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舊年交替之際,火爆異常的B站跨年晚會,以對主流平臺的碾壓之勢,宣示了年輕一代在泛娛樂市場中的“主角”身份。

對此,汽車市場當然感同身受。隨着主力購車人羣年齡的穩步下移,如何吸引年輕一代,早已是車市中各路玩家的必修課。這一形勢下,造型拉風、操控帶感的轎跑SUV,似乎正成爲廠商們取悅年輕人的“利器”,在市場中存在感陡增。

不過,轎跑SUV雖然特點鮮明,缺點卻也明顯,尤其是久爲人詬病的空間問題,直接勸退了不少主流購車人羣,某種程度上也讓自己定格在了“非主流”的位置。

最近一個嘗試把轎跑SUV帶回主流的產品,是長安馬自達CX-30。而且,足夠開宗明義,自我定位“新生代跑旅SUV”,“轎跑”和“旅行車”兩樣都佔,毫不掩飾野心。

先彆着急羣嘲。關於如何玩轉“雙重人格”,CX-30似乎真有自己的一套辦法。

明明是輛小轎跑

只從身材上看,自然很難看出門道。4395*1797*1545mm的三圍,標準的小型SUV,比同門的長安馬自達CX-5看起來小了一圈,很難讓人和“空間”一詞聯繫起來。

當然,之所以不會馬上聯想到“空間“,還因爲CX-30身上動感、活力的元素實在太盛,很容易讓人忽略其他素質。畢竟,出道時,CX-30曾被粉絲贈予暱稱“小紅椒”,足見多討年輕人歡心。

惹眼的外形是CX-30征服年輕人的頭號利器。馬自達的“魂動”設計早已聲名在外,自誕生以來已經包攬了幾乎所有能拿到的設計獎項。作爲馬自達全新世代產品羣的首款SUV,MAZDA CX-30的基礎設計語言被稱爲“魂動”2.0,在曲面塑造和光影效果上更加極致,讓SUV原本穩重的體態更多了幾分輕盈。再配上長引擎艙和飽滿的尾部造型,轎跑的姿態已經呼之欲出。

只用設計上的寥寥數筆,就將一輛同級最高離地間隙的SUV,化爲一輛造型飄逸的轎跑,現今主流品牌中,可能也只有馬自達有這樣的功力。不出意外,CX-30順利摘下了去年的紅點設計大獎。

轎跑的“形”有了,那“神”呢?

都知道轎跑的精髓,一在造型,二在操控。但轎跑SUV喫虧的地方在於,即便能靠設計上的妙筆“凹”出造型,高重心這個操控的“天敵”卻是避無可避。

所幸CX-30有馬自達“人馬一體”的操控底子護佑,配上全新世代的創馳藍天車輛架構,算是扳回一城。聽着有些高深,實在要說其中的精髓,更多還是塑造人與車的一體感。怎麼從與人直接接觸的座椅開始,到懸掛、車身直至接觸路面的輪胎,把所有環節調節到一個理想狀態,讓車輛成爲人肢體的自然延伸,則開車就好比走路那麼自然,SUV自然也能像運動轎車那樣操控自如。

而且,馬自達招牌的GVC加速度矢量控制系統,在長安馬自達CX-30上變成了升級版——GVC PLUS,SUV高重心在轉彎時的劣勢得到化解。同樣是升級版的創馳藍天2.0L發動機,驅動小巧的CX-30可以說遊刃有餘,更不用提動力兇猛的壓燃版本了。

所以,從外到內,CX-30都是一輛個性鮮明的轎跑SUV。“跑旅SUV”中的“跑”,形神兼備。

這輛轎跑真不小

那麼“旅”,到底該從哪裏說起呢?

衆所周知,旅行車雖然以寬適空間和背後的休旅文化聞名,但在國內卻從不是什麼流行的物種。長安馬自達CX-30爲了破除人們對轎跑SUV空間逼仄的印象,直接和旅行車搭上關係,不得不說行了招險棋。說到底,“小紅椒”惹火的外形,和傳統認知中長又笨的旅行車,差別實在是大。

CX-30有這麼做的底氣,主要在於,轎跑的外形下,它實實在在地“藏”了不少空間。

首先,從硬數據入手,2653mm的軸距看似平平無奇,但在小型SUV中已是同級最長。更重要的是,在這有限的施展空間內,長安馬自達CX-30通過設計和佈局上的巧思,將方寸間閃轉騰挪的本事發揮到了極致。最後,硬是把每一寸空間都用到了實處。甚至,與高一級別的同門長安馬自達CX-5相比,在局部的空間體驗上,也並不遜色。

