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共北京市委黨史研究室、北京市地方誌編纂委員會辦公室領導下,由北京市方誌館組織校點的明嘉靖《通惠河志》《萬曆通糧廳志》近日正式出版。

1、《通惠河志》

該志編撰者是明代吳仲,是專門記述通惠河歷史的志書,也是北京現存最早的河渠志書。

明代通惠河位於北京城東部,是元代挖建的漕運河道的一部分。元末明初,通惠河上段從白浮泉至甕山泊已經廢棄,從萬寧橋到東便門河道已經不便通航,漕船隻能到東便門外大通橋下。以後通惠河又遭淤塞,不能通船,糧船至通州張家灣即卸船轉爲陸運。嘉靖六年(1527),時任巡按直隸監察御史的吳仲建議修治通惠河。把通惠河與北運河漕運交接點改在通州城北,北運河運來的米糧行至此,由人工搬運到通惠河船上,到大通橋再陸運至朝陽門。這種辦法比全部陸運省力得多,方便得多。吳仲因修河之功被通州百姓建祠紀念。

嘉靖九年(1530),吳仲在赴任處州知州的途中,途徑通惠河,他追思往事,深感“日遠人非,無所於考”,於是編成《通惠河志》一書。

全書記述了通惠河的開挖歷史、閘壩建置、公署建置、修河費用、建議修河奏議、修河碑記等,是有關大運河的重要歷史文獻。此次整理,將原本影印件和點校整理本同冊出版,爲大運河文化帶的建設提供了新的參考,也希望藉此進一步推動運河文化研究,促進運河文化傳播。

2、《萬曆通糧廳志》

通州是京杭大運河北部的關鍵點,號稱國家漕運的“咽喉之地”。爲了加強管理,明成化十一年(1475),朝廷於通州設置新的機構——戶部通州坐糧廳,簡稱通糧廳。它長期駐紮通州城,故名“坐糧”,主持通州地區運河沿岸國家倉儲的運輸、保管、發放事宜。通糧廳的主管官員稱戶部通州坐糧廳郎中。

時任坐糧廳郎中周之翰利用公務之餘,纂修成《通糧廳志》十二卷(校點本共20萬字)。《通糧廳志》成書於明萬曆三十三年(1605),記錄了從成化年間設立機構到纂修《通糧廳志》這一百多年間的大事,包括通糧廳的設置源流、下轄糧倉情況、機構職能、歷任各級官員名錄、通糧廳經手的漕運制度、北京運河水道河防情況、通糧廳官署建制、本廳分管的各縣各衛倉庫和閘壩、本廳主管河工民役、北京運河相關奏議和碑記等。每卷皆區分專題、排比史料,便於當代讀者檢索利用。

本書保存了大量明代通州倉儲、漕運相關史料,能夠幫助讀者瞭解明代北京漕運制度及歷史沿革,也有助於保存運河歷史文獻資源,從而推動北京市大運河文化帶建設進一步“活”起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