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着健康科普的普及,很多人都開始堅持每年做一次體檢,瞭解自己的身體狀況。可是當體檢報告拿在手的時候,複雜的各項指標、專業的醫學術語,讓人看得雲裏霧裏~不少粉絲都紛紛留言諮詢,到底是什麼意思?嚴不嚴重?

今天爲大家盤點了體檢單上的常見、高頻詞彙,解析它們背後的問題。

一、 結節

體檢報告上的“結節”不是一種疾病診斷,而是一種影像觀察,是我們身體局部發生了炎症或非炎症,引起了機體損傷,留下來的圓形、橢圓形或不規則形狀的包塊。它們或大或小,且不能完全排除惡性可能,因此,也要適當提高防備。

常見的結節有以下幾種:

1、肺結節

臨牀數據顯示,初次CT檢查發現的肺結節,大約有80%是良性的,不必過於擔憂,只需定期做好複查。而若有以下特徵屬於高危結節,則需考慮切除:

結節大小≥8mm邊界不清,分葉、毛刺

結節形態呈磨玻璃狀,尤其是伴有實性成分的磨玻璃結節。

密度不均勻,實性成分高。

2、甲狀腺結節

據資料顯示,甲狀腺結節中惡性比例大概只有5-15%左右。若報告單上出現以下字眼,則需當心了:

實性結節,邊界模糊 回聲不均勻 沙礫樣(細沙)樣鈣化 結節同側的淋巴結有異常表現 縱橫比≥1。

3、乳腺結節

乳腺結節大多是良性腫瘤,4%~10%是惡性。但報告上出現以下字眼,也需警惕:

有微鈣化、形態不規則、邊緣不清、邊緣毛刺徵 CDFI:內可見血流 縱橫徑比值 >1。

即便是良性結節,也無法排除以後是否有惡性可能,因此每年都需複查,觀察其變化。

二、 鈣化

鈣化也不是疾病名稱,而是由疾病引起的一種現象。它可以是機體代謝後的產物(腎臟鈣化竈);也可以是組織器官感染髮炎後的痕跡(前列腺鈣化竈、肝臟鈣化竈、肺鈣化等);還可能是腫瘤發展過程中因炎性反應而形成的組織變化(如乳腺鈣化點、甲狀腺鈣化等)。

從鈣化形成的原因可以看出,有些鈣化是良性的,不需要擔心。但有些鈣化需要重視,因爲與腫瘤有一定的關係。

1、乳腺鈣化

乳腺鈣化也分良、惡性,可以根據其形狀、大小和聚集程度等進行區分。

乳腺良性鈣化竈通常表現爲散發的、粗大的鈣化竈,有時爲雙側的,或伴有其他良性病變,比如乳腺增生引起的鈣化,這類鈣化一般無需過多擔憂。

惡性鈣化竈的特點

針尖狀、小桿狀、分叉狀及泥沙樣鈣化;

成羣無法計數的微小鈣化,且密集分佈於某一區域;

沿乳導管方向,密集分佈的鈣化等。

2、甲狀腺鈣化

甲狀腺癌有50-62.5%會出現鈣化陰影。不同的鈣化特點,惡變的可能性也不同:

微小、針狀沙粒樣鈣化,惡性的可能性極大,爲甲狀腺乳頭狀癌的特徵性表現之一,需要活檢明確或手術。

粗大的鈣化影像中,約有10-20%爲癌,其中濾泡狀腺癌所佔比例較大。需要注意的是,多發粗大鈣化惡性可能比單發的要大。

囊實性腫塊實性部分伴鈣化,尤其是囊腫內有實性部分乳頭狀凸起要考慮惡性可能。

3、血管鈣化,慢性或急性病的象徵

血管鈣化是動脈粥樣硬化病變的標誌。而若是鈣化斑塊破裂,可導致心肌缺血、左心室肥大和心力衰竭等問題,因此血管鈣化也成爲影響心腦血管疾病高發病率和高死亡率的重要因素之一。

如果有動脈鈣化,也需結合進一步檢查,如CT、血管造影,以判斷其嚴重程度

注意:如果是結節內的鈣化,尤其是結節內的細小鈣化或者微鈣化,一定要進一步檢查,排除腫瘤。

三、 囊腫

囊腫一般指的是有液體存在的腫泡,好發於全身各個部位,肝、腎以及卵巢較常見。而發生部位不同,其危險程度也不一樣。

1、肝囊腫

這是一種比較常見的良性疾病,全球患病率僅爲4.5%~7.0%,其中約95%的人不需要治療!