可別不信。以前排爲例,CX-30的橫向空間只比CX-5少了4cm左右,主、副駕間的距離更是和CX-5完全一致,都是740mm。同時,雖然低一級,CX-30的中央扶手寬度卻與CX-5相同,車門扶手甚至寬出3mm。整體而言,兩者的前排乘坐空間並無差別。

在此基礎上,定位轎跑SUV的長安馬自達CX-30,對駕駛位更是“寵愛有加”。以主駕爲中心的環抱式佈局下,駕駛者獲得的空間十分充裕。座椅、方向盤、排擋的可調節範圍,幾乎讓任何體型的人,都可以不費力地找到舒適的駕駛姿勢。而座椅高度、車門開啓角度、門檻外包等細節設計,則能保證任何體型的人,都可以輕鬆上下車。

再看後排,雖然受限於車長,CX-30的前、後排座椅間距較CX-5短了7cm左右,但通過獨特的座椅傾角設計,實際獲得的腿部空間並未相差太多,比同級別其他品牌車型更是優勢明顯。而且,與前排一樣,CX-30在後排座椅間距、扶手寬度及後門扶手寬度上均與CX-5無異,肩部空間幾乎相同。至於轎跑造型可能擠壓後排頭部空間的問題,CX-30也通過調高頂棚高度等手段予以化解。

值得一提的還有後備箱設計。寬大的後備箱,一直是旅行車引以爲傲的賣點。身材看似嬌小的CX-30,居然也通過巧妙的人體工學設計,“掏”出了805mm*731mm*1020mm的碩大空間,實用性、舒適性完美結合,着實讓人開了眼界。

空間是門“玄學”

截至目前,這裏對空間的探討,仍主要着眼於“量”的層面,即“大”和“小”的關係。

大小當然是談論空間的基礎,沒人會指望40平米的公寓會像200平米的平層那樣寬敞,也不會真有人相信小型SUV會有全尺寸SUV那樣的空間享受。

但是,空間僅僅是一個量化的概念麼?

在生活中經常有這樣的體驗,如果處在一個雜亂、視線容易受阻的空間內,或者一個十分嘈雜的環境中,即便空間本身夠大,也會給人強烈的壓迫感,很難體會到大空間本應帶來的那份寬綽。

顯然,此時空間的“量”看似足夠,但“質”上卻拖了後腿。

空間正是這樣一門即關乎“量”,又關乎“質”的“玄學”。“量”的差異由數字呈現,不容辯駁。“質”的差異在於人的感官,雖無法呈現但來的實在。尤其是,當“量”處於同一等級或差距並不絕對時,“質”對空間的重要性便凸顯無疑。

這也爲長安馬自達CX-30這樣的小身材產品利用“空間質感”實現逆襲,提供了機會。

例如,在視覺層面,雖然CX-30尺寸上沒有絕對優勢,但通過巧妙的座艙佈局,從後排座椅能輕鬆看到前排乘員側臉,從前排也能用最小擺動幅度查看後排情況,這樣不僅可以隨時營造“面對面”溝通的氛圍,還能方便地照看後座乘員,空間上的“寬適”感油然而生。

再比如,聽覺層面,CX-30較以往馬自達的產品,明顯在NVH上下了更大的功夫。全新架構加持下,流暢的空氣動力學設計首先從源頭上降低了噪聲,加上車身大量採用的減振樹脂模塊工藝、獨特的“雙壁”結構以及遍佈各處的吸音材料,車廂的靜謐性有了保證。再配合經過專門調校的高級音響,空間上的“通透”感自然分外真切。

甚至一般被認爲與空間聯繫不大的嗅覺和觸覺上,CX-30也做了不少“取巧”的安排。比如車廂內十分得體的環保水平,比如極具“手工感”的縫製工藝和軟質、真皮材料的大面積運用,再比如各種阻尼感恰到好處的旋鈕。

細節之處,不會在“量”上對空間有什麼增益,但處處用心之後,車廂內質感充盈,駕乘對空間的感受自然大有不同。

長安馬自達CX-30“跑旅SUV”的定位,將轎跑和旅行車兩個本來涇渭分明的概念融於一處,算是另闢蹊徑,爲市場增添了一種新物種。當然,支持其野心的,仍是百年品牌在技術、設計上的深厚積澱及在細節上的匠心獨運。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長安馬自達還爲CX-30拿出了“購車36期0利率,置換至高5500元補貼”的優厚購車政策,對於90後來說購車門檻又降低了,趕緊喜提小紅椒,去體驗它的“雙重人格”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