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背靠三大“金主”,智己汽車能成嗎?

必須要有突出的差異化優勢,才能活下來。

文丨程天琦

題圖官方授權

蘋果計劃提前兩年推出Apple Car,華爲加碼智能汽車部件業務,百度與吉利組建智能汽車公司,互聯網巨頭“造車”的進度不斷刷新。

1月13日,距離項目官宣不到兩個月、正式註冊成立不到20天,上汽集團、張江集團、阿里巴巴聯合打造的智己汽車正式發佈了兩款量產車型——智能純電轎車與智能純電SUV。

據悉,智己汽車全系將標配93kWh電池,在全球首用摻硅補鋰技術,可實現單體300Wh/kg能量密度,帶寬內最高可支持近1000km的續航。

互聯網巨頭不再滿足於在汽車領域的資本佈局與技術支持,而採用與車企共同設立公司的方式,開啓了互聯網造車2.0時代。

“智”在何處?

“智己”取自《周易》,意爲“智周萬物,智者知己”。

談及對“智”的理解,智己汽車聯席CEO劉濤告訴億歐,智能車機應自主捕捉到用戶的需求,用戶主動去做的交互動作越少越好。

通過更少的交互滿足更多的需求,是智能汽車提升用戶體驗的關鍵所在。

比如車載系統方面,智己汽車採用IMOS操作系統,主打可自由定製的無界多屏交互體驗、場景化沉浸式體驗。“IMOS系統打造了一個非常有科技感,同時又讓用戶感覺不到科技感的智能座艙。”智己汽車用戶觸點主理人李微萌表示。

再比如自動駕駛方面,智己汽車計劃在2021年底,在部分路段達到Door to Door Pilot(家到公司/商區等自動駕駛),實現智能泊入泊出、城市智慧領航、高速智慧領航等功能。

底層架構是汽車實現智能化的基礎。

智己汽車產品體驗主理人胡世聞介紹,智己汽車採用全新一代的域融合中央計算數字架構,融合了四大域控制器——IPD 智能駕駛中心、ICC 智慧計算中心、ICM 智慧座艙中心、IMATE 智慧夥伴,使汽車成爲一臺可以移動的超級計算機。

此外,用戶對電動車裏程、電池壽命與安全的擔憂,也是智能汽車必須解決的痛點。

據介紹,智己汽車與寧德時代合研的摻硅補鋰電芯電池技術,可以實現超長續航1000km,做到20萬km無衰減,並達到“永不自燃”的最高安全等級。

何以智“己”?

歸根結底,是用戶讓智能汽車更智能,這也是“己”字的題中之義。

在智己汽車用戶平臺負責人焦樵看來,“軟件定義汽車”的真正意義是數據驅動。用戶在車端持續產生的自動駕駛數據將優化自動駕駛算法。同時,AI技術爲用戶貼上的各種標籤,使企業可實時掌握品牌動向。

自動駕駛體驗上,有兩樣東西必須依靠龐大的用戶數據,工程師自身再努力也很難實現。

一是corner case(極端情況),例如曾多次發生的自動駕駛故障事件。這類事件較爲極端,在常態場景下不會發生,工程師只有藉助用戶龐大的真實數據,才能不斷優化算法。

另一種情況是,算法無誤但並不人性化,即unexpected case(出乎意料的情況)。在駕駛過程中,駕駛員的本能反應,如與隔離帶的遠近、與前方車輛的距離,會使得真實情況與計算機計算的最佳狀態有所不同。汽車大腦通過用戶數據反饋,不斷優化算法,才能找到讓駕駛者感到最舒服的駕駛狀態。

劉濤表示,用戶數據爲汽車智能錦上添花,智己汽車也不會“白嫖”用戶。

據其介紹道,智己汽車會用各種各樣手段,鼓勵用戶產生更多的數據,並給予相應回饋。例如想要獲得山路行駛數據時,會向用戶推送“山路任務”,用戶完成任務後,即可得到獎勵。

