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電影,也許藝術價值不高,卻可能因爲一首歌而被人牢記;一幅繪畫,也許表現手法一般,卻可能因爲一首詩而被人讚賞。

北宋曾有一位多才多藝的詩僧,有一次畫了一幅畫,正在自鳴得意,恰好他的好友蘇軾來訪,於是便拉着他題詩。蘇軾非常欣賞詩僧的作品,也從中得到了創作了靈感,他就高興地揮筆疾書,創作了一首膾炙人口的名作。

如今時隔800多年,人們早已淡忘了那幅畫,但這首詩卻一直口耳相傳。下面介紹蘇軾的名作,吟誦不衰,也在詩詞大會上得到了蒙曼的讚賞。

春江曉景

北宋:蘇軾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

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

蘇軾是深受廣大讀者崇敬的大文豪,他才高八斗、博學強記,而其仕途卻極其坎坷。因爲與王安石的意見不合,蘇軾曾主動要求離京外放杭州,後來宋哲宗繼位後,他又二次來到杭州,並結識了很多新朋友。

詩僧惠崇非常擅長描繪花鳥小品,元豐八年他創作了《春江曉景》,這幅畫風格瀟灑虛曠、人所難道。而蘇軾的這首七絕水平更高,他把畫家的風景畫轉化爲哲理詩,通過對早春江上典型景物的描繪,表現了春天裏的蓬勃生機,也委婉地表達了詩人的盎然情趣。

詩的首句即扣住了早春這一特色,“竹外桃花三兩枝”。桃花是早春的象徵,三兩枝,更彰顯出初春的季節特點。稀疏的桃花點綴於挺拔的翠竹之外,疏淡雅緻,也極富情趣。

接下來的一句也在詩詞大會上,被蒙曼老師盛讚。“春江水暖鴨先知”,畫面由遠及近,顯露出畫家獨具慧眼。鴨子生性愛水,寒冬過後堅冰初融,鴨羣乍入春水,更顯歡暢。但畫面是靜態的,無法直接表現春水的溫度,也不好描繪羣鴨的知覺。蘇詩只用短短七字,就使無生命的畫,變成了有生命的詩。

後兩句展現周圍的場景,“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 蔞蒿是春天生長的野草,蘆芽即淺灘上蘆葦的嫩芽。河豚是一種淡水魚,早春季節沿江上溯。詩人用“欲上時”三個字,表現出河豚肥美、即將上市之意。

蔞蒿滿地、蘆芽短嫩,河豚肥美、口腹之樂。作者發揮了自己的想象,突破了時空界限,使原畫得到了延伸,表現出更豐富的內涵和生活情趣。

再細味次句“春江水暖鴨先知”,之所以得到後世的讚頌,就在於其蘊涵的理趣。首先,作者觀察細緻,描寫逼真,展現了初春時節的天氣變化特點,也用神來之筆,勾勒了江南的秀麗景象。

其次,鴨子身上有鴨絨,比較耐寒,氣溫回升時,水溫也發生變化,羣鴨可以率先敏銳地覺察到這種微小的變化。詩人用凝練的筆墨,從羣鴨的嬉戲中,提示人們春天不知不覺地來到身邊。

最後,人們可以從中感悟深刻的道理,正如莊子所說,判天地之美、析萬物之理。萬事萬物的產生和發展都有先兆和過程,不是瞬間就能產生巨大的變化。彷彿燒開水,一開始慢慢產生氣泡,然後氣泡逐漸變大,最後沸騰時,氣泡也開始破裂。有經驗的人就懂得未雨綢繆,從而搶得先機,也能避免不必要的損失。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