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主流鍼灸
傳承鍼灸
學習交流
掃描關注

道家把經絡叫作“氣脈”,分爲二十四部,即二十四部大脈,或二十四部內脈。據陸錦川老師講:道門二十四部大脈,本大宗禁祕。至今皆未公開於世,亦無文字可尋。

1.道門天地脈:此謂道門祕承二十四部大脈之一,此脈即一接地,橫亙虛中,爲修真之士之關要大脈。天脈不通,難望透悟,地脈否絕,難脫凡累。故古來大宗門派在擇選傳人時,必先以二脈通和爲第一要,若導之不通,通而旋閉,終非道器,是謂修道之第一要脈。

其次如道門診病測病,還有若干支脈:

一爲腦脈:即腦中泥丸所化之脈也。

二爲中脈:即兩腎之前、臍之後一中空脈竅也。

三爲網脈:即人身體之網脈線,乃護衛屏障之源也。此處只簡述其要,因師承之言,故不多述。

中醫所稱奇經八脈,亦是道門所傳來的。這八脈分別是:督脈、任脈、衝脈、帶脈、陰維脈、陽維脈、陰蹺脈、陽蹺脈。

李時診的《奇經八脈考》中說:“八脈散在羣書者,略而不悉;醫不知此,罔探病機,仙不知此,難安爐鼎。”

奇經八脈的分佈部位與十二經脈縱橫交互,八脈中的督脈、任脈、衝脈皆起於胞中,同出於會陰,其中督脈行於背部正中線;任脈行於前正中線;衝脈行於腹部會於足少陰經。奇經中的帶脈橫行於腰部,陽蹺脈行於下肢外側及肩、頭部;陰蹺脈行於下肢內側及眼;陽維脈行於下肢外側、肩和頭項部;陰維脈行於下肢內側、腹部和頸部。

2.八脈運用:老師傳給我的第二套針法,即是以八脈交會穴之氣穴點來衝開此脈而達到築基的作用。

八脈的基本生理特點,大家可以參考其他書目,現將李可老中醫關於此類病變的研究分錄於下。

八脈主要病變證治:

督脈爲總督一身之陽,統領全身之經脈。其病爲角弓反張,脊柱強直、癲癇、驚風等疾病。其用藥以黃芪、附子、肉桂、桂枝、鹿茸、紫河車爲要。

任脈主胞胎,任受諸陰,爲諸陰之海。病變以疝、白帶、月經不調、不孕、小便不利、遺精、陰中痛等。其用藥以當歸、香附、枸杞子、丹蔘爲要。

衝脈運行氣血,乃十二經之海。其病變爲月經不調、流產、氣急、腹內絞痛。其用藥以鱉甲、鬱金、王不留行、白朮、蒼朮爲要。

帶脈具有約束諸經之功能。其病變爲下肢痿軟、腰腿痛、腹滿、乏力等。其用藥以白芍、紫河車、海螵鞘爲要。

陽蹺脈主左右之陽,病變爲失眠、癲癇。

陰蹺脈主要病變爲嗜睡。

陽維脈主要是維絡諸陽,主表,病變爲寒熱交作、外感熱病。

陰維脈主要維絡諸陰,主裏,病變爲胃痛、心痛、胞腹痛等裏證。

師傳人體內運大脈如圖:

按:此圖爲一前一後,前爲腹運大脈,後爲背運大脈,其根都起源於人體腦內的泥丸宮。《道樞·頤生篇》雲:“夫人腦中圓虛以灌真,萬穴直立,千孔生煙,德備天地,混同大方,故曰‘泥丸’。”《雲笈七箋》說:“丹田之宮,黃庭之舍,洞房之主,陰陽之根,泥丸,腦之象也。”祕訣雲:“頂門交骨,泥丸開張,嬰出天門,一聲響亮。”

老師曾言:“人之先天,本無形骸,全在靈光常曜,一入後天形骸,則藏於腦中泥丸宮中,通過內運大脈而滋布五臟六腑,而使五藏行神,六腑得靈,形體百骸以得氣也。”若醫者,知此內運大脈,則謂之“藏神先覺”,而主治“大內脈”,治本而防之。是道醫不傳之內祕,凡學此者,皆須知之。世醫不知此運,故而不明天地根由也。

我的老師診病,主要是看眼神之光,而眼神之光,則是腦中真境通與不通的表現。兩眼之間原有一穴,叫天目穴,因爲人類智慧的進化,此穴慢慢地就隱退了。但是從眼睛裏面所表現出來的神光,是可以知道靈光的運行狀態的。圖中有一些穴位,因爲是道門祕傳的,與中醫相傳不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