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的華夏文明,鑄就了輝煌的中國歷史。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歷代的文人雅士、詩人墨客,爲一個個節日譜寫了許多千古名篇,歷經歲月的大浪淘沙,依然廣爲傳頌。

杜牧的《清明》,“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寫出了清明節對祖先的深深悼念;王維的《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獨在異鄉爲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寫出了重陽節遊子對家鄉親人的深切思念;李白的《靜夜思》,“牀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寫出了中秋節獨在異鄉的離愁別緒;王安石的《元日》,“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寫出了春節辭舊迎新的熱鬧和喜悅;

這些詩句,是我們傳統節日深厚文化底蘊的彰顯,大俗中透着大雅,積澱了博大而精深的文化內涵,傳遞着我們中華民族感恩、愛國、愛老敬老等優良傳統。過節,應該是最好的生活儀式感,是每一位孩子最高興的事。

令人遺憾的是,隨着人類文明發展的日新月異,我們的孩子在外來文化的影響下,對於中國傳統節日的概念已經漸漸淡化,對節日的感受和理解已經漸漸遲鈍,孩子們熟知並熱衷的已經漸漸變成了聖誕節、感恩節等"洋節日"。而我們家長自己,也在信息大爆炸的焦慮和不安中選擇忽視這些傳統節日,我們在漸漸變得無趣。

郭沫若曾說:"人的根本改造應當從兒童的感情教育,美德教育入手。"而最好的感情教育和美德教育,就是對孩子進行傳統節日教育。

雖然,傳統節日的慶祝方式隨着時代的發展一直在變,但是傳統節日的體現的禮節、禮儀不會變,這些禮節、禮儀體現的道德精神不會變。如果作爲家長,我們能深刻地理解傳統節日文化中附着的教育意義,抓住節日的核心意義,陪着孩子一起有意義地慶祝,那一定能幫助孩子養成更好的禮儀習慣和生活方式。

雖然,我們平常因爲工作的緣故,給孩子的陪伴很少,但節日可以幫我們彌補缺失。不同的節日有不同的紀念意義,不管是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重陽節,還是春節,家人一起過節的儀式感都能讓孩子感受到家庭氛圍的和睦、融洽,感受到親人血脈相連的親密,從而產生愉悅情感體驗,內心更有歸屬感。

雖然,孩子動手能力的培養並非一朝一夕,但節日可以創造一個很好的契機。陳鶴琴先生曾倡導,"凡是兒童自己能做的,應當讓他自己做;凡是兒童自己想的,應當讓他自己想。"幼兒園就經常開展中國傳統節日活動,比如元宵節讓孩子製作花燈、端午節讓孩子親手包糉子和品嚐糉子,春節讓孩子自己寫一副春聯等等,對提高孩子的動手操作能力十分有幫助。

那麼,家長該如何陪着孩子一起過節呢?

首先,家長要加深對傳統節日的瞭解,提高認同感。很多年輕父母對傳統節日的瞭解浮於表面,對傳統節日蘊含的歷史文化底蘊並不瞭解,因爲不瞭解,所以難認同,更難以教育孩子。比如很多爸媽只知道端午節是喫糉子、賽龍舟,並不瞭解端午節是爲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也有紀念伍子胥、曹娥及介子推等的說法,端午節還有采草藥、掛艾草與菖蒲、拜神祭祖、洗草藥水、打午時水、浸龍舟水、放紙鳶、睇龍船、拴五色絲線、薰蒼朮、佩香囊等習俗。

其次,節日是我們的節日,是家長和孩子一起的節日。家長應該手把手地教孩子,跟孩子一起動手製作,一起慶祝節日。比如即將到來的春節,家長一定不要只顧着自己忙碌,而要讓孩子參與進來,才能讓孩子對春節更有體會。根據孩子的年齡大小,家長們可以安排一些他們力所能及的活兒,比如幫忙挑選春聯、負責放鞭炮、一起去寺廟祈福等等。有付出,方能有收穫。

再次,最好的教育,一定是潛移默化、潤物細無聲的。對孩子進行傳統節日教育,最好的做法便是將節日教育融入日常生活,創造機會對孩子進行節日教育。比如家長朋友,可以選擇《我們的節日》這套立體書,一有空閒的時間就和孩子一起共讀,不僅能幫自己補課,更能在無形中讓孩子感受不同節日的不同寓意和中國傳統文化的魅力。

這本立體書詳細解讀了中國的五個傳統節日,有節日的來由、傳說的故事、過節的習俗、美食等,還有相關的詩歌、猜謎語等豐富內容。這本書除了封面採用高端的燙金技術,讓書超有質感;書的正反兩面還有超過1.5米的超長全景節日“畫卷”,畫面展開的同時,節日的時間軸瞬間在孩子的腦海中變得清晰。

十分驚喜的是,這本書還贈送了趣味創意禮包,讓家長和孩子玩得更嗨!拼一拼立體花燈、拼一拼手指玩偶、貼一貼換新衣、剪一剪燈籠剪紙,每一種玩法都特別有新意,特別有意義。

希望家長朋友們,都能入手一本,寓教於樂,和孩子一起越玩越開心、越玩越親密、越玩越聰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