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着人們口袋裏的錢變多,銀行存款小數點不斷往右位移,在買車這方面,除了基本的實用性之外,還要求品牌擁有足夠附加值,也就是開出去要有牌面,而說起面子這事,自然離不開BBA,畢竟作爲最早進入國內市場的豪華品牌,無論是知名度還是號召力以及品牌形象方面,都是獨樹一幟的存在,市場口碑已經非常成熟。手握27萬,買入門BBA還是選擇高配二線豪華品牌?

不過,由於這片細分市場逐漸壯大,除了BBA之外,越來越多非德系豪華品牌加入了進來,其中不乏有我們小時候經常在電影上看到的凱迪拉克、沃爾沃、雷克薩斯、謳歌等,而且,這一批追趕者爲了彌補品牌方面的差距,不約而同的走起錯位競爭策略,即用相同或者更低的價格,買到配置相同或者定位更高的車型。

因此,這就讓消費者處於糾結當中,究竟是買一線豪華品牌還是選擇性價比更高的二線豪華品牌呢?接下來就以27萬爲例,以具體車型對比作爲參考,看看結果如何。

首先,在車型級別這一方面,BBA裏面有兩種選項,一種是緊湊級車型的中高配,另一種則是中型最低配。具體車型爲Q3、X1、GLA以及轎車領域內的A4L、3系、C級,乍看上去還是不錯的,起碼還能買到中型轎車。但在二線豪華品牌中,已經可以買到比它們更高一個級別的車型,例如凱迪拉克XT5、CT6等,它們分別定位在中型SUV和中大型轎車,單論尺寸就已經甩開BBA很大一段距離,三圍大小的差異將直接影響空間舒適性。

其次,BBA在動力方面表現也差強人意,尤其是A4L、3系、C級這幾款車型的入門車型,發動機最大馬力只有150匹出頭,甚至比不上售價比它們低上10萬元的合資車,況且,馬力越低,加速過程發動機則需要儘可能保持高轉區間以達到動力的持續輸出,噪音也會隨之增大,駕駛質感與其豪華車定位完全不相符。而二線豪華品牌大多都是全系統一標配高功率發動機,無論是加速性能還是行駛質感,都要比一線豪華品牌要好。

不過,即便入門BBA在產品力方面全方位落後,但翻開銷量榜單,賣得最好的反而是以上這幾款車型,而性價比更高的二線陣營的產品甚至連它們的一半都達不到。消費者不是傻子,BBA能做到熱賣一定有它們的理由。這其中與保值率有一定關係,由於二線品牌需要多賣車,它們需要利用鉅額優惠來打動消費者,但是採取以價換量的營銷策略會導致終端市場價格極不穩定,有的人今天花30萬買了一輛車,開了一個月之後,優惠放大,如今只需28萬便能開回家,這種情況不就像買了特斯拉的車主一樣,被當成韭菜來割。而且,新車價格下來之後,保值率也會受到影響,這也是爲什麼二線豪華品牌普遍不受車商待見的原因。相反,BBA當中除了奧迪優惠大一些之外,寶馬和奔馳的價格不會有太大波動,但奧迪保值率之所以沒有受到影響,是因爲奧迪市場保有量很大,無論是新車還是舊車的需求都比較高,因此降價對它的保值率影響不大。

最後也是最爲關鍵的品牌影響力,儘管路面上二線豪華陣營的產品相較於以往,在路面行駛的數量已經多了起來,但不可否認的是BBA依然是市場主流。國人買車講究面子,就算是十萬元價位區間,也有一部分消費者顧忌別人看到自己買了一輛國產車後,會遭到調侃,更別說豪車領域,這種思維只會更加根深蒂固。因此,爲了讓“裝X”需求不動聲色的顯露出來,選擇BBA是一個最爲簡單且省事的做法。

總結

關於27萬元買入門BBA還是二線豪華品牌這個問題,更多是看個人需求,如果買車不只是爲了車頭那個LOGO,那麼車型級別更高的二線豪華品牌絕對能滿足需求,而如果買車需要撐場面,那麼BBA顯然更對應你的用車需求。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