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 | 魏水華

頭圖 | 熊大白

中國,是一個多元文明的聚合體。

宏觀來看,從高山到大河、從沙漠到海洋,豐富的地貌匯聚了多樣的民族、宗教和風俗,在國家認同的串聯下,成就了共有的歷史記憶。

微觀來看,所謂中國飲食,也是由各式各樣的烹飪方法,和因地制宜的食材,在同一種語言的架構下,成就了一本名叫“中餐”的恢弘鉅著。

餛飩,一個典型的例子。

No.1

在中餐裏,餛飩可能是稱呼最多的一種食物,抄手、雲吞、包面、清湯、扁肉、扁食、肉燕、乃至餃子,是各地對餛飩千奇百怪的叫法。

爲什麼一種簡單的小喫,會在各地的文化語境中,發展出完全不同的滋味和多元化的表達?

事實上,小麥粉製作的麪皮,天然就適合製作成包裹餡料的食物。它本身帶有紮實的口感和生動的麥香,是一種蒸煮煎烤皆宜的主食;同時,麪皮有一定的防水和防油性,能保持餡料的原汁原味;更重要的是,麪皮導熱慢、儲熱大,能讓餡料更均勻緩慢地加熱。

這些優點,並不止中國人發現。在英語裏,就有ravioli、dumplings等詞。各國人愛喫的餡料也千變萬化,肉禽、魚蝦、蔬菜、香草、奶酪,甚至水果果醬,只有想不到,沒有用不了。

一種世界性食物。

但中國人卻給這種食物起了一個有趣的漢語名字:混沌。這是東方上古傳說中,人們對世界開闢前元氣未分、模糊一團狀態的形容詞。

因爲麪皮包裹餡料的食物,在古人看來無眼無口,沒有七竅,用混沌形容正合適。依據漢字造字法,替換與食物有關的偏旁,就成了今天家喻戶曉的餛飩。

一個耐人尋味的細節是,《顏氏家訓》裏記載的一句話“今之餛飩,形如偃月,天下通食”。這句話透露出兩條信息:最晚在南北朝時期,餛飩已經是廣泛流行於漢族社會的食物;本着節省原料的目的,當時的麪皮大多被擀成圓形,摺疊起來包裹餡料,就變成了半圓形的“偃月”。

是的,就是餃子。

今天的安徽江蘇北部、河南西部、山東東部、湖北北部的很多地方,都把豬肉餡兒的半月形餃子稱爲“餛飩”,把元寶形的餛飩稱爲“水餃”。這種稱謂上的混亂,源自於餛飩餃子同出一物的飲食變遷。

No.2

社會經濟的發展,在食物上最直觀的標誌,就是把填肚子的“常食”和消遣用的“閒食”區分開來。

在經濟文化空前發達的宋代,開封街頭出現一種名爲“角子”的小喫。人們用植物油把做得非常小巧的餛飩煎熟,或加入芋頭粉煮成半透明後,當成零嘴出售。

爲了滋味更好,麪皮被擀得儘可能薄,餡料則加得儘可能多。從模樣上來看,已經與今天皮薄餡豐、湯汁滿溢的鍋貼,或者小巧可愛的芋餃區別不大。

在淮揚地區,人們喫早茶的時候,有一味必點的小喫“餃面”。顧名思義,這是把餃子和麪條煮在一起的食物,但端上來後,第一次喫到的人往往會非常詫異:這哪裏是餃子,明明就是半透明麪皮的餛飩嘛。

事實上,這正是文人氣濃厚、講究“喫不求飽點心”的揚州風格,對宋代“角子”閒食文化的一種傳續。

而在1500多公里外的廣東,人們把粵式早茶裏一種與淮揚“餃面”極其類似的食物,稱爲“雲吞麪”。“雲吞”兩字看起來頗具詩意,其實用粵語讀一讀,雲吞(wuen tuen)的發音,與吳語裏的“餛飩”一模一樣。

今天的廣式雲吞,是中國餛飩譜系中最重要的種類之一。加了芋頭澱粉呈現半透明的麪皮,包裹着手剁上勁,嚴格按照三肥七瘦選料的肉餡,再加入炒芝麻和大地魚粉調味,一招一式,都充滿了富宋流傳下來的“閒食”風情,和南方開放地區食不厭精的風氣。

爲什麼廣東人把“角子”又變回了“餛飩”?造成這種混亂稱呼的原因,今天已不可考。可能是嶺南地區遠離中原,口口相傳發生誤讀;又可能是對抗餃子在北方大規模流行,南朝遺老們秉承漢禮、堅持古訓的結果。

No.3 叄

南宋滅亡,蒙元入主中華,除了政治和民族上的同化融合之外,在文化上也產生了深厚的影響。漢語裏的蘑菇(moog,草原上的食用菌)、燒麥(suumai,沒有冷卻的點心)等食物名詞,最早都是來自蒙古語音譯。

