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21世紀的馬克思主義理論與實踐 堅持以人民爲中心的發展思想①丨人民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根本力量

  【編者按】“改善人民生活品質”“提高人民收入水平”“不斷增強人民羣衆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堅持以人民爲中心,對增進民生福祉、改善人民生活品質提出一系列新要求、作出一系列新部署。以人民爲中心的發展思想是對馬克思主義理論的繼承和創新,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內容。從馬克思主義的高度領會這一思想的精髓,探討“以人民爲中心”的馬克思主義意蘊具有重要的理論與現實意義。爲此,中國理論網推出以人民爲中心繫列解讀書摘,以饗讀者。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要“堅持以人民爲中心”。黨的十九大報告進一步發展了這一思想,明確提出:“堅持以人民爲中心。人民是歷史的創造者,是決定黨和國家前途命運的根本力量。”任何一項偉大事業的成功,都離不開人民,人民是事業成功的根基。只有從人民中聚集力量,才能推動各項事業的發展。要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我們黨就必須始終把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作爲根本宗旨,始終把人民擁護和支持作爲力量源泉,堅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始終堅持以人民爲中心的基本方略。

  馬克思主義認爲,人民羣衆是歷史的主體,是歷史的創造者。正所謂,人民羣衆是歷史的劇作者,又是歷史過程的劇中人。任何歷史的活動都是由人民實踐的,任何歷史的業績都是由人民創造的,沒有人民羣衆,歷史的畫卷是不會翻開的。毛澤東曾講過:“人民,只有人民,纔是創造世界歷史的動力”。習近平總書記秉承了這一思想,強調:“人民是歷史的創造者,人民是真正的英雄。波瀾壯闊的中華民族發展史是中國人民書寫的!博大精深的中華文明是中國人民創造的!歷久彌新的中華民族精神是中國人民培育的!”強調了14億中國人民是推動中華民族發展壯大的磅礴力量。

  (一) 人民羣衆是社會物質財富的創造者和擁有者

  物質生活資料的生產是一切歷史的前提。人類要生存,首先要喫、穿、住、行,而人類生存所需要的這些基本的物質資料,正是由廣大人民羣衆生產的,恩格斯曾指出,“自從階級產生以來,從來沒有過一個時期社會可以沒有勞動階級。”這個階級的名稱、社會地位無論發生什麼變化,都不能改變它存在的必要性,沒有生產者階級,社會就不能生存。恩格斯從實質上強調了生產者即人民羣衆在歷史中的作用——人民羣衆是人類社會賴以存在和發展的物質資料的主要生產者。從數量上看,人民羣衆在社會成員中佔據絕大多數,任何一個社會的生產主力軍必定是人民羣衆,這是不爭的事實。從質量上看,任何一種實踐方式究其根源都來自人民羣衆,人民羣衆是物質財富的創造者。

  人民羣衆是否擁有財富的所有權,而不僅僅是擁有使用權,這是一個關鍵的問題,它關係到一個社會性質的判定和價值的實現,也關係到社會制度性質的判定。當下,我國已經建立了生產資料的社會主義公有制,整個社會的財富歸全體人民所有,因此,我國完全有能力避免這種異化現象的出現。在社會主義制度下,人民羣衆是國家的主人,理所應當人民羣衆是物質財富的擁有者。然而,隨着我國市場經濟的逐漸確立,貧富兩級分化成爲我們面臨的一大難題,只有通過全面深化改革,推進分配製度的創新,在增量改革的基礎上使普通民衆的利益得到更快的增長,逐步縮小貧富差距;也只有讓普通民衆得到更多的實惠,才能消除社會的不穩定因素。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我們的責任,就是要團結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繼續解放思想,堅持改革開放,不斷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努力解決羣衆的生產生活困難,堅定不移走共同富裕的道路。”這些對人民羣衆擁有財富所有權的強調話語雖跨越時空,但一脈相承,意蘊深厚。

  (二) 人民羣衆是社會精神財富的創造者和評判者

  歷史唯物主義認爲,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社會意識是社會存在的反映。人民羣衆是社會物質財富的創造者,這也就決定了社會精神財富的創造者也必須是人民羣衆。有什麼樣的社會存在就有什麼樣的社會意識,換言之,人民羣衆的生產實踐爲精神財富的創造提供了物質基礎。馬克思主義哲學家與唯心主義哲學家的一個重要不同之處,是從現實的狀況出發去理解社會歷史發展的奧祕,認爲意識觀念的出現並不是由偶然的、神祕的或不可捉摸的天意肆意決定的,而是由現實的、普遍的社會存在這塊土壤所決定的。“任何導致神祕主義的因素都可以在那裏得到解釋,包括偉人的思想。如果將偉人的思想與普通民衆的生活或體驗相剝離,就消解了馬克思主義關於歷史人物

