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箇中小教育機構者眼中的“金融騙局”

者葉心冉

2020年歲末,猿輔導、跟誰學、作業幫、好未來教育集團以“億美元”爲單位輪番上演融資大戲。一週之內,在線教育內僅上述4家企業就斬獲近60億美元。2020年融資事件縮水、融資總額抬升,使得教育行業內馬太效應加劇。但在這場線上教育的狂歡中,還有更多沒被關注到的“沉默大多數”——中小教育機構們。

郭續就是上海一家中小規模英語培訓機構的創始人,從事教育培訓二十多年。近期,無論是在線教育機構的資金斷鏈,還是融資金額再刷新高,都迫使他繼續思考如何平衡教育與資本之間的關係。但思考的起點,還要從郭續經歷的一場資本入局開始,他將那次注資形容爲一場“金融騙局”。

資本入局

郭續經營的英語培訓機構涉及中高考英語、雅思託福詞彙以及考研四六級特訓等,主營線下小班教育培訓,規模不大,此前也有一些錄課課程在線上,但數量很少。

2019年,郭續在一次同鄉聚會上認識了一位投資人。同爲博士的二人,聊得比較投緣。瞭解到郭續經營一家主營線下的英語培訓機構,已經有五六年時間,形成了一定的品牌區域性,投資人便向郭續拋來了橄欖枝,認爲當下正處在線上教育發展的黃金期,應儘快將課程線上化,開展在線教育。“在線上,一能快速推廣;二能吸納會員,保障公司可持續發展;三能提供價值傳播。”綜合各方面的考慮,郭續覺得對公司、對品牌都有利。

經過一段時間接觸,因有同鄉這層關係做背書,加上前期溝通比較順暢,郭續和投資人便達成共識,投資人將陸續投入300萬元,主理公司的日常運營,包括人員招聘、設備採購、營銷推廣等。郭續只需打磨線上課程,包括錄課以及後期直播的籌備等。

2020年3月,新公司註冊成立,有了新辦公室,招聘了專職人員,採購了專業的錄課直播設備,線上平臺正逐步完善。在這期間,郭續連同其他幾位老師,三個月錄製了上百節課。但隨着時間推移,分歧開始湧現。

郭續的教育機構在上海已歷經了五六年的品牌沉澱,形成了一定的區域性口碑。郭續利用自己的關係網絡,在一些校區積累了人脈;並且,公立學校老師的出身,使得郭續對待教育有着某些不容改變的堅持。

但這些都與投資人的觀念產生了衝突。線上平臺籌建了約三個月,使用的是郭續公司的商標。內容儲備已經接近完成,但平臺的很多配套設施並不成熟,如平臺註冊入口、教學內容展示、細分功能梳理,以及如何推廣、如何吸納會員、如何管理平臺等具體事項都還沒有落實。

郭續認爲,這樣的產品一旦上線,將對品牌形象造成非常惡劣的影響,長此以往,品牌有可能毀於一旦,應給予平臺時間繼續完善產品。但投資人認爲,只有儘快讓產品上線、融資,纔會有充足的資金儲備去完善產品。

分歧不僅體現在上述一點,對人員招聘的理解,二者也有不同看法。郭續認爲,師資是教育機構的根本,即使是線上教育,本質仍是提供教育服務,因此一定要對教師的招聘保持謹慎。不僅如此,機構還要對教師提供系統性培訓,課上得好纔會有人聽。但投資人認爲,營銷推廣纔是關鍵,課推不出去,怎麼會有人來聽。

雙方來回摩擦了近九個月時間,被擱置的平臺一直沒有真正上線。“如果沒有以教育內容爲核心,沒有把服務教育對象作爲宗旨,就偏離了教育的本質。內容好、產品好,我才能放出去,我甚至找個合適的時機做公益也可以,只要是真正爲學習者服務。”郭續說。

後面發生的事情令郭續有些始料未及。因爲根本觀念的衝突,投資人甚至繞過郭續,到他此前合作過的學校推廣業務,並招聘學生兼職老師到新公司。事實證明,這條路沒走通。最終,投資人前期投入的近百萬元也等於打了水漂。“他沒有尊重教育,甚至都不知道什麼是教育。任何人都沒得到好處,這是個兩敗俱傷的結果。”郭續說。此外,二人還因商標問題起了衝突,新成立的公司使用了郭續的商標。但平臺搭建停止後,投資人控股的公司並未將商標返還至郭續。數次談攏未果,郭續準備將之訴至法庭。

郭續將這場經歷形容爲“資本入侵”“金融騙局”。

行業問題

事實上,郭續此前經歷過數次投資接洽,但他形容“這次更爲惡劣”。

早年間,郭續在廣東開設英語培訓機構,慢慢名氣打響。但後來資本連鎖化運營的新東方來了,卓越教育來了,這些大品牌開始逐步收購區域性品牌。郭續的機構也被一家香港上市的教育公司收購了。“作爲股東,我們是得到了一些好處,但對於教育形成了一定危害。”在郭續看來,這些大品牌提供的所謂服務,並沒有圍繞教學的本質,而是圍繞教學的周邊。“教學設施好、教學環境好,這些外圍的東西打造得好,收費越來越高。但教師工資低,教師還要同時做銷售,有的教師甚至沒有教學經驗。”郭續說。

教師承受銷售壓力在大型教育機構中非常普遍。學而思一名語文教師曾向記者講述,“續費率、退課率這些硬件指標壓在老師身上,是公司考覈的重要參數,但作爲一名老師,並不想跟家長做買賣推銷。”但這已經成爲行業的普遍現象,問題之間又環環相扣。

經歷此次事件後,郭續已不想再匆忙上線線上課程了,即使在線下,他也可以慢慢有序開展業務。“在線教育只是一種教學手段,但現在變成了一種商業化的盈利手段,這就壞了。之前作爲老師,我需要這種教學手段,但現在商業資本正在利用這個手段去進行對抗。”郭續說。

而站在實證研究角度的北京大學教育學院副教授丁延慶也認爲,在線教育提供的成效幾何,需要打上問號。

此前,丁延慶在接受本報採訪時指出,從定量研究的角度,目前在線教育的效果到底怎樣,缺乏科學評估。“我們沒有辦法得到論證,最優秀的教育資源輻射到了普通學校,輻射到了普通孩子身上,並且取得了明顯的成效。概括起來說:最優秀教師的網課不一定比得上普通教師的課堂教學。”

丁延慶認爲,在線化教育甚至加劇了工業化思維辦教育的趨勢,與此同時,目前也沒有看到在線教育幫助實現教育資源公平分配,“目前立足於中國的現實,仍有6億人每月收入1000元,我覺得技術條件沒有幫助改善教育公平。”

(應採訪者要求,郭續爲化名)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