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比較漢朝和羅馬後,都覺得漢朝很喫虧。你看羅馬人越打地盤越大,國家越來越強盛,可漢朝打匈奴,贏了也得不償失,輸了更是虧得沒邊。

這個說法看上去很有道理,但經不起推敲。羅馬帝國在最鼎盛時期才能與漢朝相比,前期都只是在創業。中國從夏商周開始,也是不斷擴大版圖,到漢朝時已經基本達到了極限。因此這樣比較是不公平的,

羅馬帝國在公元一世紀後,同樣是越打越虧,多次討伐日耳曼人都損兵折將,花費金錢無數。即使暫時迫使日耳曼人臣服,也最多搶點皮毛,遠遠抵不上戰爭的開支。這個時候的羅馬帝國纔跟漢朝相似,達到了擴張效益的邊界。

羅馬人實在擺不平這些野蠻的日耳曼人,只好僱他們當兵,結果連帝國都給丟了。比起他們來,漢朝的策略就高明多了,匈奴人雖然驍勇善戰,但抵不住漢朝的人多,朝廷只要政策對路,總有辦法守住自己的地盤。

白登山之圍後,漢朝奉行純防禦性政策,通過和親納貢來換取和平。雖然匈奴仍然經常犯邊,但規模相對較小,單于很少組織起整個匈奴部族來漢朝進攻。

即使是中小規模的犯邊,同樣使漢朝頭疼。匈奴全是騎兵,來去如風,而漢軍以步兵爲主,部隊少了不管用,等集結起大軍到達前線時,匈奴騎兵已經搶完跑了,根本不跟漢軍打正規戰。

經常出動大軍防邊,卻讓漢朝有點喫不消。晁錯給漢文帝出了個主意,只要商人運糧食到邊關,便可換取爵位。漢承秦制,這些官爵只是頭銜,並不是實際的官位,只能用來減免刑罰和稅收,對國家的傷害相對較小,不像後世有些朝代那樣胡亂批發官帽。

這樣一來,朝廷就可以減少供應給邊防軍的糧草,節省了轉運的損耗。這項制度一直被各個朝代沿用,只是把爵位換成了茶引或鹽引,商人們只要有錢賺,甚至可以在邊關附近開田種糧。

受匈奴侵犯最厲害的是雲中即山西,和遼東地區,造成了當地大片土地荒蕪,很多邊民都逃向內地,加重其他郡縣的負擔,減少了國家的稅收。

晁錯又有了個新主意,招募流民去邊境屯田,官府分配土地,再給種子和農具。一開始,很多人認爲不會有百姓願意去,畢竟邊關常常受到匈奴人的威脅,在這裏種地要做好豁出命的準備。

哪知,響應的百姓還真不少。漢朝開國幾十年,雖然大規模戰爭沒有了,但土地兼併、自然災害從來沒有停止過,失地的流民總是數以十萬計,只是被朝廷所忽視而已。

現在朝廷募民實邊,也許會有危險,總比全家餓死要好吧。流民們攜家帶口來到邊關,領到土地後,勤勤懇懇種了起來。只要肯下力氣,種下去就會有收穫,幹上幾年,這地就是自己的了,一家子從此喫穿不愁,幹得好,朝廷還給封爵,那還等什麼。

萬一匈奴來了怎麼辦,打唄,屯田又不是咱一家子的事,朝廷派來的官員會組織大家訓練、發放武器。真打起來,聽當官的指揮,咱們也是軍隊。漢朝男丁都有服兵役和徭役的義務,簡單訓練一下就能上戰場。

農民們保衛自己家園時爆發出來的戰鬥力,更是比來搶劫的匈奴人更恐怖,讓來劫掠的匈奴有去無回。隨着邊關屯田規模的擴大,匈奴人的日子越來越不好過,即使搶一些小地方,往往也會付出沉重的代價。

爲了鼓勵邊民們殺敵,朝廷又下令,凡是從匈奴人手裏搶回財物的,可以得到財物價值的一半。這就給邊民們增加了一項副業,有些膽子大的,甚至敢深入匈奴人領地,截殺落單的匈奴兵。

就這樣,漢朝邊境終於穩固了下來,不用再經常調動大軍,減少財政支出。同時還提高國內就業率,減少了不安定因素,真是一舉多得的好辦法。文景之治能攢下那麼多錢,跟成功的募民實邊政策有很大的關係。

羅馬帝國衰弱根子還是在羅馬人口太少,隨着疆域的擴大,羅馬人被稀釋在異族人的汪洋大海中。再加上羅馬人靠剝削奴隸過上了好日子,誰還肯當兵玩命啊。更不會有羅馬人去邊疆墾荒屯田,絕大多數羅馬人連怎麼種地都忘了。

於是,羅馬人開始僱傭日耳曼人鎮壓反抗,到後來能打仗的將軍也都變成了日耳曼人。當帝國的外強中乾被日耳曼人看透後,毀滅這個帝國便是輕而易舉的。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