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深圳工業持續居全國大中城市首位

來源:深圳特區報

深圳特區報訊 (記者 吳德羣)深圳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局長賈興東昨日接受媒體採訪時透露,深圳做好疫情防控,加快復工復產,2020年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預計實現增長2%,規模以上總產值3.7萬億元左右,連續2年位居全國大中城市首位。他特別提到,深圳重視工業互聯網應用,到2020年底,該局共安排專項扶持資金4.55億元,扶持項目1030個。

深圳新基建新載體實現突破

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初期,深圳全力做好防疫物資保障任務,僅用一個半月時間推動全市口罩日產量2萬隻提升至1000萬隻,防護服、測溫儀、呼吸機產能短時間內提升數倍甚至數十倍。疫情平穩可控後,深圳積極推進企業復工復產,推出重點企業專班服務等多項舉措,出臺一系列工業穩增長政策。深圳企業復工復產在去年第二季度趨於正常水平,去年上半年攀升式恢復,去年7月在一線城市中率先由負轉正,之後持續平穩增長。

“新基建和新載體建設實現突破。”賈興東表示,2020年深圳建成5G基站超4.6萬個,成爲全國首個實現5G獨立組網全覆蓋的城市;國家(深圳·前海)新型互聯網交換中心試點已獲工信部支持掛牌;出臺全市信息通信基礎設施專項規劃,建成多功能智能杆9743根;推動高性能醫療器械製造業創新中心升級爲國家級,實現“零”的突破;深圳·國際開源谷成爲國內首個開源孵化基地;金磚國家未來網絡研究院中國分院,成爲落地深圳的首個國際組織。

他透露,前不久,市委常委會審議通過《關於推動製造業高質量發展堅定不移打造製造強市的若干措施》,這是一個全方位支持製造業高質量發展的綜合性政策,政策覆蓋面廣、力度大、角度準,體現深圳堅定不移打造製造強市的決心,很快就要公佈實施。

逾五成工業企業生產成本下降

深圳富士康有一間“熄燈工廠”,平常基本不用亮燈就可以全自動完成整個生產流程。賈興東說,通過應用工業互聯網、機器換人、柔性裝配、可視化生產管理等技術,工廠中的所有設備、物料、數據完全自動流轉,令生產效率提高30%,庫存週期降低15%,人力節省88%,提升效益2.5倍,這也是深圳工業企業走向智能化、網絡化、數字化的一個縮影。

調查顯示,由於推進工業互聯網應用,深圳52.6%的工業企業生產成本下降,53.3%的企業產品良品率提升,29.4%的企業原材料損耗減少。同時,工業互聯網催生出網絡化協同、規模化定製、服務化延伸等新模式新業態,推動先進工業和現代服務業深度融合,促進大中小企業開放融通發展。

他說,雲工廠全球首次實現了非標結構零部件的“1分鐘報價,1小時上機”,讓結構件的製造效率提升了50%,成本降低了30%,在線製造變得就像在線購物一樣便利。目前,速加網、雲工廠等一批網絡工廠,形成“總部(深圳)+工廠(珠三角)”進行跨地域生產製造的共享製造新平臺。

工業互聯網推動數字孿生技術發展。深圳巴士利用華龍訊達的數字孿生平臺,建立電動巴士數字孿生體。實際運營的車輛上加裝300多個傳感器,油門、剎車、行駛方向、GPS位置、軸瓦溫度等各種數據,可實時地傳回公交指揮中心。

應用場景豐富程度全國領先

“深圳一直下大力氣、用真功夫推動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賈興東說,深圳出臺《深圳市工業互聯網發展行動計劃(2018-2020年)》以構建核心支撐、融合應用、生態系統三大體系佈局工業互聯網產業。市政府專門成立推動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領導小組,加快推廣工業互聯網示範應用、推動工業互聯網標準制定、構建工業互聯網公共服務體系,全力將深圳打造成國際一流的工業互聯網名城。

值得一提的是,深圳力推5G+工業互聯網應用。深圳西部港區的媽灣港5G智慧港口項目,應用“5G+工業互聯網”等技術,實現對整個港口的現場操作人員、裝卸設備、運輸集卡等生產要素的自動化、智能化指揮、調度和監控,大大提升港口運行效率。

目前,深圳跨行業跨領域的工業互聯網平臺成長迅速。2020年12月,工信部公示跨行業跨領域工業互聯網平臺清單,華爲、富士康、騰訊3家深圳平臺上榜,佔據清單的五分之一。

應用場景豐富程度全國領先。深圳電子製造、機械裝備、精密製造、醫藥生產、服裝等領域的骨幹企業大膽創新工業互聯網應用,產生了一批典型案例。華爲、富士康入選國家級工業互聯網示範企業;華星光電的液晶顯示器智能工廠、海能達的通信產品智能製造、研祥智能的計算機智能工廠等項目入選國家智能製造離散型製造模式試點示範;深圳目前擁有11家市工業互聯網應用標杆企業,華爲、富士康、大疆、華星光電、贏領智尚等入選。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