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經營網

原標題:3晚頂倆月工資 春節萬元民宿開訂 你還住嗎?

文/黃玉璐

疫情阻擋出海旅遊的步履,卻抵擋不了城裏人歸隱山林的“壕”情。

元旦假期剛過,北京郊區的高價民宿已經開始預訂,京西一家民宿一晚開價上萬元,春節三天已被訂光。

另一廂,“民宿價格是否虛高”的討論餘波未平。平時一晚上千,節假日一晚上萬,不是五星級的命,卻得了五星級的病,不少網友吐槽,價格與服務不匹配,實物與照片不統一,民宿沒有想象中的好。

“現在出去旅遊的話,基本不會再選民宿了,挑半天住進去就會很失望。”這是95後女孩陳默幾年體驗多個地方的民宿後得出的結論。

人們愛住民宿,愛的是風格化空間,個性化服務,甚至奢侈品般的品牌光環。但不是隨手拿出一間空房,就可以稱之爲民宿,消費者想要的不止是“貴”,而是貴的道理,

討論聲中,近年來文旅部門也出臺了民宿相關標準和規範,但比起推廣、普及20多年的酒店星級標準,民宿業和相關標準都還是“小弟”。民宿行業該不該受標準的管理,由誰來監管,還依然是個問題。

一夜1萬,貴在哪裏?

新冠疫情出現散點暴發,給即將到來的2021年春節假期旅遊蒙上陰影,但北京郊區,部分高價民宿已經開啓預訂模式。

打開OTA軟件搜索可以看到,坐落於北京西郊別墅羣內的某民宿,從鼠年的臘月二十九到牛年的正月初一,3晚帶溫泉的全套院落都已經被預訂,一晚單價11760元,總共5間,可住12人,每間房價達到2350元,人均費用在980元。平時一到兩千元一晚的雙人單間已經不再開放預訂,民宿主理人表示這3天都由同一批客人預訂。

春節的價格幾乎是工作日的兩倍,相比周末上漲了20%至50%,3天住下來,全家花掉3萬多元,相當於兩個月工資,這樣的價格對於普通工薪族來說當然高不可攀。單間價格與五星級酒店都不相上下,裝修風格則另闢蹊徑,不是酒店豪奢風,而是精緻古樸風。

但每逢假日,京郊民宿是否虛高的探討都會甚囂塵上。2020年國慶,《北京晚報》報道,當時京郊網紅民宿或稍有知名度的民宿價格均有上漲,2000元一晚的民宿雙人間只能算中檔水平。

一方面,京郊民宿貴得比較“特別”。一位從事民宿業超10年的業者向筆者表示,北京及周邊民宿市場還沒有充分發育,一到節假日就成了稀缺資源。再加上北京房價高,即使同樣是郊區,租金也比民宿業發展較成熟的江浙一帶更高。

九源設計院院長江曼在接受《北京晚報》記者採訪時還透露,目前北京民宿入住率約33%,全年經營時間也不過100多天,投入百萬甚至千萬元的民宿業者希望儘可能在3到5年內收回成本,因此必須得根據前期投入而不是服務來倒推定價。

另一方面,“每逢佳節必漲價”的現象不僅存在於北京民宿圈,而是在熱門旅遊地都可見一斑。剛剛過去的2021年元旦小長假,《工人日報》報道稱,三亞獨棟民宿從平時的4000多元漲到上萬元,全國多地都出現民宿價格瘋漲,甚至漲到3萬元一晚。

在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中國文化和旅遊產業研究院副教授吳麗雲看來,從產品本身出發,民宿價格並不一定是按照成本加成定價法來制定,就像奢侈品,品牌價值和稀缺性纔是特別重要的定價因素。

對於特別貴的民宿,吳麗雲認爲核心因素在於兩點,一是市場對產品需求很大,二是高品質民宿依然相對稀缺,因此導致價格更高,尤其在節假日高峯期。《2019中國大陸民宿業發展數據報告》也顯示,目前高檔和豪華型民宿僅佔比0.6%。

高價格等於高品質?

但價格高檔,品質不高檔,這是一些消費者對民宿的主要“槽點”。在一些住客看來,高價與高品質並不能畫等號,甚至“一分錢一分貨”的底線有時也在民宿面前失效。

不久前,新華網微博上發起民宿體驗感投票,10.6萬參與人數中,2.5萬人選擇“不好”,比“很好”選項要多出1.1萬票,6.2萬人選擇“一般”。

這兩年,陳默在廈門、大理、麗江等旅遊城市都住過民宿,從300元到上千元不同價位的民宿,她都體驗過。品質與價格不匹配,是陳默的一大感受。

“抖音上拍的都很好,去了發現衛生間環境差,下水道有味道,窗外太吵。”這是陳默在麗江體驗一晚700多元的民宿後的感受。她說當時自己在“五一”假期前去旅遊,住了幾晚平價民宿後特別挑了一晚更高價的民宿體驗,丈夫在網上挑選很久,評分也挺高,結果“差得一批,還不如住酒店”。

