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草朝露之二

文/歷程

一、村戲

爆竹聲罷鑼鼓聲,

昔時故里鄉劇興。

生旦淨醜盡鬚眉,

煌煌照夜亮汽燈。

附記:

我們村子裏有一個子弟戲班,唱山東梆子戲。有一大幫水平不低的村民演員。老生,小生,紅頭,黑頭,小丑,花旦,老旦(所有角色都是男人扮演),打鑼的敲鼓的,掌鼓板的,拉弦子的,敲梆子的,應有盡有。一到年根,就開始扎戲臺,把一些石碌碡立起來,上面搭了大木板,四個角各樹一根柱子,頂子搭上篷布,戲臺就紮起來了。從年三十晚上開始,一直到元宵節,天天晚上唱大戲。忘記了那些戲的名字,或者是根本不知道戲名,只記得拿槍的,拿刀的,打來打去;紅臉的,黑臉的,嗓音洪亮;敲的打的,緊鑼密鼓;吹的彈的,急管繁弦。臺上掛一盞汽燈,亮亮煌煌;臺下有好多觀衆,擁擁擠擠。那時,就連周邊大村子裏的人,也都被我們的村戲吸引,跑來好多人看戲。有人就編了順口溜:營裏莊,敲破鑼,四邊村跑來野老婆……每當汽燈出故障不亮了,唱戲的聽戲的都着急,都找燈醫生——別人不知道怎麼修理。這時,志武大哥——他曾經是傅作義部隊裏的一個團級軍需官,就出現了,他上臺把那個汽燈鼓搗鼓搗,就亮了,臺上臺下就發出一片歡呼。文化大革命以前,戲班一直都是演古裝劇,文革開始,就以現代戲爲主了。《三世仇》《沿海人家》等等,這期間,來了一個從劇團下放的二十七八歲的女人,模樣很好看,眼睛總是帶着笑意,她叫梅英,忘記了她姓什麼。好像是鄆城人,來教戲,有時也登臺唱戲,好像是唱過一個《王二姐做夢》,戲詞很葷。那以後,可迷壞了村裏的好多光棍男人,也因此有了一些沸沸揚揚的故事。再後來就是演樣板戲,《紅燈記》《沙家浜》等等。這時候戲班裏開始有女演員了。大約延續到1974年,以後,我們村就再也沒有子弟戲班了,逢年過節,就沒有人唱戲了。

二、山水牛

雨過草茂露珠稠,

嶺南溪綠天河流。

小童赤腳披蓑衣,

捉得一雙山水牛。

附記:

我十二歲時,就失學了。給生產隊看花生。七八月,秋雨連綿。米山嶺南,遍野莊稼,紅的高粱,黃的穀子,白的棉花……路邊田埂,綠草蔭蔭,雨積在低窪處,水都是綠的。天河,是米山嶺南由砂土堆積天然而成的一條地上懸河。雨季的時候,天河水從米山南麓發源,潺潺流水,碧透清澈,岸邊多蓬蓬菜,有時偶爾可見小魚遊動。

秋雨連綿的時候,綠草叢中,可見山水牛。和天牛類似,但背翅沒有斑點,通體棕褐色,體型較大,兩個牙齒特別鋒利,可咬透人手指。山水牛燒熟了,很好喫。如果逮得多,用鹽醃油烹,更是美味!和母蟈蟈兒,山螞蚱一樣,都是可食的美味!

三、高小回憶

十歲張裏讀小學,

夏來洪水漲南河。

放學西山摸鳩蛋,

捉蠍掀石驚赤蛇。

附記:

張裏莊,在我們村南邊,是一個大村子,和我們村一河之隔。我是在那個村裏讀的高小。學校居張裏村北,是由原來的一個大廟改建成的。在這個學校讀書兩年,有好多老師給我留下很深的印象——傅逸齋老師,校長,教地理課。還記得他的第一節課。一上課,他把一支粉筆拋上屋頂,粉筆掉了下來,他問我們這是爲什麼?然後引出地球吸引力的主題!另外,張玉梅老師是我的班主任,還有教算術的王養喜老師,教語文的陰淑芳老師等等。傅老師早就離世了,不知道其他老師,他們現在是否都還健在!

俗話說,“隔山十里不算遠,隔河一里不算近”一點不假。我們村和張裏村只有不到三里遠,可是,每到夏天,河裏發了大水,我們就得繞道王莊村,因爲那裏有個橋,過了橋再沿河岸到我們村,正好是走了一個“之”字。水不太大的時候,我們一羣同學就手拉着手,從河面寬、水流緩的地方蹚水過河,趕到水深的地方,河水幾乎齊了脖頸!

放學後,總是貪玩。有一次堂哥領我去張裏村西面的小山,山上滿是柏樹,堂哥爬樹上掏鳥窩,摸了兩個斑鳩蛋,鳩蛋酷似雞蛋,只是小許多。還有一次,我們去張裏村東邊的大墳地去捉蠍子。蠍子可做藥材。那時,屯頭村有一個供銷社採購站,收購蠍子,很貴,一斤蠍子能賣五十塊錢。所以,有好多人都捉蠍子賣。如果逮得十幾條蠍子,能夠賣三五塊錢。那時,即使是三五塊錢,也足以讓我們高興幾天的了。我們到了那個大墳地,就開始翻開那些大大小小的石板找蠍子,在一個墳頭上有一塊大石板,當我掀起那塊石板,就看到石板下面有一條紅黑相間的蛇,盤着好像一個大蒲團,那條蛇突然受了驚嚇,頭馬上高昂了起來,吐出來蛇信子,做出攻擊的姿態,可把我們兩個嚇壞了,鬆開手扭頭就跑!從此再也不敢去墳地裏找蠍子了!

