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收購國外品牌的例子有很多,其中最引起熱議的、最成功的案例無疑是2010年吉利收購沃爾沃。要知道,當時的吉利在國內市場並不是最強的自主品牌,猶如一場“豪賭”。但從之後十年來看,吉利明顯賭贏了,公司迎來了發展的黃金十年,而與沃爾沃之間的合作也越來越深入。

2月24日晚,吉利控股宣佈與沃爾沃集團達成最新的合併方案。雙方表示將在汽車新四化(電氣化、智能化、網聯化、共享化)方面深化合作,拓展動力總成、三電技術和高度自動駕駛等合作領域,實現業務整合的最大價值,但雙方依舊保持獨立性。套用粉絲圈的話來說,吉利和沃爾沃被“鎖死”了。

01

執着於技術合併

經過近十一年的合作,吉利已經成爲擁有領克、幾何、路特斯等多個汽車品牌的自主品牌“一哥”,而中國市場也已成爲沃爾沃最重要的市場。數據顯示,吉利的年度銷量從2010年的四十餘萬輛增長至2020年的132萬輛,更大膽地將今年的年度銷量目標設置爲153萬輛;沃爾沃2020年在華售出16.63萬輛,收穫有史以來單一市場的最高銷量。

收購沃爾沃之初,吉利汲取了沃爾沃的設計、安全以及動力總成等優勢。隨着吉利發展得越來越快,吉利與沃爾沃的合作也逐漸深入,甚至還推動了沃爾沃的發展。近幾年來,兩家車企共享了CMA平臺、SEA浩瀚架構等。值得注意的是,SEA浩瀚架構是由吉利汽車主導研發的。

前面提到,雙方此次合併,更注重動力總成、汽車新四化、高度自動駕駛等三個方面的合作領域。其中針對動力總成的合併業務,雙方將以股權合併的形式成立 新公司, 主要研發新一代雙電機混合動力系統和高效內燃發動機。

針對智能電動車領域,雙方在目前共享SEA浩瀚、SPA2電動車架構的基礎上,啓動了下一代純電專屬模塊化架構的聯合開發,這意味着吉利、沃爾沃、領克、幾何以及極星等品牌都將採用該架構。同時,吉利和沃爾沃將在智能網聯、電驅系統等方面實現技術共享。如此一來,雙方便實現了在保證產品品質的基礎上,降低不少採購和技術溝通成本。

而在自動駕駛領域,雙方將基於已有的經驗,共同開發全球領先的高度自動駕駛解決方案。除此之外,雙方還在銷售渠道和售後服務領域持續深化協同,爲幾何和領克進軍全球市場打下了基礎。據瞭解,領克汽車利用沃爾沃汽車的海外渠道資源,已於去年年底進軍歐洲市場。

在軲轆哥看來,吉利和沃爾沃的合併,是雙贏的。沒有吉利,沃爾沃在中國市場很難走到今天這個地步,反之也成立。更重要的是,由於吉利、沃爾沃以及旗下品牌都將實現技術共享,消費者便能花更少的錢買到技術更好的產品了。舉個例子, 奧迪Q8 ( 參數 丨 圖片 )(76.88-104.88萬元)與賓利 添越 (246.20萬元)、 蘭博基尼Urus (294.11萬元)均誕生於MLB Evo平臺,三大件也是一致的,但它們的指導價卻有明顯的差距。

02

其他競爭對手也已開始佈局

其實,針對動力總成、電動車領域以及自動駕駛領域,國內已有不少車企着手佈局。去年11月19日,吉利最大的競爭對手之一——長城旗下自主研發的新一代動力總成下線,包含GW4N20發動機、9DCT/9HDCT變速器等核心部件,全面覆蓋高效燃油、混動、純電領域。比亞迪的DM-i超級混動具備超長續航和超低油耗的特點,旗下的 比亞迪秦 PLUS DM-i因此獲得了不少消費者的關注。

吉利已與沃爾沃完成發動機的業務合併,吉利旗下很多車型都搭載了沃爾沃的發動機,有能力叫板不少同級別的合資品牌車型,但從長城、比亞迪等競爭對手在動力總成方面的進步來看,吉利的競爭壓力還是不少的。

新能源領域方面,國內可謂發展迅猛,不少合資品牌不願放過這個好機會,紛紛選擇大力投入,如大衆ID.系列、現代汽車集團純電動模塊型平臺E-GMP架構等等。不過,就新能源車的銷量來看,吉利、沃爾沃以及各自旗下品牌的表現都不算出色,因此新能源車市場將是吉利和沃爾沃目前最需要發展的領域之一。

至於自動駕駛領域,受限於政策和技術原因,國內目前少有車企能夠實現高度自動駕駛。然而,自動駕駛被認爲是汽車未來的發展方向,爲了實現可持續發展,無論是造車新勢力還是傳統車企,對該領域的投入沒有手軟。除了與沃爾沃共同開發外,吉利今年還與百度、騰訊等科技公司合作,佔據了不少的科技資源優勢,有望反哺給沃爾沃。

車企要想提高自己的市場競爭力,與其他企業深入合作是一個不錯的選擇,而吉利與沃爾沃的技術合併,無疑會使雙方的產品實力以及銷售體系得到進一步完善。此外,這次合併對兩方品牌的影響力也有不少的提高,總體達成了多方受益的局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