不過,在玩家扎堆的智能汽車賽道,智己汽車首先要做的是讓產品真正吸引用戶。

億歐發現,網絡上已有對智己產品質疑的聲音,例如認爲1000km只是噱頭。發佈會當天,上汽股票應聲下跌,似乎在表明,人們對智己汽車本有着更高的期待。

不久前,同樣定位高端和用戶企業的蔚來汽車,也宣稱其最新車型ET7最高續航超1000km。與此同時,特斯拉第二款國產車Model Y售價低至34萬,訂單已擠爆官網,並即將迎來交付期。

面對強勁對手和市場審視,智己汽車必須要有突出的差異化優勢,才能活下來。

智己汽車在宣傳中主打幾大獨有的黑科技:首先,採用第二代智慧燈光系統DLP,是全球首款可以將DLP和AP自動駕駛以及導航功能融合的汽車;其次,Carlog攝像頭達到一億五千萬像素,是目前最高像素的車規級攝像頭;再者,智己汽車是全球首款量產11kW大功率無線充電的汽車。

不過,首款量產車要到2022年才向車主交付。屆時,這些技術有多少能夠真正上車?有多少還具備足夠吸引力?此外,如何吸取先前與阿里合作斑馬系統“翻車”的教訓?如何處理好用戶數據和隱私之間的界限?

這些都是智己汽車需要思考的問題。

成熟的年輕品牌

未來挑戰重重,智己汽車年輕的團隊面臨考驗。

億歐獲悉,目前智己汽車團隊人數約爲300人。儘管其高管層匯聚了上汽集團的“老面孔”,但員工整體較年輕,各領域負責人多爲新生力量,他們帶領的團隊被稱爲“智己青年公社”。

智己汽車品牌體驗主理人陳敏俊表示:“社員很多都是90後,甚至95後,來自互聯網、藝術、音樂、酒店等各個領域。”

“85後按正常招聘流程走,85前的需要特殊批准。”劉濤表示。

儘管團隊很年輕,但在技術上智己汽車已有數年沉澱。

“智己汽車由上汽集團鋪墊6年而來。”胡世聞對億歐說道。2014年,中國造車新勢力浪潮迭起,受到汽車新四化(電動化、網聯化、智能化、共享化)概念的啓發,上汽集團也開始思考和謀劃。

2016年,上汽-安吉人工智能實驗室成立,後升級爲集團獨立部門,重點研究計算、感知、認知智能,爲智能汽車產品奠定技術基石。作爲上汽集團軟件中心的零束軟件分公司,也已於2020年成立。

除了內部研發,合作也是上汽集團實現智能化目標的主要方式。

上汽集團曾在2017年投資1.46億元控股中海庭,共同開發針對L4級別的高精度地圖。同年,上汽集團還與寧德時代成立兩家合資公司——上汽時代、時代上汽,佈局動力電池電芯、模塊和系統。

智能系統、軟件、地圖、電池等都有了,但打造一輛智能汽車遠比想象中困難。

劉濤坦言,公司旗下已有品牌產品的底層架構與這些前沿佈局並不適配,上汽集團一度苦於高新技術無用武之地。直到2018年底,由上汽集團董事長陳虹親自掛帥、總裁王曉秋擔任總指揮的“一號工程”L項目誕生,纔出現轉機。

胡世聞透露,智己汽車即誕生於L項目,於2019年中期正式立項,2020年11月官宣,12月完成企業註冊。

擁有62年主機廠歷史的上汽集團,提供三電核心技術、智駕技術、智能製造技術以及其在全球產業鏈的佈局;中國四大科學中心之一的張江集團,使智己汽車置身於AI芯片、軟件算法等高科技產業集羣;用戶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技術,是阿里巴巴向智己汽車輸血的核心。

在三大“靠山”提供的充裕資金、技術和資源的支持下,智己汽車發展速度之快也就不足爲奇了。

寫在最後

互聯網巨頭的不斷加入,讓這場造車運動愈演愈烈。

在互聯網造車2.0時代,新興汽車品牌的互聯網基因正越來越濃厚,傳統工業與現代科技之間找到平衡尤爲重要。

乘聯會祕書長崔東樹表示,互聯網企業在自動駕駛方面的優勢,與車企豐富的造車經驗及產業優勢互相融合,達到取長補短的作用。

但他也坦言:“兩者的合作還需要更好的磨合。”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