  的思想是現實環境產物的論斷。”偉人的個人思想或看法是特定歷史環境的產物,馬克思主義絕不認爲偉人的看法是高於或優於普通民衆的見解的,恰恰相反,偉人的思想在一定程度上源自人民大衆的實踐所給予的啓迪。據此,馬克思主義反對將社會歷史的發展歸結爲神祕的神意或偉人的思想。

  馬克思主義認爲,人民羣衆絕不是精神觀念的被啓蒙者、被分享者,而是一切精神財富包括先進文化的創造者和評判者。精神財富一旦被創造出來,就會以一種特定的文化形態出現。它們可能適用一段時間或適用更長的歷史時期,但是,任何一種文化形態都不可能是一成不變的,正如任何一種觀念是不可能一成不變的一樣,它們都會隨着時間、地點、條件的變化而變化,隨着時代的發展而發展。認識有感性認識、理性認識和錯誤認識之分,人類的真理性認識是人們在物質生產過程中,經由感性到理性再到實踐的循環往復的過程提煉和總結出來的。而在總結出真理性認識的這一過程中,人民羣衆扮演着各個階段思想觀念是否符合社會發展規律的評判者角色。任何思想的發展都要經過人民羣衆實踐的檢驗,否則就會被淘汰,被扔進歷史的垃圾堆。

  (三)人民羣衆是社會變革的決定力量和主導者

  馬克思主義認爲,無論是社會生產力,還是代表歷史發展要求的生產關係的革命,其主體都是人民羣衆。生產力是人類社會發展的根本動力,生產力與生產關係的矛盾運動推動着人類社會歷史由低級階段向高級階段發展,人民羣衆是生產力中最活躍、最革命的因素,社會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都是人民羣衆所創造的。正是代表生產力發展要求的人民羣衆的社會革命推動了生產關係的變革,爲人類社會發展開闢了前進的道路。從社會歷史進程來看,人民羣衆是改造自然和改造社會的主體,是人類社會發展的根本力量和決定力量。人民羣衆在創造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同時,也創造並改造着社會生產關係的變革。社會制度的更替取決於生產力的發展,但不會隨着生產力的發展而自發地完成,必然通過人民羣衆的革命實踐去實現;生產關係一定要適合生產力發展狀況的規律、上層建築一定要適合經濟基礎發展狀況的規律同樣也不會自發地起作用,從實質上講,社會制度的更替,最終還是由人民羣衆決定的。生產關係一定要適合生產力發展狀況規律、上層建築一定要適合經濟基礎發展狀況規律,最終也是通過人民羣衆的實踐實現其作用的。人民羣衆是社會變革的主體,是歷史方向的掌舵者。

  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社會發展歷經曲折和艱難,但正是由於人民相信共產黨、相信社會主義、支持黨和政府,我們才戰勝了一切困難和挫折。改革開放以後,我國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取得了巨大成就,從一個積貧積弱的落後國家逐漸向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邁進。這種歷史性的變化,也是由人民羣衆變革、實踐的。鄧小平指出,改革開放的成功,靠的不是本本,是實事求是,是人民羣衆的親自參與和實踐,“農村搞家庭聯產承包,這個發明權是農民的。”“農村改革中的好多東西,都是基層創造出來,我們把它拿來加工提高作爲全國的指導。”這充分說明,在改革開放的發展歷程中,人民羣衆發揮了巨大的推動作用。人民羣衆一旦掌握了自己的命運,就會煥發出無窮無盡的智慧和力量。歷史實踐表明,我國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一切成就,都是廣大人民羣衆發揮積極性和創造性取得的,人民羣衆是我們國家的主人,從根本上主導和決定着我國的發展方向和前途命運。在今後的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實踐中,不論何時何地,都必須緊緊依靠人民羣衆,始終代表最廣大人民羣衆的根本利益。

  本文摘編自《堅持以人民爲中心的發展思想研究》一書,內容有刪減。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