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王喜登上燕國王位的時候,整個戰國的格局基本上已經相當明確,可以說能夠左右天下之諸侯國,唯秦國而已。燕國之地位,數百年沒有如何變化過。

燕王喜大致還是明白要交好鄰國的,所以即便是趙國經歷長平之戰的慘敗後,燕王喜還是要派遣使臣前往趙國結好。平原君趙勝死後,燕王喜派的使臣地位很重要,是燕國的相國慄腹,可見燕王喜還是急切要與趙國結盟的。

“以五百金爲趙王酒資,約爲兄弟”,這種情感還是很真誠的,那就是歃血爲盟,要同生共死的。只是新的趙王似乎對燕國不是很在意,所謂“趙王如常禮相待”,對使臣慄腹也不算很是友好,這就讓慄腹很生氣,決心要報復趙國。

慄腹回到燕國,極度慫恿燕王喜乘人之危,就是要乘趙國長平之戰之慘,又遭逢重臣平原君新喪,慄腹便是認爲燕國能打敗趙國。這種信心當然也是理所當然,趙國數十萬主力軍隊喪命於長平,國內處處皆是哀怨之氣,整體看來就是悲觀不已。

慄腹的自信,是因爲對趙國國情不熟悉。而燕國有沒有熟悉趙國國情的人呢?當然有。這個人就是燕國當年的名將樂毅之後,名爲樂閒,是燕國昌國君,也是燕王族羣的親近之臣。樂閒認爲:“趙東鄰燕,西接秦境,南錯韓、魏,北連胡貊,四野之地,其民習兵,不可輕伐”,只是“其民習兵”四個字,即概括出燕趙之差異。

可是此時之燕王喜,或是受慄腹之矇蔽,或又是希望要重振當年昭王之雄風,終究還是認定要攻打趙國,反正就是沒有認清形勢。樂閒雖是極力反對,燕王喜卻是怒曰:“汝以父墳墓在趙,不欲攻趙?”

樂閒而外,大夫將渠亦是勸阻之,是以“不信不義,師必無功”爲由,甚至在大軍出征之時還要“手攬王綬”垂淚勸阻。將渠之行爲是絕對之忠,但在大軍集結時這種行爲並不是大吉之兆,乃至燕王喜直接“以足蹴將渠”,並是“命囚將渠於獄,俟凱旋日殺之”。

這個時期燕國的軍事力量還算不錯,至少軍中還有當年樂毅留下來的很多將臣,樂毅之後樂閒、樂乘也算名將,也是跟隨在此次出征之中。

“慄腹爲大將,樂乘佐之,率兵十萬攻鄗;使慶秦爲副將,樂閒佐之,率兵十萬攻代;燕王親率兵十萬爲中軍,在後接應”,燕國的大王、燕國的大將,可謂是傾巢而出。看得出來燕王喜對待這場戰爭,下的決心是隻準嬴不準輸的。

趙國此時態度如何?長平之後,趙國是否還有名將?當然還是,廉頗、李牧尚在,戰國最厲害的將軍們,此時都還尚存,趙國雖是最強的進攻力量被秦國滅了,可是保家衛國的力量還是在的。史書中可見,燕國參與的中原紛爭之戰不多,跟趙國常年爲戰的情況相比,燕國更多強在守,而不在攻。

慄腹、慶秦雖有謀略,可與廉頗、李牧這些善戰之將軍比起來,那就要簡單得多了。慄腹被俘,慶秦被斬,樂乘、樂閒是樂毅之後,本就算得是親趙派系,如此而來就順理成章的投降了趙國。

“燕王喜知兩路兵俱敗沒,遂連夜奔回中都”,就是這樣一位氣勢洶洶野心勃勃的國君,因左右兩軍被全殲,自己也就只有灰溜溜的撤軍回國了,也終於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重新啓用了忠臣將渠。

按理來說,樂乘、樂閒身投於趙,犯的是誅九族的罪,但燕國打了敗仗,談判桌上已然是處於下風,所以將渠的意見則是:“先世有大功於燕,大王宜歸其妻子,使其不忘燕德,則和議可速成矣。”

這場談判,因有燕國之讓步,有將渠之斡旋,有樂乘、樂閒之緣故,燕趙之間暫時休戰。將渠受趙國之認可,自也就成爲自樂氏而後的親趙派系燕臣。但在趙國喫敗仗的恥辱,始終還是讓燕王喜很是不高興,“將渠雖爲燕相,不出燕王之意,未及半載,託病辭印,燕王遂用劇辛代之”,燕王喜還是不喜歡趙國的,燕趙之外交關係並沒有真正好轉。

公元前243年,也就大概是在燕王喜十二年的時候,趙國人對燕國的態度不滿,派李牧攻打燕國,奪取燕國的武遂、方城。其後,趙國廉頗受猜忌出奔國外,燕王喜又是認爲時機到了,派劇辛攻打趙國,結果這場戰爭被殺,燕國又遭慘敗。

當時國姓還是姬的已經不多,周天子姓姬,燕國國姓姓姬,除此之外,就只有韓魏兩國國姓魏姬,趙國與秦國國姓魏嬴,楚國姓羋,齊國姓嬀,大半看來整個戰國就是幾個大家族之間的戰爭,只不過到後期姬姓都是弱的一方了。

當時之姬姓都很是作死,比如天子周赧王,已經國土都快縮小到尺寸之地了,還要聯合諸侯去攻打聲勢正強的秦國,實在是看不清形勢。而燕王喜或因天子同姓,有着共同之血緣,居然還派了大軍來支持周赧王攻打秦國。

燕王喜的作死還延續到了自己兒子的身上,燕王喜的兒子就是那個大名鼎鼎的太子丹。太子丹派了刺客荊軻刺殺秦王嬴政,正是這場刺殺事件讓秦王嬴政下定決心,派遣大軍猛攻燕國,直至攻破燕國都城。

《史記》:“二十九年,秦攻拔我薊,燕王亡,徙居遼東,斬丹以獻秦。”燕王喜即便是砍掉了自己兒子的腦袋,最終也無法避免國破之命運。“三十三年,秦拔遼東,虜燕王喜,卒滅燕”,燕國之命運,即燕王之命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