四、蟈蟈兒

綠衣褐甲氣如虹,

顎利足健躍如弓。

枝頭鼓腹昂首翹,

山河萬里奏秋聲。

附記:

進入秋天,花生地是蟈蟈兒的天下!早晚時間,天氣變涼,聽不到它們的聲音。上午,蟈蟈兒開始此起彼伏的歌唱。在花生枝頭,蟈蟈兒傲嬌的挺立,旁若無人的肆意高歌,音聲高亢。蟈蟈兒是很矯健美麗的昆蟲,也是人們喜歡的寵物。入了畫,如齊白石的蟈蟈兒,更是一蟲千金。

我很喜歡蟈蟈兒!也愛畫蟈蟈兒!

五、祈雨童謠

海來燥溼暑生風,

烏雲南北往復行。

羣童街頭唱兒歌,

先是祈雨復祈晴。

附記:

炎暑天氣,酷熱難耐。熱氣生風,南來風攜帶着海上的溼氣,正在氤氳着一場大雨。烏雲翻滾着,雲頭上下躥動,忽而向南,忽而向北,巨大的雲團,像是被一雙巨大的手操縱着。街上一羣一羣的,密密麻麻的蜻蜓,在低低地飛,一羣男孩子光着腚,一齊可着嗓子的唱着童謠:老天爺爺下大雨,包了餃子供養你……

瓢潑大雨,下了半晌,街上流水如河,許多人家的房子漏雨了。雨間歇的時候,小孩子又跑到街頭,唱:老天爺爺別下了,坑裏的蛤蟆長大了……

童年,天真無邪,無憂無慮的童年!即便是那個物質匱乏的年代!

六、彩虹

雨後飛虹東西移,

赤橙藍紫人嘆奇①。

羣童引吭唱諺語,

也知陰晴報天氣。

注:彩虹一會兒出現在東邊,一會兒又出現在西邊。

附記:

好多年沒有看到過彩虹了!城裏面生活,田野裏的自然景物,大自然多變的天氣,很少看到了!這令我懷念鄉下的風光景物,質樸的鄉民鄰里了!

附童謠:

(一)

東絳咕嚕西絳雨,

南絳一出賣兒女,

北絳出來動鋼刀。

注:絳,俗語,即虹。

(二)

雲彩向南雨漣漣,

雲彩向北一陣黑;

雲彩向東一陣風,

雲彩向西,

放牛小子披蓑衣。

七、夜讀

東風吹來萬物蘇,

桐萌杏榴椿棗吐。

小院明月斑斕影,

深夜挑燈雄文讀。

附記:

郭沫若詞:“有雄文四卷,爲民立極。”

我從十四歲,得《毛澤東選集》四卷本,繁體字豎排版的,紅塑皮包裝。是我大姐夫從上海帶回來給我的,我如獲至寶,讀起來如飢似渴。白天勞動,夜晚挑燈讀書。春天月夜,院子裏梧桐樹,杏樹,椿芽樹,石榴樹,棗樹等等,都剛剛發芽,月光透過樹枝丫,畫下滿院子斑駁的樹影。夜深了,靜靜的,我陶醉在夜讀之中!

八、打鐵·修渠

引黃鑿渠二八齡,

棚屋風箱爐火紅。

汗滴鐵砧錘丁當,

開山石炮隆隆鳴。

附記:

我十六歲時,第一次出伕,參加一〇三〇引黃灌渠工程建設。跟鐵匠師傅拉風箱,打鐵掄錘,修理石匠工具,那是在陶山前面的山陽鋪村,後來還在呂仙村,張店村等住過。

九、林業隊

果園勞動在河東,

車水剪枝亦滅蟲。

梨桃蘋果兼種藥,

沙蔘附子和川芎。

附記:

大概是我十七八歲的時候,我被安排去村林業隊勞動。林業隊長是個復退軍人,名字叫高凡榮,是解放軍營級軍官退伍的。他黑黑瘦瘦的,做事情很認真。林業隊,以培育果樹爲主,也育苗,種植藥材。副隊長名字叫陰泗水,我喊他舅,是依我伯母孃家稱呼的。他給地主家做過長工,是一個很厚道的慈祥長者。

十、割蘆葦

臘月風寒如利錐,

棉褲脫去酒洗腿。

一片丹心暖紅日,

三九破冰割蘆葦。

附記:

東河灣有兩大片茂盛的蘆葦。整個繞村河道都屬於林業隊管。蘆葦幹了,泡在水裏,爲了保住這些集體財產,隊長決定要把這些蘆葦收割起來。寒冬臘月,河水結了冰。我們這些人,脫了棉褲,每人喝幾口白酒,再用白酒搓搓腿,我第一個帶頭破冰下到水裏,冰水深達腿根,當時似乎沒有感覺到很涼,真的,年輕人,火熱的心,火熱的幹勁!

懷念年輕!年輕真好!

(整理於2019年10月 於濟南)

【作者簡介】歷程(男),山東省肥城市人,教師。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