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爲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兒女能夠一直順利且優秀的長大。

在他們小的時候,爸爸媽媽希望他們能在學業上取得優異成績,考上更好的大學;而待他們長大成人步入社會,又希望他們可以在事業上有所成就,飛向更遼闊的天空。

可當子女真的如父母所願,在學業、事業有成就時,卻總會因爲各種原因無法留在父母身邊,他們不是整日忙於事業,就是離家較遠,甚至在另一座城市或國家發展,於是常有老人到了晚年感嘆說:“我寧願自己的子女沒那麼優秀!這樣能陪在我身邊的時間就多一點。”

人到了晚年,才發現子女太優秀也未必是好事?7旬老人道出自己的親身經歷

鄭叔叔和老伴育有一對子女,孩子們從小在鄭叔叔和妻子的嚴格要求下,不僅成績優異,也特別懂事,一直都是人們羨慕的別人家的孩子。

後來,大兒子大學畢業後出國讀研,女兒畢業後也留在了學校所在城市。現今,兒女們不僅事業穩定,也都成家立業了。

按理說,鄭叔叔和老伴應該心滿意足纔是,可每當親友們羨慕地向他問及子女情況時,他總是感嘆說:“哪有你們的孩子能留在身邊那麼好呀。”

親友們都覺得他是謙虛,但鄭叔叔這位7旬老人卻吐露了自己的晚年心酸事:“我跟老伴都70多歲了,腿腳也不利索,但兒子女兒都忙着工作根本沒辦法回來照顧,這不,現在正替我們老兩口找養老院呢。這樣看來養兒也未必能防老呀,我現在到寧願子女沒那麼優秀了。”

老人會有此感慨並非沒有道理

現今社會,像鄭叔叔家的情況很是普遍。他們將子女培養成人,可優秀的子女大多忙於事業,無暇顧及老人,父母難免會覺得有些孤單,並且在心理上產生不滿。

但這並不是子女忘恩負義,不夠孝順,而是越優秀的孩子越在工作崗位上發揮重要作用,也會因此而越發的忙碌。

此外,父母雖然到了一定的年齡,但不忍心打擾孩子,更不願意麻煩孩子,時間久了,這便成爲兩代人習慣的相處模式,也就有了越優秀的孩子離家越遠的現實情況。

養育孩子的關鍵詞是“陪伴”與“分離”,父母要正確對待

隨着現在思想的進步,父母養育子女是爲了讓自己“老有所依”的這個概念已經逐漸消失,大家更清楚孩子們終將要成長,也要有屬於自己的天空和理想,他們也得有自己的事業和生活。

不過,父母與子女之間的情感是與生俱來的,是任何人、事或距離都無法阻擋的。

孩子從出生起,需要父母的悉心養育與陪伴,但隨着孩子慢慢成長,他們也越發的獨立,父母便要學會放手和分離,在這一點上家長要擺正自己的心態,及時調整好自己的情緒,畢竟兒女能通過自己的能力獲得更好的生活是件好事。

除此之外,子女雖然會因爲種種原因而無法長期陪伴父母,但老人也要通過自己的努力,讓自己的晚年生活過得更加舒心自在。

老人該如何才能讓自己的晚年過得更舒心?

將生活的重心轉移到自己身上許多父母真的是從孩子出生那天起,便有了操不完的心,小時候操心他們成長與學習,長大了還要操心他們的工作與家庭,待成年子女的孩子出生後,又要幫助他們帶娃。

可待到隔代人長大,老人往往因爲一直沒有自己的生活與空間,變得特別失落。因此,無論何時,老人都要有屬於自己的天地,可隨時轉換生活重心。

發展一些可以打發時間的興趣愛好擁有屬於自己的興趣愛好也很重要,而不是將時間或精力全部投入到子女身上。無論是下棋、書法、廣場舞、讀書、養花等,都是不錯的選擇。

給自己找夥伴與朋友

老人最大的空虛是來自心靈,子女不在身邊,親人也漸行漸遠,往往讓老人們的生活特別寂寞。但如果有三兩好友,晚年時相約從事共同的愛好,或經常走動,也會讓老年人的生活充滿樂趣。

今日話題:你如何看待越有出息的子女離父母越遠這件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