但“餛飩”又非常特殊。源自中國古典哲學概念的“混沌”,在文化傳統單薄的蒙古語裏,沒辦法直譯。但代表了平民閒食的“角子”,卻能翻譯成“bansh”。

這一語言上的機緣,直接產生了兩個結果:“角子”和其諧音“餃子”,在中國北方遊牧民族影響力較大的地區大規模流行,甚至取代了宋以前“餛飩”的稱呼。

同時,餛飩還出現了另一種別名:“扁食”。

在今天的河南洛陽、南陽,山西的晉中、臨汾等地,人們依然把餃子稱爲“扁食”,這是對蒙語“bansh”的簡單音譯。

而在福州,當地人則把餛飩稱爲“扁食”。福建人喜歡“敲肉”,用物理方式捶打肉糜,出膠後成爲彈牙的肉茸,除了做丸子之外,這種肉茸也適合包扁食,有濃烈的肉香。所以福建人也把扁食稱爲“扁肉”。

與此同時,福州還有另一種小喫“燕皮”,大多是將魚肉、豬肉,或者兩種肉混在一起,加入番薯澱粉,捶成薄片再曬乾。某種程度上來說,燕皮是午餐肉的進化版,但因爲曬乾捶緊,所以質地比午餐肉綿韌耐嚼得多。當地對燕皮的喫法充滿想象力,加入青菜葉煮沸,是燕皮湯;切絲後滾在肉丸子表面蒸熟,是燕絲肉丸;油炸得脆口後沾辣椒醬和番茄醬喫,是類似於鍋巴的炸燕皮。

當然,燕皮最重要的用途是包扁肉——這正是中國餛飩譜系裏一種獨特的“肉包肉”傑作,肉燕。

No.4 肆

角子、扁食、肉燕等稱呼,讓中國餛飩越來越多元化。人們對餛飩的想象力彷彿被開了光,陸續形成了光怪陸離、充滿地域特色的叫法和做法。

因爲南明拉鋸、湖廣填川等一系列特殊的歷史事件,四川盆地在清中葉後,成爲中國平民文化最興盛、最具煙火氣息的地區之一。當地把餛飩稱爲“抄手”,據說是因爲百姓喜歡冬天喫這種熱騰騰的食物,就像兩手抄在懷中取暖;又有說是因爲餛飩皮薄易熟,雙手在胸前一抄,一兩分鐘後攤主就能端上桌。

畫面感極強的“抄手”二字,決定了抄手這種平民飲食,需要用紅湯、雞油、胡椒等充滿張力的湯頭蘸料來搭配。

濃墨重彩,方顯市井本色。

湖北人把餛飩稱爲“包面”、安徽人把餛飩稱爲“包袱”,其實都是一個意思,麪皮裏包裹了豐富的材料。這些地區有着悠久的農耕文化,肉食曾經比較難得,但各類蔬菜瓜果取之不盡。當地人就在豬肉餡里加入豆腐、香菇、筍片、蔥姜等各種地裏長出來的東西,豐富了滋味、節省了肉,也讓一頓餛飩喫完,肚子裏的營養結構更加全面豐富。

江西人則把餛飩稱爲“清湯”,作爲長江中游全國淡水資源最充沛的地區之一,當地一直有源遠流長的喝湯傳統。老表湯、瓦罐湯,層出不窮。還有人說早湯配拌粉,晚湯配炒粉,纔是江西人完整的一天。

所以,當地對餛飩的湯頭提出了很高要求,老母雞熬的湯要清澈鮮美,才能承受烘托餛飩本身的清爽宜人。乾脆改名“清湯”,更符合這種食物的味道。

而對於南宋故地江浙地區而言,扁食、扁肉等充滿異域色彩的詞,曾一度被百姓牴觸。心懷故國的當地人,倔強地堅持着“餛飩”這個古老的稱呼。甚至還演繹出了“大餛飩”和“小餛飩”兩種邏輯完全不同的食物。

大餛飩是主食,要用梯形的餛飩皮,以元寶的形狀,包進更多的食材。餡料的選擇要葷素搭配,豬肉是主角,可以摻入一些海米、乾貝、黃魚、牛羊肉等精貴材料,豐儉由人;蔬菜則根據季節限定,筍、香菇、薺菜、小青菜、雞毛菜、矮腳大青菜或者芹菜都宜。最重要的是要加入一定的肥膘,才能把餡子調得溫柔滋潤。

小餛飩是零食,餡子是次要,一丁點豬肉即可,重要的是麪皮和湯料。早餐攤裏稱爲縐紗餛飩,縐指表面皺起,紗指皮薄半透明,少了一個標準都不正宗;夜宵攤裏的則被稱爲柴爿餛飩,形容流動餛飩攤用劈柴加熱煮餛飩,並打着竹板叫賣的樣子。縐紗餛飩講究爽滑,不能在湯裏久泡,開水衝紫菜榨菜即成;柴爿餛飩則需要柴火久煨豬骨雞架,燉出的白湯搭配。

小餛飩們的共性是,單獨一份喫不飽,只能當成豆花、粥或者牛奶的替代品,用來搭配生煎、油條、燒餅等“紮實”的點心,才稱得上一頓早點或夜宵。

| 巴蜀抄手|

| 山西扁食|

| 湖北包面|

| 江西清湯|

| 兩淮餃子、江浙大餛飩|

| 江浙小餛飩|

| 福建肉燕|

| 兩廣雲吞|

-END-

木心說,人生不如一行波德萊爾,而波德萊爾有時不如一碗餛飩。

這句話說得有點玄乎,但如果把“人生”理解爲柴米油鹽的當下,“波德萊爾”理解爲詩與美的遠方,就容易懂得多。

對當下和遠方的泛泛而談,真的都不如一碗慰藉人心的熱餛飩更加美妙。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