反差感在大理更突出,陳默說,她的旅拍攝影師大力推薦一家木結構民宿,“說這家最好”,一晚一千多元,價位與高星級酒店相當。她看了看外部環境還行,入住後依然大失所望。“隔音不好,傢俱挺破舊的,牀單和酒店的差不多,衛生間環境一般,衛生也沒有那麼標準。”這家民宿主打在洱海觀景,彷彿置身海上雲間,“結果去的時候陰天,啥也沒有”。

主人結合當地文化熱情接待住客,是民宿的主打和許多遊客青睞的特色,但陳默說,時逢黃金週,她入住的高價民宿工作人員和酒店員工沒有差別,並沒有感受到所宣傳的親切服務。反倒是在廈門曾厝垵一家單間價格300多元的平價民宿,給她的體驗最好,民宿主人主動熱情爲她介紹當地玩樂,她還和老闆娘暢聊到深夜12點多。

在吳麗雲看來,確實,部分民宿“身價”比肩高星級、奢華型酒店,服務卻達不到相應標準,甚至有些民宿比五星酒店還要貴。但民宿本身是一種個性化、特色化的住宿產品,滿足的是人們追求差異化的心理。尤其年輕人越來越追求個性,更喜歡與衆不同的內容,這也會是民宿發展的契機。

但吳麗雲也強調,對於高端民宿,在價格高昂的同時,也需要不斷提升服務水平,爲住客提供質價相符的高品質服務。從基本面來看,民宿市場有自身規律,同時也需要引導,包括行政監管,尤其在市場發展初期,“這裏面就看誰來主動作爲”。

民宿該不該有標準?

儘管經歷“萬物生長”的蓬勃階段,在國內住宿業態中,民宿依然是“後生晚輩”。

上世紀90年代開始,中國內地逐漸出現農家樂、客棧,這被認爲是民宿的“鼻祖”,2011年之後,國內民宿“千樹萬樹梨花開”,數量從2014年的3萬多家增長到2019年的6萬多家,但行業標準與評價體系的建立,遠不如業態發展那般“馬蹄疾”。

一直到2017年,原國家旅遊局公佈《旅遊民宿基本要求與評價》,這是民宿業首個由國務院直屬機構頒佈的行業標準。2019年更新後,這一標準將旅遊民宿等級分爲三星級、四星級、五星級,並明確了劃分條件,加強對衛生、安全、消防等方面的要求。

2020年9月,民宿行業的首個國家標準《鄉村民宿服務質量規範》開始實施,由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發佈和主管,對鄉村民宿消防、衛生等硬性條件,以及人員服務等軟性條件都做了要求。

但吳麗雲分析道,目前上述兩份標準都是推薦性而非強制性的,同時出臺時間很短,核心問題在於誰來推廣標準。同樣在住宿業,廣受認可和普及的《旅遊飯店星級的劃分與評定》發展至今已有20多年的歷史,原國家旅遊局也曾爲酒店星級標準的推廣下了一番苦功。

另一方面,民宿該不該受到標準化監管,依然爭議不停。鄉村民宿國標實施之初,就有業內人士認爲,可以對硬性設施作出要求,但這份國標對軟性服務要求過多,會限制民宿的個性化、特色化發展。

吳麗雲也表示,目前不少高品質酒店也不再參與星級酒店的評定,而是更多追求自有產品的特色,畢竟“標準在規範業態發展的同時,過於具體的標準要求某種程度上也會限制企業的多樣性、個性化、特色化發展”。

但也有民宿業者曾向筆者表示,如今的民宿業早不像發展初期那般“純粹”,隨着資本的進軍,連鎖民宿越來越多,本該小而美、提供個性化特色服務、讓區域文化與生態更豐富的民宿,有同質化爲酒店的趨勢。

吳麗雲還認爲,就像在行業發展初期,評星是需要的,同樣,目前除了江浙等個別地方,在中國中部、西部、北部等很多省市,民宿業纔剛剛起步。在發展階段,推廣民宿標準還是比較有利,可以帶動當地業態發展。

依靠業內自治,比如OTA平臺的淨化,在吳麗雲看來還遠遠不夠。儘管諸如途家等OTA平臺也曾發佈《民宿分級標準》,但平臺能不能不爲利益所動、公平公正展示用戶評價,這一問題還有待商榷。元旦期間就有網友反映,在OTA平臺上傳民宿差評後卻不予顯示。

誰來主動“攬活”,由哪個“孃家”行政機構來推行行業標準,吳麗雲強調,這依然是民宿業治理的關鍵。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