肝囊腫可分爲寄生蟲性非寄生蟲性肝囊腫,前者較爲危險,需要進行抗感染治療;而後者更加常見,多爲先天性發育異常

無症狀、不長大、無壓迫情況的肝囊腫,記得定期檢查就好。如果有囊腫破裂、囊蒂扭轉、囊內出血等併發症,或囊腫巨大壓迫鄰近器官時,需外科手術治療。

2、腎囊腫

對於腎囊腫,其大小是治療評判標準

無症狀的單純性腎囊腫一般不用治療,但需6-12個月定期複查;如果囊腫直徑>5釐米,壓迫周圍組織導致尿路梗阻時,需進行囊液抽吸術;對於直徑超過10釐米的囊腫,則需手術治療

3、卵巢囊腫

卵巢囊腫分爲生理性和病理性的:

①生理性囊腫,常與女性的月經生理週期有關,如:卵(濾)泡囊腫、黃體囊腫。

一般來說,生理性囊腫直徑<5cm,大多數會自行消失,通常隨訪觀察3個月即可,無需用藥。但若伴隨不適症狀,則應及時就醫。

3個月經週期後囊腫仍持續存在,則稱爲病理性囊腫。它又有腫瘤性質和非腫瘤性質之分。

巧克力囊腫是非腫瘤性質的,多數良性,定期隨訪即可;而囊腺瘤、漿液性腫瘤、卵巢癌屬於腫瘤性質的,應及早治療。

四、 “陰性、陽性”或“-、+”

在進行一些病菌或者病症檢查時,如幽門螺桿菌、尿常規、乙肝五項等,檢查結果一般會用“陰性、陽性”或“-、+”來表示。而這個簡單理解,即爲“有”或“無”的意思。

以幽門螺桿菌爲例,其顯示陽性或者有“+”,就代表你被幽門螺桿菌感染。

有些患者會根據自己“+”號數量來判斷自己病情輕重,再決定是否治療。其實這是不對的。

“+”代表的是幽門螺旋桿菌的活躍程度並不能完全體現病情的輕重。沒有不適的可以選擇先不治療或者用藥治療,而以下幾類人羣若查出陽性,則最好進一步做胃鏡檢查,看器官組織是否存在病變:

年齡超過60歲的人羣。

胃疼、胃脹等不適,或者是特別消瘦、有貧血等症狀的人,即使是年輕人也要做。

胃癌家族史的。

五、 竇性心律不齊、早搏

做了心電圖檢查後,很多中老年人甚至年輕人都出現了竇性心律不齊、早搏。這是有心臟病嗎?

竇性心律不齊就是心臟不再是有節奏地跳動,而是時而快時而慢地跳動

引起竇性心律不齊的原因有很多,如長期處於緊張、焦慮等情緒可引起呼吸性的竇性心律不齊,好發於青少年及情緒不穩定的人羣或上班族;喝了大量咖啡、濃茶;服用一些藥物,比如嗎啡、洋地黃等,也可以引起竇性心律不齊。

若檢查發現有“竇性心律不齊”,但自身沒有什麼不舒服的感覺,並且沒有什麼基礎病,就不要過度緊張,及時調整好生活方式、心態等就好,不需要特殊治療。

但若是本身有冠心病、心絞痛、風心病、瓣膜病、心衰等心臟病的,需進一步檢查

早搏是指原先規則的心臟跳動,忽然呈現提早的心跳。同樣的,生活方式、飲食習慣、情緒等均可引起早搏,一般無需過於擔心。

但若是早搏頻發,伴有胸悶、氣短或本身患有其他心臟疾病,則需要及時到心臟內科進行評估

六、 腫瘤標記物升高

腫瘤標誌物是指在腫瘤出現和生長的過程中,由腫瘤細胞合成、釋放或者是機體對腫瘤細胞的刺激反應而產生的一類物質,與腫瘤具有相關性

不過當機體在特殊時期或存在炎症、一些慢性疾病發作時腫瘤標誌物也可能升高。像甲胎蛋白(AFP)通常認爲與肝癌相關,但孕期女性檢測時數值也會升高。

所以腫瘤標誌物升高≠一定患了惡性腫瘤,需要複查、追蹤觀察或進一步做相關檢查來確診病症。

還要注意的是,腫瘤標誌物不升高,也並不表明一定沒有患惡性腫瘤。因爲若腫瘤較小,或腫瘤組織表面被封閉等,也可能導致腫瘤標誌物水平升高不明顯。這點癌症高危人羣尤其要注意。

最後還要提醒大家,體檢報告單拿到後,最好去諮詢一下醫生,尤其是指標有異樣的、有家族史、某些高危風險等人羣。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