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汀類藥物,又叫羥甲基戊二酸單酰輔酶A還原酶抑制劑,很拗口的名字,是最重要的血脂調節藥物之一。使用他汀類藥物對血脂異常的患者進行降脂治療,有助於冠狀動脈性心臟病的一級和二級預防。

目前常用的他汀的藥物,包括阿託伐他汀、洛伐他汀、普伐他汀、辛伐他汀、氟伐他汀、瑞舒伐他汀和匹伐他汀等等。

這類藥物所抑制的這個還原酶,是膽固醇生物合成的限速酶,藥物被吸收以後,作用的原理是競爭性的抑制這種酶的合成。

也就是說,這個藥物佔據了酶上的部分結合位點,阻止了這個酶和底物的結合,從而降低膽固醇。

他汀類藥物還能通過肝臟載脂蛋白B分泌介導的作用,減少極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的生成,還有輕微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的作用,後者是“好的膽固醇”。

最終,服用他汀類藥物的直接作用,將導致血清甘油三酯、總膽固醇和極低密度脂蛋白的下降,以及高密度脂蛋白的升高。

所以臨牀上他汀類藥物通常用來治療高膽固醇血癥和混合型高脂血症,並進而預防心血管疾病。

儘管有如此美好的治療效果,但依然阻擋不了副作用的發生,需要引起重視。對於肝病患者來說,可能會伴有血脂紊亂,服用他汀類藥物的時候就要小心了。

第一、肌肉不良事件

根據臨牀經驗,患者在服用他汀類藥物期間,如果出現肌痛和其他肌肉症狀,需要對現在所使用的他汀類藥物治療方案予以改變,包括換用其他的特定的藥物、改變劑量或者另外的治療。

第二、肝功能損傷

還有一個引人關注的不良反應,就是引起肝損害,通常表現爲兩種氨基轉移酶和谷氨酰轉氨酶的升高,當大於正常值上限三倍的時候,也需要改變治療方案,除了減少劑量之外,可以採取隔日治療的方案。

研究表明,他汀類藥物引起轉氨酶水平持續升高的發生率爲0.5%~3%,這種情況主要發生在治療的頭三個月中,具有劑量的依賴性,轉氨酶水平的升高和使用的劑量有密切的關係。

單純的轉氨酶水平升高,並不表示一定是藥物導致的嚴重糖損傷。有一些患者在開始治療3~4個月以後,或者更長的時間還能發生嚴重的肝損傷。這些嚴重肝損傷除了轉氨酶升高之外,還可能會出現膽紅素和總膽汁酸的升高,或者出現一些自身免疫性的損害表現。

有時候,在他汀類藥物治療期間,患者所出現的轉氨酶升高,有可能跟藥物並沒有直接的相關性,而是患者本身有脂肪肝導致的脂肪性肝炎,或者酒精性肝病,這個時候就不能只怪藥物了,而同時要治療肝病。

還有一些人,會經常喫一些保健品和膳食補充劑,也是在服用他汀類藥物期間發生的肝損害,要注意那些保健品和食品也會導致肝損害。

龍醫生總結下來,爲了預防他汀類藥物導致的肝損害,要注意以下幾點。

1、開始應用他汀類藥物治療之前,進行徹底的肝臟檢查,包括肝功能、彩超、甲胎蛋白、乙肝兩對半、丙肝抗體等檢查,如有異常要查明原因。

2、對於在服用他汀類藥物期間,是否要常規進行肝功能檢測,國內外相關領域的專家觀點並不一致,很多專家建議沒有必要常規監測肝功能。

3、服用他汀類藥物期間,如果出現乏力、噁心、食慾不振、厭油膩、眼黃、皮膚黃、尿色加深等情況時,應及時去醫院就診。

4、如果檢測兩次肝功能,證實谷丙轉氨酶水平升高,超過正常值上限的三倍,建議更換藥物,或者降低他汀類藥物的劑量。

小結

他汀類藥物的最主要不良反應是導致肌痛和肌病,表現爲對稱性的近端肌無力,或疼痛,或肌肉壓痛和功能障礙。而對肝的損害主要表現爲轉氨酶的升高,大多數不嚴重,少數也可以表現爲嚴重肝損害。

懷疑他汀類藥物導致不良反應,要跟其他原因導致的肝損害相鑑別,比如是否本身就有脂肪肝等相關的肝病,或者是不是其他藥物和膳食補充劑造成的肝損害,分清楚這些情況後再予以處理。

他汀類藥物導致的肝損害,如果谷丙轉氨酶超過三倍正常值上限,建議降低劑量或換藥,或停藥,但在要在專業的心內科和感染科醫生的指導下進行。

我是一位熱愛科普的臨牀醫生,看病、諮詢,答疑、解惑,科普醫學知識,在匆忙的臨牀工作中,體會溫暖文字的力量!

如果這篇文章對您有用,歡迎點贊、評論、轉發和收藏。想了解更多的醫學知識,敬請關注龍醫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