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券業這一業務成藍海!去年規模新增163%,交易商持續擴容,機構預測2030年利潤至少512億

衍生品業務將成爲證券公司差異化競爭的關鍵。

近日,中國證券業協會公佈的《場外業務開展情況報告》顯示,2020年,券商場外金融衍生品業務新增名義本金累計4.76萬億元,相較去年新增規模增幅達163%;累計交易11萬筆,同比增長近一倍。

此外,自去年9月份監管出臺場外期權業務管理辦法以來,場外期權業務交易商明顯擴容。至今年1月29日,共有8家一級交易商以及32家二級交易商獲批,且另有多家券商明確要發力衍生品業務,從監管至券商層面都對發展衍生品業務釋放了更爲積極的信號。

瑞銀證券研報認爲,在政策的繼續放鬆和推動下,至2030年衍生品業務或將貢獻國內證券行業8%-25%的利潤,基準情形下2030年衍生品業務爲行業帶來512億元利潤,較2019年54億的貢獻量增幅達848%。

場外期權交易商持續擴容

1月29日,中國證券業協會發布通告,新增華寶證券成爲場外期權業務二級交易商。這是去年9月份中證協發佈《證券公司場外期權業務管理辦法》(簡稱“管理辦法”)以來,第5家獲批的場外期權業務二級交易商。

去年9月25日,中國證券業協會發布了上述管理辦法,在交易商准入門檻、標的範圍、投資者適當性管理等方面作了進一步明確,標誌着監管層首次對券商場外期權業務進行規範和監管。業內人士認爲管理辦法的出臺會促使參與場外期權業務的交易商數量增多。

一個月之後,證券業協會就新增東北證券、東方財富證券爲場外期權業務二級交易商;去年11月份,瑞銀證券新增爲場外期權業務二級交易商;去年12月21日,華鑫證券獲得場外期權二級交易商資格;而今華寶證券獲批此資格,2020年以來新增場外期權二級交易商資格已有5家,也就意味着,當前場外期權二級交易商已達32家。

相比二級交易商,一級交易商則是更大的殊榮。今年1月4日,申萬宏源公告,申萬宏源證券收到證監會《關於申萬宏源申請場外期權一級交易商資質的無異議函》,成爲2018年8月以來新增的首家場外期權一級交易商。目前,場外期權一級交易商達到8家,其他7家分別爲中信證券中信建投證券、中金公司、國泰君安、華泰證券、招商證券、廣發證券。

也有券商明確發力衍生品業務。本月11日,光大證券董事會會議審議通過了《關於設立金融創新業務總部的議案》,該部門以衍生品、做市商、量化策略等爲主要業務形式,爲客戶提供多元化金融產品和解決方案,服務客戶投資、融資、風險管理及流動性需求。這一部門的成立,或許意味着光大證券再次發力衍生品交易。

場外衍生品規模增幅達163%

近日,中國證券業協會公佈了《場外業務開展情況報告》(20201年第1期),報告顯示,2020年,券商場外金融衍生品業務新增名義本金累計4.76萬億元,相較去年新增規模增幅達163%;累計交易11萬筆,同比增長近一倍。

公開數據顯示,2020年12月,證券公司開展場外金融衍生品交易新增初始名義本金5499.53億元,較11月份增長3.22%;截至2020年末,場外金融衍生品存續未了結初始名義本金合計1.28萬億元,較2019年12月增幅達105%。

其中,場外期權7569.67億元,收益互換5210.83億元。存續的場外期權標的以商品類(21.13%)、股指類(54.79%)爲主;收益互換以其他類(52.68%)、個股類(20.62%)爲主。存續名義本金規模較大的前五家證券公司在收益互換、場外期權中的全行業佔比分別爲84.05%、64.98%,在整個場外衍生品業務中佔到66.65%。

從證券公司場外衍生品合約的交易對手情況入手分析,商業銀行、私募基金、其他機構是場外衍生品市場的主要買方機構。以名義金額計,在2020年12月份新增互換交易中,私募基金、其他機構佔比較高,分別爲28.26%、33.85%;在同期新增期權交易中,商業銀行、證券公司及其子公司佔比較高,分別爲59.22%、16.76%。收益互換合約的標的構成,主要分爲A股個股,以滬深300、中證500、上證50爲主的股指,以港股、美股、境外期現貨爲代表的境外標的。

衍生品業務是一片藍海

日前,有頭部券商分析師向記者分析到,就券商股表現來看,接下來可以關注衍生品、投行表現較好的券商,後期市場波動較大時,機會可能比較多。無獨有偶的是,多家研究機構都明確表示,衍生品業務將成爲券商差異化競爭關鍵。

東吳證券研報認爲,衍生品業務的發展將拓寬券商佣金收入,豐富投資策略和對沖風險。就場內業務而言,以 ETF 以及股指期權爲代表的場內衍生品主要爲證券公司帶來的是經紀業務佣金收入;就場外業務而言,證券公司通過扮演經紀商或者中間商來進行盈利。作爲經紀商,證券公司提供交易通道,撮合客戶交易,並賺取佣金,這個過程中證券公司幾乎不承擔任何風險。作爲中間商,證券公司以低價買入證券再高價轉手賣出,或者將庫存券賣給客戶以 幫助客戶完成交易。在這一過程中,證券公司既能賺取佣金也能獲得風險差價收入。

長期來看,資本市場改革深化將提升券商的重要性,龍頭券商深度受益於政策紅利。場外衍生品或成爲券商差異化競爭的重要業務。行業同質化背景下,證券公司亟需業務轉型,券商 ROE 的制約核心來源於資產端約束,未來資產端會隨着 FICC 等業務的擴充體現到 ROE 提升,而市場有效性決定了參與主體爲龍頭券商。衍生品業務的擴充將引起行業性的 ROE 提升,尤其會給龍頭公司帶來明顯的阿爾法驅動。衍生品業務要求券商同時具備資本實力、風險定價能力及專業能力,頭部券商依賴自身能力優勢,未來業績將更加突出,值得重點關注。

瑞銀證券非銀分析師曹海峯日前發佈的研報認爲,政策的繼續放鬆和推動下,發展到比較成熟的階段,2030年衍生品業務或將貢獻券商行業8%-25%的利潤vs目前僅貢獻4.4%左右利潤,基準情形下2030年衍生品業務爲行業帶來512億元利潤(2019年54億),2020-30E CAGR達到23%,主要受兩大因素推動,場內方面,相關政策的持續放鬆和新產品的持續推出,包括股指期貨/期權/個股期權利率及貨幣類產品等;場外方面,監管的持續放鬆和場內產品的逐步放開對場外業務的促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