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2日,浙江省中醫院的病房裏,47歲的李阿姨電話響個不停。“不好意思哦,這兩天我女兒有點事情在醫院裏,我走不開。”在她身旁,女兒餘悅琴靜靜地躺在病牀上,轉頭看看媽媽。

3個月前,餘悅琴接到長沙紅十字會的一個電話,她的造血幹細胞與一名血液病患者初步配型成功。

01:06

一通“詐騙電話”

她下決心幫助陌生患者

餘悅琴,1998年生,出落得漂漂亮亮,去年夏天剛剛大學畢業,在浙江工作。

去年10月,一個尋常的工作日下午,餘悅琴在忙碌中接到長沙紅十字會的電話。“你好,這裏是長沙市紅十字會,您的造血幹細胞與一名血液病患者初步配型成功,請問您現在還生活在長沙嗎?”

小余以爲是詐騙電話,草草回了句自己已經在浙江生活,匆忙掛了電話。不過,心裏卻久久不能平靜。兩年前,在長沙上大學時加入中華骨髓庫的畫面隨着這通電話清晰起來。“時間過去兩年多了,我都快忘記這回事了。很意外,但轉念一想,僅僅兩年就初配成功,對患者對我都是一種幸運。”小余說。

11月,餘悅琴的初配信息轉到了杭州市西湖區紅十字會。小余表達了自己的決定:“我願意。”接着,她順利通過了高分辨配型和體檢環節。

愛美的她

半個月增重近10斤

年底是小余單位最忙的時候,這讓小余有些犯難,正是辦公室人手緊缺的時候,自己也纔剛剛工作半年,現在捐獻造幹要請15天的假,是不是有點過分。

她向分管主任提起,主任的回覆讓她徹底安了心:“你不要擔心。這是你們當下年輕人的社會責任。我給你批假,你放心去。”

小余得知捐獻造干時最好要達到符合捐獻的體重標準,她又開始努力增重——飯量增了,還要喫夜宵,半個月裏漲了近10斤。“我都不敢承認我這麼能喫......”她難爲情地說,“不過我有信心,之後肯定會瘦回來的!”

拔牙都要哄的她

一夜長大了

從1月8日入院到12日上午採集,小余打了9針動員劑,以促進幹細胞到達外周血,“腰痠脹酸脹的,但能忍受。”提到這個過程,她輕描淡寫地說。

實際上,前一天晚上她難受得一宿沒睡好,第二天一早7點就又到病房了。長達7小時的採集,李阿姨一直陪在女兒身邊,那個在她眼裏連拔牙都要哄的小女孩好像一下長大了。

此時,小余兩隻手臂都扎着牙籤般粗細的針頭,鮮紅的血液從左手臂流出,通過採集器的運作,一點點分離出造血幹細胞混懸液,剩餘的血液通過另一根軟管回輸到她的體內。

她在自己的朋友圈裏寫道:“2020年是很不尋常的一年,疫情之後,我覺得沒什麼比一個人健康活着更重要。茫茫人海中,我只是短暫地付出就可以讓一個人健康地活下去,讓一個家庭迴歸安寧,讓他們繼續做父母的兒女、孩子的父母、朋友的朋友、工作的搭檔,我願意,去做呀!”

1月12日下午4時,240毫升的造幹混懸液從小余血液中分離出來,像一顆蓄滿蓬勃生命力的種子,被護送員小心翼翼地放進保溫盒,開始一次新的接力。700公里之外,一個血液病患者正在病牀上滿懷希望地等待新生。

人美心善,小余你真棒

來源/杭州日報、杭州市西湖區紅十字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