高。四環內的房源平均房齡都超過了20年,三環內面積大多不超過50平。老破小,是大家對這些房源的通常叫法。

但是,這至少給那些願意爲了地理位置犧牲其他居住條件的購房者,提供了一些可以挑選的可能。

當然,在有限的預算裏,既要中心地段又要房子大,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想要住得大而新,就只能往五六環外跑。

在偌大的北京,若是進城上班就要花數個小時,那也的確是打工人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所以,離地鐵近不近、上班方不方便,就成了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

350萬在哪買,能讓你實現“幸福”通勤?

在軌道交通發達的北京,地鐵是主要通勤方式。所以我們計算了這些350萬以內的房源到離它最近的地鐵站所需的時間。

大致來看,如果住在二環內,那你買到的房子距離最近地鐵站不超過20分鐘。但走出二環,這些房子的地鐵方便程度就出現明顯下滑。

到了三環,就已經有超過60%的350萬房源需要我們走上20多分鐘才能走到地鐵站,五環外這個比例達到了74%。如果再到六環外,更是有四分之一的房源距離地鐵站的路程超過了40分鐘。

想象一下,當你辛辛苦苦買了房,結果每天早上上班還要早起搶共享單車、擠公交車才能坐上地鐵。好不容易睡了幾小時,結果在上地鐵前就耗盡了一天的精神氣。或者,索性得買輛車當代步工具,就算搖號成功,每天在上班前都得先感受一番大城市發達的小汽車擁有量。

所以,從上班幸福指數的方面考量,在“離地鐵近”之外,我們又添加了“幸福通勤圈”這個篩選概念。

根據周邊三公里內的寫字樓數量,貝殼研究院找到了北京商務功能最爲發達的30個地鐵站。再以這些地鐵站爲圓心,畫出半徑爲5km的圓,能被划進這些圈裏的房源,我們姑且就認爲它進入了“幸福通勤圈”。

光從下面這張地圖其實也能直觀地看出來,北京城東邊對打工人更爲友好。更具體來說,雙井、國貿、大望路、廣渠門外等7個地鐵站附近,“幸福通勤圈”內的350萬以上在售房源都超過了800套。

如果去到西邊的海淀,中關村附近的知春裏、知春路、海淀黃莊和人民大學,350萬以內的選擇就非常少,海淀黃莊的“幸福通勤圈”內只有43套可選房源。

對於暫時不想雞娃、更在乎居住體驗的購房者,東邊肯定是更合適的選擇。

上班方便,又新又大,夢裏的房子到底在哪?

上班近一點,大一點,新一點,再便宜點,買房人的願望總是樸素得帶點小幻想。所以更近、更大、更新的“理想房源”都在哪裏呢?

上述30個熱門商務站點裏,由於部分站點間距太小,存在很大的重疊,我們進一步選擇了北京五個不同方向上的商務中心——國貿、望京、金融街、中關村和西二旗作爲分析點,這些地點周圍5公里幸福通勤圈內共有1395套總價350萬以內房源可供挑選。

如果給這1395套房源再加上“樓齡低於20年”“面積大於70平方米”的限制條件,那可選房源僅剩下7套。這些分佈在佳境天城、遠洋商務等小區的房源,可謂是打工人的理想置業之地。但基本上當你看到這篇文章的時候,它們可能早就被人買走了。

考慮到實際情況,我們適當放寬房齡和麪積條件,將篩選標準降低到“房齡低於30年”“面積大於等於60平方米”——可選房源也只有104套而已。並且這104套房源集中在國貿和西二旗附近,其餘三個商務中心周圍滿足條件的均不足10套。

國貿附近滿足幸福通勤圈內、60平以上、房齡不高於30年的350萬房源共有46套,主要集中在北邊的高廟村、十里堡東里,東南面的石門東路,以及西南面的勁松等板塊,其中房源比較多的就有甘露園南里、百環花園、百子灣家園等小區。

西二旗附近滿足條件的“理想房源”更多的分佈在回龍觀以及東/西大街附近的龍華園、東村家園等小區。

不過100來套的選擇畢竟還是有些少,所以我們繼續把面積要求繼續放寬到“不小於50平方米”,房齡要求不變,結果顯示滿足條件的“好房源”擴大到了366套。

這366套房源中,金融街和中關村依舊沒有突破個位數,分別僅有8、7套。國貿、望京和西二旗周邊相對更多——尤其是國貿,達到了221套。

在國貿附近多出來的好房源除了剛剛提到的板塊,金臺路、青年路、四惠、西大望路等地區也多出了不少選擇,包括後現代城、富華家園、康家園等小區。

西二旗則可以在龍澤、西二旗大街附近再多找找。

望京附近的“好房源”雖然不如國貿和西二旗那麼多,僅有40多套,但在四元橋北面的南湖公園,以及東邊的芳園西路附近的花家地北里、芳園裏等小區也還是可以嘗試撿撿漏。此外,崔各莊附近的馬南里小區也有少量分佈。

分析了這麼多,說到底,在北京這樣的超大城市,隨處可見層層疊疊的氣派樓宇、四通八達的環線路網、熙熙攘攘的往來人流,但繁華的背後是不得不做出取捨權衡的糾結與猶豫。

位置、面積、房齡,還有我們未能納入考量的戶型、朝向,抑或是學區,都實實在在地與預算直接掛鉤。在預算一定的情況下,我們不得不降低某些要求來提升綜合幸福指數。

儘管大家都很清楚,如果能把350萬的總價預算提高到500萬,能夠更優雅地選擇更多房源。但就像我們在上海篇當中說的那樣,買房本身就是一次“螺螄殼裏做道場”。

350萬購房系列,就是爲了在亭臺樓閣遍地的一線城市中,用最樸素的度量方式幫你找到最適合自己的一個家。

作 者 | 阿 米

編 輯 | 羅仙貝

設 計 | 鄭舒雅、戚 震

數 據 | 貝殼研究院、羅仙貝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