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是一檔年輕的節目,究竟有多年輕?

上下五千年!

闊別兩年,赤子歸來,還是熟悉的配方,國家寶藏第三季終於來了。

這一季的國家寶藏,將帶我們走進九座享譽世界的歷史文化遺產。

(哎鴨,又可以漲知識啦)

不過一個氣象小編的自我修養,當然不止是看節目。這不,在剛看完的第三期中,我就看到了跟氣象相關的內容——防雷 。

第三期節目講述了西藏布達拉宮推選的三件國寶,法王洞文成公主像、《四部醫典》布達拉宮版、《清代布達拉宮紅宮修砌圖》,從不同切面,傳遞着同一曲團結的頌唱。

法王洞文成公主像

《四部醫典》布達拉宮版

《清代布達拉宮紅宮修砌圖》

一千三百年來,在海拔3700多米的拉薩紅山之上,布達拉宮與天接壤,與雲作伴。

然而,建於高山之上,惡劣的天氣總不可避免,雷電、雨雪等都能讓這座千年宮殿受到傷害。

數據顯示,與同緯度其他地區相比,西藏雷電發生的頻率要高出四五倍,是我國的強雷暴區,而拉薩的年雷暴日數達到90多天。

那麼,一千三百年的布達拉宮是如何防禦雷電災害的呢?

這其中,蘊含着哪些古人的防雷智慧?

01

布達拉宮與雷擊

布達拉宮,始建於6世紀末,相對高度117米,東西綿延360米,南北寬約300米,殿宇近1000間,面積達12萬平方米。如此高、如此大的布達拉宮往往會受到雷電的特別“青睞”。

被雷擊損壞的銅管

News

布達拉宮雷擊記錄

1200年前 布達拉宮遭受雷電襲擊

據史料記載:“布達拉宮始建於6世紀末,8世紀曾遭受雷擊……”

在1200多年前,這個雄偉的建築遭受過雷電的襲擊,而且,毀壞程度不輕。這同樣也說明,在1200年前,人們對於防禦雷電災害還束手無策。

近300年 沒有發生雷電災害

史料記載:“1645年,五世達賴執掌西藏政教權柄後不久,開始重新修建布達拉宮。五世達賴圓寂後,攝政第司索郎繞旦續建布達拉宮,於1693年完工。”

奇怪的是,自此次重新修建之後的近300年時間裏,布達拉宮沒有遭受過大的雷電災害的侵襲。這在重建時使用了大量的銅、金等金屬建築材料的情況下,真是一個奇蹟。

難道五世達賴在重新修建布達拉宮的時候已經考慮了對於雷電災害的防禦?難道在300年前,西藏防禦雷電災害的技術已經成熟,並及時運用到了具體的生產實踐之中?

80年代至今 遭受過兩次雷擊

據布達拉宮管理處資料顯示,1984年,布達拉宮白宮遭受雷擊,牆體和消防管道部分受損;2001年,布達拉宮白宮再次遭受雷擊,消防管道受損,用於排水的銅管遭雷擊,電話線、電線被燒斷,三個監控顯示器燒壞。

兩次雷擊都發生在白宮,而比白宮高出10多米、金頂林立的紅宮卻安然無恙,這是什麼原因?

原來,上世紀六七十年代,位於白宮頂部的金幢遭受破壞,在每個金幢的裏面都有一尊消雷銅佛。在重新修建時,銅佛得到了安置,但沒有按照原來的設計嚴格操作,從而導致了雷電災害的發生。而在布達拉宮的牆體裏面還有可能有很多金屬的導線埋藏其間,將雷電直接引入地下。

內有消雷銅佛的金幢

02

布達拉宮的防雷智慧

五世達賴在布達拉宮重建時,實際上是採取了很多防雷措施的。

金頂位於紅宮的主要靈塔的金頂就相當於現代的避雷針,高高在上,而且是用銅、金等導電性能良好的金屬製成。

紅宮上起到防雷作用的金頂

金屬吊飾在金頂下面,我們會看到在金頂四周有很多金屬吊飾相互連接,在視覺上給人很多感官上的視覺享受,實質上它充當了避雷線的作用。銅管屋檐底下,有很多用銅製成的銅管,它有兩個作用,一個是將屋頂的積水排到地下去,第二個作用就是與金頂相連接,將雷電引入地下,由於在下雨時,雨水流到地面,水本身有導電的功能,雷電就會從金頂傳輸到銅管,再傳輸到地面,避免了雷電對建築物的損壞。

直通地面的金屬下水管道

女兒牆布達拉宮的女兒牆是用白馬草植物和阿貢土混合製成,非常堅固,由於失去水分後,它能夠起到絕緣的作用。

起到絕緣作用的白瑪草

彩幡金屬在女兒牆上,有連排的彩幡金屬,它起到了裝飾的作用,但這些金屬製品相互連接,就相當於現代防雷中的避雷帶吉祥銅在女兒牆的牆身上,裝飾有很多吉祥銅,這些吉祥銅對防禦側擊雷有很好的作用。

這樣,在布達拉宮上就形成了點、線、帶相結合的防禦雷電災害體系,而這在300多年前就精心設計並付諸實施,說明了西藏勞動人民對於雷電災害的清晰判斷和科學認識,很多做法對現代防雷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借鑑和指導意義,充分體現了西藏人民的聰明才智。

03

古建築防雷的現代困境

布達拉宮今後的防雷如何進行?要解決這個問題,還面臨很多困難和挑戰。

目前,我國所制定的防雷規範在平原地區比較適用,但是在西藏,這套規範有一定的侷限性,這就讓防雷工作缺少了理論指導。

而對於古建築物的防雷,要起到很好的防雷效果,又不能破壞這些珍貴遺產原來的面貌,甚至不能對這些建築上的任何東西產生損壞,這是全世界面臨的難題。一旦處理不當,則會成爲歷史的罪人,是對人類的不負責任。

當然,要做好防雷工作,也不是一點辦法都沒有。

首先,各相關部門要做好研究工作,瞭解西藏傳統的防雷技術,吸吶、學習和借鑑其中精華,讓這些古老的防雷技術繼續發揮其作用;對於有缺陷的地方,要加以改進,比如以前對於地網建設的意識不強,在整改時,要對地網進行合理科學的設計。

此外,還要借鑑國外和內地很多先進的技術和做法,將其引用到布達拉宮的防雷工程中來。

與古代防雷不同,在引入了監控系統、電話、電線、消防管道等設備之後,在今後的防雷工作中,除了直擊雷和側擊雷,還要充分考慮感應雷的出現。

最後,在防雷改造的施工過程中,嚴把質量關,既要達到經久耐用的效果,又要考慮便於維護。

好在,隨着監測預報能力的提升,近年來,西藏自治區氣象部門會及時向布達拉宮工作人員發佈預警信息,爲布達拉宮加了一道保險槓。

相信在未來,隨着技術水平的提高,布達拉宮的防雷工作將取得突破進展,這座彙集了所有虔誠與想象的宮殿,將在一代代傳承使命人們的愛護中,永遠在紅山之巔熠熠生輝。

廣告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