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筆Biotech併購案誕生了。

不久前,生物製藥上市公司Nuvation Bio宣佈收購一家中國生物製藥公司——葆元醫藥。根據協議,此次收購將以全股票交易方式進行:收購完成後,葆元醫藥股東將持有Nuvation Bio約33%的股份。

在此之前,葆元醫藥完成三輪融資,身後集結了一衆投資機構,曾計劃在2021年登陸科創板上市。但上市環境生變,IPO無望,公司退而選擇更務實的方式——被併購。

而身後的投資機構,搖身變成持有上市公司Nuvation Bio的股份,相當於葆元醫藥間接上市。這無疑爲當下一級市場退出之困帶來新思路。

放棄IPO,一家B輪公司被收購

身後投資人可以退出了

葆元醫藥的故事要從三位博士說起。

2017年前後,在國際藥企任職近20年的王鈞源博士與另外兩位好友——顏冰博士和鄭利華博士萌生了共同創業的想法。彼時,中國創新藥公司如雨後春筍般冒出,引進模式(License-in)讓衆多創新藥公司迅速崛起。

一番衡量後,三位博士決定以此爲起點創業。很快,日本製藥公司第一三共株式會社的在研小分子抑制劑DS-6051b (Taletrectinib) 吸引了他們的注意。資料顯示,Taletrectinib是下一代ROS1/NTRK抑制劑,對癌症腦轉移患者具有潛在效果。

2018年,葆元醫藥啓航,目前Taletrectinib的臨牀進程頗爲順利,有望通過2期試驗實現附條件上市。管理層曾估算,Taletrectinib上市後保守估計,銷售額峯值將達到3億美元。另外,葆元醫藥還從第一三共引進了兩款臨牀階段腫瘤領域候選創新藥,分別爲AB-218和AB-329(葆元醫藥代碼),目前都處於臨牀研究階段。

成立至今,葆元醫藥也與國內其他Biotech路徑相仿——融資燒錢,幾乎保持着一年一輪的融資速度。

企查查顯示,2019年葆元醫藥完成了德誠資本領投的1億元人民幣A輪融資;2020年,完成了A+輪2400萬美元的融資;2021年12月,葆元醫藥又宣佈完成6100美元B輪融資,由Octagon Capital領投,信達生物、Sage Partners、Laurion Capital跟投。

2020年,王鈞源曾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到2022年底左右可以IPO上市。”但如今三年過去了,葆元醫藥的IPO並沒有如願來臨。原因之一在於,2021下半年之後,科創板幾乎不再接受License-in模式藥企。上市不成加上遲遲沒有融資,葆元醫藥進退兩難。

直至Nuvation Bio的出現。資料顯示,Nuvation Bio 2018年創立,專注於開發腫瘤療法。2021年,Nuvation Bio通過與SPAC公司Panacea Acquisition Corp合併在紐交所成功上市。

但Nuvation Bio一直苦於沒有核心的管線產品,上市之後股價一路下滑,跌幅超70%。這家公司迫切地尋找強勢管線產品改變困境,而擁有進度預期明確管線產品的葆元醫藥便成了標的之一。

於是,這樁交易順理成章地達成了。收購完成後,葆元醫藥股東將持有Nuvation Bio約33%的股份,葆元醫藥的團隊將加入Nuvation Bio,葆元醫藥的投資者德誠資本創始人崔相民和葆元醫藥CEO王鈞源將加入Nuvation Bio 董事會。根據Nuvation Bio股價市值來計算,這筆交易約2.4億美元(約17.5億人民幣)。

這意味着,投資人手上持有葆元醫藥的股權,變成了持有上市公司Nuvation Bio的股份,可以流動交易,擁有了退出的機會。

今年,中國Biotech併購潮

最新一幕是清明節前夕,Genmab與普方生物共同宣佈,Genmab將以全現金交易收購普方生物,交易金額18億美元。如無意外,這將是今年中國醫藥公司被收購的最大一筆交易。

隨着現金收購完成,普方生物身後數十家投資機構成功實現退出,落袋爲安。而130億的現金,即便IPO都未必有這麼理想的回報。

猶記得去年底,跨國藥企阿斯利康宣佈收購國內醫藥公司亙喜生物。根據官方披露,此次收購合計交易價值最高約爲12億美元(約合人民幣85億),溢價幾乎達到100%。

這一價格也讓亙喜生物背後的一級市場投資機構以及二級市場定增機構全都得以獲利退出。

按照此前的路徑,大多數Biotech只有熬到規模商業化盈利後纔有望實現幫投資人賺錢,但現在通過併購讓“落袋爲安”來得更早一些。

IPO無門,融資受阻,現金流匱乏是當下Biotech公司共同面臨的窘境。於是,越來越多併購案例正在出現。

今年1月,晨壹投資聯合邁瑞完成一筆超大併購案——邁瑞醫療斥資66.5億元收購惠泰醫療24.61%的股份,一舉拿下惠泰醫療的控制權。30%的溢價收購一舉讓惠泰醫療及其投資方成功賺錢。

而半個月前,原阿里巴巴集團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張勇也宣佈加盟晨壹基金,和創始人劉曉丹共同擔任管理合夥人,聚焦併購投資新未來。52歲的逍遙子再次啓程——投身併購,成爲併購江湖標誌性一幕。

警惕堰塞湖

一級市場退出之困

併購火爆並非沒有原因。

放眼望去,退出之困正在席捲一級市場。“去年全員募資,今年全員退出”不止一位投資人這樣表達了當下退出的急切心情。

以往VC/PE退出的主要渠道是通過IPO,但現在形勢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清科研究中心數據顯示,2024年第一季度,中企境內外上市46家,同環比分別下降52.6%、40.3%;首發融資額約合人民幣274.83億元,同環比分別下降62.0%、47.3%。從VC/PE機構IPO成績單來看,創下了最近5年新低。

“堰塞湖”,悄然成爲當下的退出局面。

“以往一級市場嚴重依賴IPO退出路徑,S基金還沒有發展起來,併購交易也不太活躍。”一位投資人道破如今的困境。VC/PE們開始調整退出策略,於是我們看到這樣一幕——

衆多投資機構動員全員All in 退出,不僅IR背上了退出KPI,投資經理和機構合夥人也動用人脈資源,能退盡退。

而併購,也成爲了大家僅剩不多的選擇。2024年春節過後,某深圳人民幣基金團隊一邊優化投資團隊,一邊在招聘併購組人員。“幹完這一單後就要轉併購了。”社交媒體上也有投資人透露今年內部的變化。

但是,國內併購之路也並非易事。最難的是定價,一級市場中沒有標準的估值定價體系,談不攏價格是最大的難點。尤其是商業模式還沒有落地盈利的初創公司來說,如何評估定價是擺在面前的難題。所以,現實是大部分企業很難順利通過併購退出。

無論如何,序幕正在徐徐拉開。

本文來自微信公衆號“投資界”(ID:pedaily2012),作者:陳曉,36氪經授權發佈。

相關文章