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月談評論員毛振華

最近,幾起互聯網平臺員工猝死事件引發羣衆對“打工人”困境的反思:勞動保障爲什麼會面臨末端梗阻?勞動者想說NO並不那麼容易。

其實,相關法律法規對勞動者權益的保障值得稱道。特別是在勞動者與勞動單位解除勞動合同的情形中,勞動者不再處於完全被動的局面,自然能夠依據勞動法合理維護自身合法權益,勞動法的效能也能得到最大程度發揮。

不過,在現實生活中,更多的勞動“微爭議”發生在勞動合同執行過程中。社會就業壓力大,找到一份較爲稱心的工作實屬不易。面對單位提出的無償加班、超負荷工作、大量承擔分外責任等看上去不那麼合理的要求時,出於保住工作、維護關係等考慮,無奈被動接受往往成爲不得已的選擇。

有時候,上司還會遞上一碗毒雞湯:加班是爲了提升你,超負荷工作是爲了磨鍊你,分配額外工作是爲了拓展你,是“對你負責”。這樣的“負責”,不但不會讓人受寵若驚,反而令人膽戰心驚。

此時,尋求勞動法介入,在許多人看來不但是小題大做,而且容易將自己逼到死角,不但對解決問題無益,反而容易跟單位撕破臉。本着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心態,只能委屈自己,在加班的道路上越走越遠。久而久之,最終拖垮的是自己的身體,甚至成爲家人心中難以癒合的傷口。

勞動,對每個人來說都是爲了更好地生活和發展。無休止地加班,從來都不是,也不應該是勞動的目的。在勞動法的陽光雨露下,在合理的勞動時間、勞動強度內開心地工作、快樂地生活,纔是勞動者與勞動良性互動的應有之意。如果勞動不能帶給我們快樂,就需要反思,問題究竟是出在我們自己身上,還是勞動安排的合理性出了問題。

最近,某職場社交平臺上出現一個熱門話題:準點下班VS加班,究竟誰纔是好員工?有8.1萬人投票給準點下班的員工,而支持加班的不到1萬人。這或許意味着,近九成人都不認可用工時來判斷員工好壞。

準點下班顯然並非高標準要求,而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然而,隨着新興經濟業態不斷湧現,工作時間的邊界變得越來越模糊。一方面,不受地點限制的計量性質工作,容易誘導勞動者爲了獲得高收入,長期超負荷透支生命;另一方面,智能手機與社交媒體的組合,使人們即便下班後也被籠罩在無時無刻的工作安排之下,這種“被動加班”想逃卻逃不掉。

網絡上最近流行的“打工人”“乾飯人”自嘲,折射出勞動者對美好生活的追求與積極樂觀的心態,其中也隱射對內卷式工作的無奈。無論是在何種勞動業態下,勞動者的合法權益都應得到真真切切、不留死角的保障,不能只靠自嘲抱團取暖。

勞動保障相關法律法規如何適應新變化是一個全新的課題。我們期待卻又不能完全寄希望於資本對勞動者溫柔以待,相關法律法規要與時俱進,積極呼應新時代勞動者的心聲,徹底打破“末端梗阻”,而非等到勞動者與勞動單位分道揚鑣時才發揮作用。

當面對一些諸如外賣員、網約車司機等羣體與平臺究竟是何種僱傭關係,下班後微信羣處理工作算不算加班等具體問題時,相關勞動保障規定應該在廣泛調研聽取意見的基礎上,解釋得更清晰明瞭一些,少一些所謂“原則上”的規定。既方便用人單位執行,又少一些討價還價的空間。

地方勞動保障部門還應有擔當作爲精神,關鍵時候能夠有所爲。在爭議性勞動問題處理上,不能有等、推、拖的思想,更不能靠輿論壓力倒逼勞動單位解決問題。畢竟,能登上熱搜的勞動爭議只是少數,絕大多數勞動者遭遇“末端梗阻”時,靠的還得是地方勞動保障部門。有了政府撐腰,勞動者在維護合法權益時才能挺直腰板、理直氣壯,也少一些事後的悲涼留給人們嘆息。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