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約2400字,閱讀全文約需4分鐘

年紀越大,越喜歡放空自己,反思自己。最近在思考職場上的起起伏伏,發現得到最大的收穫只有是“心態”二字。

少時讀到“寵辱不驚”覺得老氣沉沉,盡是老舊腐朽的味道。而今回頭看來,能做到“辱”不驚已是不易,能達到“寵”不驚,纔是大修爲。

1

職場上的寵辱

“辱”

職場上受到的“辱”大概率有以下幾種:

一、遇到無德無才的直屬領導,無理由無根據的指責你。此時受到的辱,除了提高你和多元人才相處能力外別無作用。

二、初入職場,自己考慮不周全或者做錯事受到指責。這個“辱”無可厚非,對於提高你的業務能力和溝通水平大有助益,可以說這就是你需要積攢的“財富”,這種稱不上“辱”,需要自己做好心理建設。

三、人在家中坐,鍋從天上來。

最常見的甩鍋句式:

1、我之前和他說過了...

2、你一定是理解錯了,我當時說的不是這個意思。

3、我事情那麼多,忘記也是正常的。

一般新人面對這樣的情況都是大腦放空,手足無措的。你沒有質疑對方爲什麼會起鍋燒油,你只是懷疑爲啥對方把你當傻子!這已經不止人格上的羞辱,上升到智商上!

最近流行一個詞,叫“捧殺”。實際上,所有的“寵”還真是殺!

職場上的“寵”有哪些?

“寵”

1、領導給下屬畫餅,乾的越多,得到的越多。

2、升職加薪。這類的“寵”,在很多績效管理手段裏面被奉爲經典,員工也對此表示信服。認爲升職加薪是自己的努力得到了認可。

3、和領導關係好。這種關係,已經從工作關係,提升到私人關係。有了良好的私交,一切都變得如魚得水。你做的好,對方會加倍捧你。你做的不好,他也會幫你找理由推脫。

“辱”是放在明面上讓你看得見摸得着,感受到不舒適和危險。而寵則是暗中進行,似甘泉蜜餞,讓你樂於其中,危險四伏不能自知。

爲何會這樣說?

老子在【道德經】裏說到:“寵辱若驚,貴大患若身。何謂榮辱若驚?寵爲上,辱爲下;得知若驚,失之若驚,是謂寵辱若驚。”

無論得寵或者受辱,都會感覺驚恐不安。受辱,有傷自尊,讓人憤怒。得到寵幸則會感覺意外,生怕這份榮寵會失去,從而終日戰戰兢兢、誠惶誠恐,喪失了自己的人格。

2

寵則得意,辱則失意

人不是神,總會在榮辱得失的轉化過程中失去自我。

然而,無論是榮辱、好壞、尊卑等都是二元知見,本來是沒有的。因爲內心的慾望使然,是自己內心的產物,從而左右着大腦,生出一系列匪夷所思的行爲。

內心是什麼?莊子說過,用心若鏡。可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寵辱都是心態的變化,如果心態沒有變化,那自然就可以“不驚”!不過這個過程是需要鍛鍊的,我掌握到的精髓就是“一識二問”!

何謂“識”?

識,認識!這是從自身的角度看問題,先要認清自己。要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麼!

你在職場上想要得到的是什麼?這裏面強調的是結果。

比如:

初入職場小白:我想要讓自己成長起來,經驗能力雙提升。工作三年的老新人:我想升職加薪,不給漲工資的培養都是耍流氓。職場老油條:我就想找個舒服的公司摸魚,等退休就最好了!

升職加薪是大家都喜歡看到的結果,但是這裏面有很大程度“運氣”“機遇”的成分,正所謂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努力和能力都在次位。

先明白兩個道理:

一、升職加薪不等於價值的增長

你的價值不是體現在你現在的職位和薪資,而是你換了另一份工作的價值。

二、工作時長不等於工作經驗

經驗是無數次的成功和失敗得出來的,順風順水做螺絲釘的經驗是寥寥無幾的。

這樣再來反看榮辱,對你的需求有價值的榮辱可全盤接受,無意義的榮辱都不足以放在心上。

何謂"問”?問誰?問什麼?

識是認識自己,問是問對方,從對方的角度看本質。正所謂知己知彼百戰百勝,瞭解對方的心理有助於化解你的榮辱感。

看破不說破,讓自己活得通透後,便會覺得這些都無所謂。

天下熙熙皆爲利來,天下攘攘皆爲利往。

說白了,都是利益驅動。所有施加在你身上的“辱”,一則是你擋住了他的“利”,二則是他想要發泄自己的怒氣而已。

比如,無理由的指責辱罵。這種情況在不會情緒管理的領導身上發生的時候太多,此時你需要問自己,他爲什麼會罵人?因爲他生氣!爲什麼生氣?因爲你做的不對!你怎麼才能作對?他不知道,或者他也無法解決。

他此時需要衝你發泄怒火是爲了掩飾他的無力感。

這麼一看,他還真的是“對事不對人”。換一個人,也如此。當然,故意找茬想要精神PUA的刨除在外,這類領導居心險惡,需儘早脫離保命要緊。

面對喜歡甩鍋的領導,在職場心經裏面會告訴你不能當面反駁領導,事後要委婉的把這個人情找回來。然而實際上,他既然敢給你甩鍋,自然是不怕你報復的,更不會感恩這個人情。

鍋,接就接了,這無所謂。

問一下自己,他把鍋甩過來,爲的是保住自己的面子、飯碗、利益,是個人都會這麼做,無非是有些人的手段是君子,有些是小人。這個“鍋”對你產生的利弊,是否對你的目標有影響,這纔是問題的關鍵所在。

經過認識自己要什麼,再看清大家都在基於自己的利益上扮演着各類角色,你便會超然看待職場上的榮辱。

3

任他風起雲湧,我自巋然不動

如今正是工業4.0的時代,很多先進的管理者已經認識到未來公司的重要職能已經不是管理或者激勵(正向激勵、負向激勵),而是能夠持續激發精英員工的內在動力,並在工作中持續爲他們賦能

換句話就是,你要增值,我便給你提供機會去增值。我們是共贏、攜手成長、彼此成就的關係,但在很多公司沒意識到這個道理,或者在執行中出現偏差時。

記住:無論是績效管理還是過程中的榮辱,管的是人,管不住心,你可以不在乎。如此,跳出對方爲制定的規則,以俯視的視角看待職場,你會有新的收穫!

希望到時你可以給讀者分享下你看到了什麼?

最後以【留侯論】來收尾,希望我們都能成爲“寵辱不驚”之人,笑傲職場。

【留侯論】

古之所謂豪傑之士者,必有過人之節。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見辱,拔劍而起,挺身而鬥,此不足爲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臨之而不驚,無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挾持者甚大,而其志甚遠也。

END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