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微信8.0:微信油膩

互聯網衝浪三件套:蘋果發佈會、特斯拉降價、微信版本更新。

微信8.0上線,滿屏的炸彈表情炸了,微信聊天也炸了,還掛上了微博熱搜。身邊的朋友開啓了微信大檢查,在新版微信裏探險,就爲了找到最新更新的幾個功能,督促張小龍微信公開課到底交出了多少作業。

“你看,這些表情動起來了,這就是他說的情感表達更強烈”

“微信還能添加心情狀態了,這個還挺有意思”

“浮窗原來收到側邊了,果然不是狗皮膏藥”

歷代微信大版本更新,從來不缺關注。

跳一跳上線時熱情燒了一個月,幾個表情包上線還有人專門發個朋友圈。微信7.0當年的開屏動畫“因你看見,所以存在”,8個字的解讀被抬到哲學高度、人文主義,還有張小龍也沒想到的主意,這次微信8.0開屏動畫一樣不缺解讀。對於視頻號、下拉菜單等功能介紹,也有媒體一本老不正經地整整一篇上手說明書。

放眼國內,大概從來沒有一個APP能夠享受這樣的國民級待遇,成功接過法外狂徒ZS的瓜,網友也越來越懂微信版本更新的節奏:隱祕之中帶着複雜,複雜之中帶着試探。

誰叫它是超10億用戶的國民級APP。

張小龍說過,每天有1億人在教他做微信。

這次微信版本更新同樣不是凱旋。在很多網友在炸彈、禮花中樂此不疲,提前感受過年,另一邊則是質疑和反感。有網友就明顯不爲“動態表情”、“狀態”等新功能買單。以“炸彈”表情爲例,在捕捉網友情感表達更強烈這點上,微信反射弧太長了,網友們的表情包已經領先好幾年。

即使不說與蘋果的iMessage的表情似曾相識,單單就高度撞臉QQ表情就讓人疑惑:QQ什麼時候和微信合併了?在這些網友心中,表情是微信簡潔輕快風格的外皮,表情風格大改意味着微信淪陷。更多用戶則吐槽,微信爲什麼專門更新這些不痛不癢的更新,超200M文件傳輸限制、朋友圈評論隱私等功能就視而不見?

儘管微信十年之際,微信官方和一些媒體都依然定調:剋制,但在網友心中,微信則從“安靜的美男子”變得“油膩”。

不可否認,微信越來越臃腫了,像個300斤的胖子。朋友圈、小程序、視頻號……這些功能先後上線,微信用戶的好感逐漸下線。早在2014年微信揮起分享限制大棒、功能臃腫開始冒頭時,就有用戶嘗試逃離微信,選擇Line等社交工具,然而由於社交關係鏈難以同步遷移,最終不了了之。

“天下苦微信久矣”,但網友們更苦於沒有找到合適的替代品,只能一直將就着用着,不少網友拒絕更新,甚至吹起了懷念老版本微信的風潮,探討回到微信舊版本已經成了一個大類。

對此,微信官方也不是不知道,2015年、2019年就先後強制網友更新版本,否則無法正常使用,其中2019年安卓手機上強制更新的還是微信7.0這樣的大版本,手法上還是從前3Q大戰裏的那個少年。

除了自家兄弟QQ外,微信已經成爲國內社交軟件的唯一,爲何還要頂着被罵,不斷添加功能以及被網友視爲無關緊要的更新?

其首要目的在於,防禦其他社交平臺的進攻,穩住流量大本營。社交是騰訊的命,而微信的王座並不是鐵鑄的。

一方面,00後橫空出世,獨特的社交習慣已經讓馬化騰陷入深深的擔憂。爲了吸引這批新用戶,近年來市場上已經誕生一批社交產品,2019年初三英戰呂布下,更出現了微信被“圍剿”的聲音。應對挑戰,騰訊在2018年-2020年馬不停蹄地上線了10多款社交APP,視頻社交、半熟人社交、興趣社交等等,但在市場少有水花。得不到的永遠在騷動,自然這種焦慮就很大程度轉化成對微信改造。

馬化騰的一段講話就例證,道出了焦慮的同時也說明微信不斷更新、日益臃腫的原因:

“越來越看不懂年輕人的喜好,這是自己最大的擔憂。而且用戶的需求和喜好瞬息萬變,95後、00後人羣的需求是什麼?我們每天都在研究。包括微信,沒有人保證一個東西是永久不變的,因爲人性就是要不斷更新,可能你什麼錯都沒有,最後就是錯在自己太老了。”

另一方面,微信還面臨勁敵抖音的流量爭奪戰。頭條系已經被視爲騰訊系最大勁敵,在最核心的用戶時長爭奪上,騰訊系在萎縮,而頭條系不斷增長,其中抖音作爲拳頭產品·“殺時間”利器,貢獻最大。據抖音最新官方數據顯示,目前其國內月活已破5億,增長迅猛。

總共24個小時的用戶時長,使用抖音的時長增長,等於使用騰訊產品減少,更何況抖音上線多閃聊天已經繞開騰訊分享限制大棒,殺入微信的社交腹地。兵臨城下,看着扶不起的微視們,騰訊只能繼續借道微信版本更新,加碼微信視頻號。

物理學有一個觀點:極其巨大的物體會坍塌成黑洞。當下越來越臃腫的微信也正向着巨大超級APP前進,坍塌與否,也須警惕。

2009年,谷歌退出國內大陸市場,至此國內市場僅有搜狗搜索、360搜索,幾乎沒有對手的百度一騎絕塵,市值一路高漲,到2011年超越騰訊成爲BAT一哥。但其後是進入長期的業務停滯,甚至錯過移動互聯網浪潮,被解讀爲戰略迷失。

目前,微信官宣用戶達12.5億人,國內用戶約10億,佔據八成,國內網民滲透率接近100%。可以說,微信獨佔國內市場,Facebook、Instagram等全球社交巨頭未進入大陸市場,給了微信得天獨厚的優勢。

然而,也正是這種優勢,或讓微信面臨戰略迷失。

微信改變了國內用戶使用習慣,也被國內用戶使用習慣改變,其結果便是在海外市場水土不服,甚至在文化接近的日韓、東南亞地區都難以取代Line。

微信問世之初,視覺元素、交互設計、表情包功能常常被拿來和Line對比。迭代至今,Line仍然保持極致的通訊屬性,主打“萌新”和“溝通”功能,而微信在各類功能的疊加後,定位越來越模糊,在拓展海外市場難以給人留下深刻印象,在國內的版本更新也伴隨着不理解和吐槽。

微信的功能更新越來越四平八穩,也越來越沒有記憶點。而在這個時代,對一款產品而言,沒有記憶點是致命的。

- End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