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月23日,瀋陽市衛生健康網發佈健康知識:《 疫情期間,如何幫助兒童做好心理調適與防護?》

當前舉國上下齊心協力地對抗新冠肺炎,每個人都面臨許多挑戰。兒童作爲一個特殊的羣體,他們學習生活、社會活動,乃至作息時間都受到了相當程度的影響。再加上他們對各種信息理解不完整,易受家長情緒影響,容易產生各種心理問題。因此兒童心理健康需要大家額外關注。

作爲家長,需要如何提前做好孩子的心理防護?如何幫助孩子進行心理調適?如下做法提供大家參考。

第一,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家長會焦慮,擔心自己和家人會被病毒感染,對於萬一被感染後的結果進行消極的預測,反覆地去查看各種疫情進展信息,關注新增病例和死亡率,將其與自己聯繫起來等等,這些情緒很容易直接傳遞給還未成年的兒童,讓孩子對於這場疫情有了放大化的恐懼。在孩子眼裏家長本來是強大的,是可以保護的角色,而在疫情面前,父母也開始害怕和擔憂了,這種情緒勢必會感染到孩子,讓孩子更加的恐懼和焦慮。

所以家長應保持情緒穩定,情緒的穩定是一種內在和外在的影響力,會讓孩子有安全感,不再過度的擔驚受怕。

第二,家長應保護兒童免受過度負面信息的干擾,但是也不能什麼都不給孩子說,否則孩子就會胡思亂想,會讓孩子更恐懼。要根據兒童的年齡段和認知特點,告知兒童簡單、清晰、必要的信息,給孩子樹立人們終將會戰勝疫情的信心。因此一方面家長不要嚇到孩子,但同時也需要讓孩子瞭解正在發生的事情。

舉個例子:告訴小孩子“現在外面有一種病毒,就像怪獸,我們消滅怪獸的辦法就是讓它看不到我們,因此我們需要呆在家裏,好消滅怪獸,讓它消失。”如果孩子問,是什麼病毒,爲什麼這麼不能出門,爲什麼要戴口罩等問題,可以以講故事的辦法,講述冠狀病毒的繪本故事給孩子聽。

第三,對於已經出現一些異常表現,比如愛哭、害怕獨處、害怕黑暗、夜驚、噩夢、焦慮甚至恐懼等異常情緒,胃疼、頭疼等軀體症狀的兒童。家長給以更多心理支持:告訴他有所擔心都是正常的,父母會陪伴他並保護他;還可以多撫摸、擁抱、陪伴入睡等;另外孩子無聊、發脾氣時,可以做一下家庭遊戲、共同閱讀、聽柔和音樂,有條件的可以做一些居家感統訓練。嚴重者應到專科門診做進一步診斷和干預。

第四,對於兒童提出的各種問題,包括疫情、疾病、死亡等問題,家長要保持溫和、耐心的態度,不迴避、不批評、不忌諱,根據兒童的年齡特點給予合適的回應。小一些的孩子可以用塗鴉來處理和表達困擾他的情緒。大孩子可以讓他“寫出來”,比如寫日記,寫文章,可以把自己的感受都用文字記錄下來。

第五,需要家長與孩子一起努力保持正常的作息規律和生活秩序,即使在家也要定時定量完成生活和學習任務,此外家長要給予孩子足夠的積極關注,理解和接受孩子合理的體能釋放和娛樂需求。爭取做到以下3點:

1.和孩子一起建立“室內假期”規則。和孩子討論後,在睡眠、進餐、學習、運動以及電子產品使用時間等方面達成一致,可以實施打卡制度互相監督執行。

2.和孩子之間要有界限,給予孩子一定的自主權,不要盯着孩子的一舉一動,造成緊張感和逆反心理。要明確孩子的自主活動時間和範圍,家長也需要自己獨處的時間。

3.家長可以與孩子一起設計居家親子游戲,帶領孩子思考和運動,對於孩子的規則感、專注力和合作精神都會有所幫助。

總之,面對疫情的特殊情況,只要家長的應對得當,孩子們完全可以愉快順利度過這個“特殊”的假期。

撰稿:李智永(瀋陽市兒童醫院心理科副主任,副主任醫師)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