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着中國國力的蒸蒸日上,人民羣衆的生活日益富足,“海晏河清”和“河清海晏”這對近義成語逐漸走紅。它往往用來比喻天下太平,確實與當下的社會環境比較貼合。有朋友曾經問過小珏,這個成語的出處是不是著名的《西遊記》?

確實,吳承恩老先生在《西遊記》中,提到了這個成語。那是在第九十回“師獅授受同歸一,盜道纏禪靜九靈”中,唐僧師徒路遇了九頭獅子精,連借給王子的兵器也被偷走了。經過一番苦戰,孫悟空等人奪回了兵器,降服了九頭獅子精。爲此,國王大開素宴答謝唐僧一行,又將獅子肉分與百姓瞻仰。王子則說:

誠所謂河清海晏,太平之世界也。

因爲《西遊記》的名氣太大,很多人誤解“河清海晏”就是出自於此。其實,《西遊記》成書於明朝,無論是“河清海晏”還是“海晏河清”,在唐朝時就已經成型了。它們的作者,分別是兩位並不著名的詩人,也許就因如此,出處才被埋沒。

先說“河清海晏”,它是由唐朝詩人鄭錫所造。這個人名氣不大,寶應年間進士及第,在寶曆年間禮部員外郎。在唐朝的歷史中,他的存在感很低,作爲詩人,也僅有十首詩傳世。但是,在《日中有王子賦》中,就有非常出名的這句話:

河清海晏,時和歲豐。

《日中有王子賦》寫得非常精彩,妙語連珠,氣貫長虹,讀來口齒餘香。只不過限於篇幅,就不全文引用了,有興趣的朋友可以找來讀讀,一定不會失望的。

那麼,“海晏河清”又是誰創造的呢?那是另外一位唐朝詩人薛逢的手筆。薛逢在歷史上的名氣比鄭錫要大一些,新舊《唐書》都有他的傳記。他在會昌年間進士及第,擔任過侍御史、尚書郎等皇帝的近臣。但是,薛逢恃才傲物,蔑視權貴,並不受人歡迎,這也導致他的仕途坎坷。他留下來的詩歌也不多,海晏河清出自《九日曲池遊眺》:

陌上秋風動酒旗,江頭絲竹競相追。正當海晏河清日,便是修文偃武時。繡轂盡爲行樂伴,豔歌皆屬太平詩。微臣幸忝頒堯歷,一望郊原愜所思。

不可否認,這兩個十分相近的成語,都是爲皇帝歌功頌德的。雖然在安史之亂後,唐朝一蹶不振,已經恢復不到開元盛世、貞觀之治的局面,但在每一個大唐人的心中,從未忘記過昔日的榮光,也從未停止追求盛世的腳步。這兩個成語,也代表了唐人渴望太平盛世的美好願景。

可能還是有小夥伴要問小珏,這麼相近的兩個成語,到底誰在前誰在後,又是誰模仿誰呢?

因爲這兩個詩人,都沒有在歷史上特別出名,雖然有所記載,卻很不全面,連生卒年都不沒有留下。但是,小珏根據他們及第的時間,認爲還是鄭錫在前,薛逢在後。鄭錫是寶應年間的進士,這是唐代宗在公元762年四月至763年六月使用的年號,共計兩年。薛逢是會昌年間進士,這是唐武宗李炎的年號,是在公元841年正月至846年十二月使用,共計六年。

兩者相差了近八十年,如果沒有太大的意外,鄭錫和薛逢應該是三四代人的間隔,自然是鄭錫的《日中有王子賦》在前,後來纔有薛逢的《九日曲池遊眺》。我們也不能說是抄襲,應該是薛逢在前人的基礎上產生靈感,化爲己用。

到唐朝的時候,黃河水就已經渾濁了,古人認爲,黃河水清意味着聖人降臨,將會天下大治。大海在多數情況下,都是驚濤駭浪的,風平浪靜在古人眼中,也是天人感應,是國泰民安的預兆。抱着這樣的美好想法,詩人們才創造出瞭如此相近的兩個成語,也爲我們文化寶庫中增加了珠玉。

對於家裏有小孩的朋友而言,輔導一些成語是非常困難的事情,有些典故自己也不太清楚,生怕教錯了,很多讀者私信問過小珏有沒有什麼辦法。平心而論,現在的語文教育是越來難,小珏有時候也有無力感。但是,比我厲害的專家多得是啊,我們可以讓專家走進生活,讓孩子們自己閱讀,尋找答案,鍛鍊他們的自立能力。

推薦這本《笑讀成語全4冊》給大家,裏面有大量成語故事,基本上足夠日常生活實用。每則成語都配有詼諧生動、妙趣橫生的四格漫畫,爲孩子營造出輕鬆愉快地閱讀氛圍,讓孩子告別死記硬背,輕鬆掌握成語,從而汲取成語背後流傳千年的大智慧!正版圖書,原價145元,平臺和書店有活動,現在只要七十多塊,相當划算,我自己也入手了一本,鏈接奉上。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