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說明:市政協分組會議 攝像:周治)

東方網記者孟繁嘉、周治、王泳婷1月24日報道:上海市十五屆人大五次會議今天開幕,龔正市長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常態化疫情防控成爲今年的重點工作。對此,市政協委員、華東師範大學社會發展學院院長文軍建議,以社區爲依託,由政府、社區居民、社會力量三方聯動發力,構建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中的社區防控共同體。

文軍委員接受記者採訪(攝影:王泳婷)

作爲一名社科學者,文軍委員對突發事件的管理防控話題十分關注,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後,他和團隊便將研究方向更多地聚焦於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不能單單依靠政府‘自上而下’的管控,”文軍委員告訴記者,通過實地調研和研究發現,作爲“底線”和“第一線”的社區,在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聯防聯控上可以發揮巨大作用。

那麼,圍繞社區主體,“防控共同體”又該如何構建?文軍委員建議,讓政府依法“管治”、社區居民有序“自治”與社會力量參與“共治”聯動發力。

文軍委員提出,要明確各級責任主體,建立“縱向到底、橫向到邊、不留死角”的全覆蓋工作體系,此外,防控工作要做到依法依規,避免矯枉過正“一刀切”,讓“管治”有效更“有情”。

在社區自治方面,文軍委員建議突出屬地化管理原則,鼓勵廣大居民積極參與防控,同時加強民主協商,調動基層組織力量,不斷完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防控工作的體系和制度。此外,他特別提到,應對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必須加強基層黨組織的統一領導,避免因“碎片化”防控而收效甚微。

文軍委員參加市政協分組會議(攝影:王泳婷)

除了政府管控和居民自治,文軍委員認爲,社會力量也應更多參與到防控工作中來。“像心理諮詢師、社會工作者、物資供應企業等都是防控工作中的重要力量,”文軍委員表示,上海在這方面具有獨特的人才和產業優勢,建議把這些社會力量發展好、利用好,形成社區協同治理的工作局面。

“要充分發揮科技支撐的力量,”文軍委員建議加快疫情防治的技術攻關和治療藥物的研發,用創新科技成果遏制和應對新型疾病,運用多媒體技術手段及時發佈信息,做好流行病學調查和輿論引導。

面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如何讓上海始終位於全球最安全城市之列?文軍委員表示,當疫情防控成爲常態,建立與之配套的常態化保障機制同樣重要。

>>>點擊進入上海兩會專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