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麻葉,曾是困難時期裹腹難嚥之物,如今卻成爲人們調節胃口的佳品

我喜歡聽村裏的一些老人,娓娓敘說過去的風物往事。

張大爺今年60歲,身體硬朗,牙口超好,他在說少年時採芝麻葉兒,做梅乾菜的事。我耳朵一個字不漏地聽着,眼睛盯着他看,他語速極慢,語調柔和,他說到村上的姑娘們,挎着籃子吆喝,一起下田採芝麻葉兒,用家鄉土話說:“走了,走啊,去薅芝麻葉兒!”,你推我搡,嘻嘻哈哈奔向芝麻田。

那個時候,幾乎家家戶戶都掐芝麻葉。在那貧困年代,芝麻葉是農村人家冬春時節常備的家常菜。不過芝麻葉可不是摘回來就能喫的,還要經過一系列的製作工序。芝麻葉採回家後,清水煮七八分鐘,清水裏揉,洗出黑乎乎的水,一遍遍地淘洗,去除苦澀味,只剩下清香,然後鋪在太陽下曬乾,極費事。

掐芝麻葉還要講究時間和技巧,一般要選在立秋前後採摘,因爲這時的芝麻籽也長得飽滿了,這樣就能保證採了葉子不影響芝麻的產量,採摘葉片時,一定要選擇有芝麻子以下的三四片葉子,高了,會影響芝麻結子,低了,是枯葉子沒有水分也沒有養分,上好的芝麻葉,像木耳一樣有嚼頭。還有就是天越乾旱,芝麻葉含油分大,喫起來越好喫,要是遇上陰雨天,芝麻葉雖然葉大、厚重,但油分少,苦味重,反而不好喫。

曬乾後的芝麻葉,若要保持原始的香,最好用藕葉包起來懸掛於通風處。喫時隨取,下麪條,做餡料,或炒,或燉……香啦,張大爺說着說着,彷彿許多年前的芝麻葉香還彌留在脣齒。

我覺得做芝麻葉梅乾菜的過程,民間,傳統,慢功夫,細活。這種生活面貌特有生活氣息,充滿鄉野草木香以及鄉土氣。

芝麻葉不僅是極佳的食用乾菜,而且還有一定的保健功效。芝麻葉營養豐富,富含氨基酸、胡蘿蔔素、維生素、膳食纖維等多種人體所需的微量元素。具有滋養肝腎、潤燥滑腸作用,可用於津枯血燥、大便祕結、急慢性咽炎等病症。中醫認爲:芝麻葉對肝炎、腎虛、天熱中暑、頭暈等都有治療效果。

如今芝麻葉已成爲人們調節胃口的佳品,而且喫法在不斷翻新升級,已製成各種幹芝麻葉罐頭,深受人們喜愛。飲食文化,是不倦的話題。其中有許多鮮爲人知的傳承,也有豐厚的地域文化特色。

時代無論如何變化,山珍海味總抵不過家常便飯。如臺灣作家林清玄曾說過,許多事物的珍貴或卑賤,美好或醜陋,其實都是我們不同時期的感受而已。芝麻葉,曾是困難時期裹腹難嚥之物,如今卻成了搶手貨,再細想想,迴歸自然,感謝自然才應該是我們亙古不變的初衷。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