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興亞人又叫洛興亞人、羅辛亞人或羅興迦人,是生活在緬甸若開邦阿拉乾地區的一個穆斯林羣體,大約有80萬人。他們自稱是古代孟加拉灣經商的阿拉伯人的後裔,早在公元7世紀就定居緬甸,但緬甸認爲,他們是19世紀英國殖民者遷移過來的孟加拉人,不是緬甸的原住居民。雙方爲此產生了嚴重衝突,羅興亞人生存狀況堪憂。

羅興亞人現今生存狀況

羅興亞人主要生活在緬甸,但得不到緬甸當局的認可。吳努政府議會民主制時期,緬甸政府頒佈了《緬甸聯邦入籍法》和《緬甸聯邦選擇國籍條例》,允許羅興亞人入籍,但由於政令不暢、政府人員翫忽職守、消息閉塞等原因,大多數羅興亞人都未能入籍,這可能是羅興亞人最後一次加入緬甸籍的機會

1974年軍政府統治時期,緬甸政府推行新憲法,以法律形式確定了法定主體民族和少數民族,將印度人、孟加拉人和羅興亞人排除在外,造成今天羅興亞人顛沛流離的生活現狀。

此後,緬甸政局經歷數次動盪,政府更迭不斷,但對羅興亞人的態度卻是一致的——絕不承認。

在羅興亞人定居的若開邦內部也存在嚴重矛盾。該地區不僅僅有羅興亞人,還有爲數衆多的緬族,且族人佔據當地人口的大多數。雙方在宗教信仰、生活習俗、執政理念上存在很大分歧,武裝衝突不斷。多年以來,羅興亞人試圖以武裝鬥爭方式的進行分離運動,但遭到緬甸政府的強力打擊,生存狀況堪憂。

緬甸爲何不願意接納羅興亞人?

按中國人的思維,來都來了,那就留下吧,大家和和氣氣地多好。可惜這是我們一廂情願的想法。緬甸不接納羅興亞人一方面是狹隘的民族主義作祟,另一方面是羅興亞自己的原因,他們的所作所爲很難讓當地人接納。

首先,羅興亞人屬於“惡意移民”,他們無法提供世世代代在這裏生活的證據,現有證據表明他們就是英國殖民者強遷而來的南亞人,用於實施所謂的“以夷制夷”。

其次,羅興亞人有強烈的極端民族主義意識,總是以封閉的小團體存在,不尊重主體民族的風俗習慣和法律秩序,甚至屢次與當局對抗,完全成了“法外之地”;

再次,羅興亞人與當地居民關係緊張,歷史上曾犯下不可饒恕的種族仇殺罪行,二戰時期至少有10萬佛教教徒喪生於他們的刀槍之下;

近些年,不斷有大量孟加拉人加入羅興亞人羣體,實力逐漸壯大,更加劇了與緬甸政府的對立態勢。

孟加拉國爲何不接納羅興亞人?

孟加拉有1.64億人,主體民族是孟加拉族,佔總人口的98%以上,其中88%以上的人口信奉伊斯蘭教。因此,孟加拉人與羅興亞人同文同族,又有共同的宗教信仰,理論上說是羅興亞人最好的歸屬,但事實並非如此

據報道,孟加拉國也不願意接納羅興亞人。近期有大量羅興亞人逃難到孟加拉國,但該國政府並沒有給他們提供基礎的生存環境,而是將他們安置到孟加拉灣一個名叫巴山查爾島的偏遠孤島上。該島在二十多年前由河口泥沙堆積而成,距離孟加拉國本土30公里,經常遭受洪水和颶風襲擊,生存環境惡劣,過去一直沒有人居住。

羅興亞人遠道而來,缺乏必需的生存物資,轉移到生存環境惡劣的巴山查爾島上後不知道有多少人能存活下來。2015年,孟加拉國開始開發巴山查爾島,準備把這裏作爲羅興亞人的安置點。這一舉動遭到多個國際組織的強烈反對,但孟加拉國政府表示,他們已經在島上修建了一條12公里的堤壩,以及可供10萬人居住的房子,完全足夠羅興亞難民生存

很明顯,孟加拉國不願意把羅興亞人安置到傳統居民區

這不能怪孟加拉國不夠意思,事實上無論哪個國家接納難民都存在很大風險,人地矛盾、種族衝突、宗教分歧都有可能成爲爆發衝突的導火索。遠的不說,就說1975年黎巴嫩內戰,該國伊斯蘭派當權者動了惻隱之心,接納了被約旦王國驅逐的巴勒斯坦游擊隊,結果對方反客爲主,把一個好好的“小巴黎”打成一片廢墟。

另外,孟加拉國有1.64億人,國土面積卻只有14.7萬平方公里,人口密度高達1265人/平方公里,地勢低下,又處於亞熱帶季風區,幾乎年年爆發洪澇災害,養活本國1.64億人已經非常喫力,怎麼可能再接納上百萬羅興亞人呢?能提供一個小島供他們容身已經很不錯了。

羅興亞人問題由殖民統治而起,因緬甸錯誤的民族政策和羅興亞人自身問題加劇,利益關係錯綜複雜,根本無從下手解決。只希望能羅興亞人能在巴山查爾島找到歸屬感,把這裏建設成真正的家園,融入到孟加拉國社會中,不要在顛沛流離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