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电影,也许艺术价值不高,却可能因为一首歌而被人牢记;一幅绘画,也许表现手法一般,却可能因为一首诗而被人赞赏。

北宋曾有一位多才多艺的诗僧,有一次画了一幅画,正在自鸣得意,恰好他的好友苏轼来访,于是便拉着他题诗。苏轼非常欣赏诗僧的作品,也从中得到了创作了灵感,他就高兴地挥笔疾书,创作了一首脍炙人口的名作。

如今时隔800多年,人们早已淡忘了那幅画,但这首诗却一直口耳相传。下面介绍苏轼的名作,吟诵不衰,也在诗词大会上得到了蒙曼的赞赏。

春江晓景

北宋: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苏轼是深受广大读者崇敬的大文豪,他才高八斗、博学强记,而其仕途却极其坎坷。因为与王安石的意见不合,苏轼曾主动要求离京外放杭州,后来宋哲宗继位后,他又二次来到杭州,并结识了很多新朋友。

诗僧惠崇非常擅长描绘花鸟小品,元丰八年他创作了《春江晓景》,这幅画风格潇洒虚旷、人所难道。而苏轼的这首七绝水平更高,他把画家的风景画转化为哲理诗,通过对早春江上典型景物的描绘,表现了春天里的蓬勃生机,也委婉地表达了诗人的盎然情趣。

诗的首句即扣住了早春这一特色,“竹外桃花三两枝”。桃花是早春的象征,三两枝,更彰显出初春的季节特点。稀疏的桃花点缀于挺拔的翠竹之外,疏淡雅致,也极富情趣。

接下来的一句也在诗词大会上,被蒙曼老师盛赞。“春江水暖鸭先知”,画面由远及近,显露出画家独具慧眼。鸭子生性爱水,寒冬过后坚冰初融,鸭群乍入春水,更显欢畅。但画面是静态的,无法直接表现春水的温度,也不好描绘群鸭的知觉。苏诗只用短短七字,就使无生命的画,变成了有生命的诗。

后两句展现周围的场景,“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蒌蒿是春天生长的野草,芦芽即浅滩上芦苇的嫩芽。河豚是一种淡水鱼,早春季节沿江上溯。诗人用“欲上时”三个字,表现出河豚肥美、即将上市之意。

蒌蒿满地、芦芽短嫩,河豚肥美、口腹之乐。作者发挥了自己的想象,突破了时空界限,使原画得到了延伸,表现出更丰富的内涵和生活情趣。

再细味次句“春江水暖鸭先知”,之所以得到后世的赞颂,就在于其蕴涵的理趣。首先,作者观察细致,描写逼真,展现了初春时节的天气变化特点,也用神来之笔,勾勒了江南的秀丽景象。

其次,鸭子身上有鸭绒,比较耐寒,气温回升时,水温也发生变化,群鸭可以率先敏锐地觉察到这种微小的变化。诗人用凝练的笔墨,从群鸭的嬉戏中,提示人们春天不知不觉地来到身边。

最后,人们可以从中感悟深刻的道理,正如庄子所说,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万事万物的产生和发展都有先兆和过程,不是瞬间就能产生巨大的变化。仿佛烧开水,一开始慢慢产生气泡,然后气泡逐渐变大,最后沸腾时,气泡也开始破裂。有经验的人就懂得未雨绸缪,从而抢得先机,也能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